APP下载

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2019-02-12李婧琦王晓琳李紫光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李婧琦 王晓琳 李紫光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各矿产资源的开发使用,不合理的采矿活动也经常发生,对矿区的土地资源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影响了各种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开展人员以及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甚至影响了周围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稳定。对此,文章主要研究了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1引言

矿山开采一般会让工人进入到到一个半封闭的环境,而这一环境中,又会因为大型机械作业和爆破等造成岩土圈形变,以及开采区域本身的地质水文问题而带来安全风险,例如地下水异变等,当然更多的还有施工操作而带来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于矿山开采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出现灾害,损失极大,直接危害到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及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正确的看待矿山地质灾害。

2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的类型

2.1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

矿产地质灾害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所导致的现象最为常见的就是涌水现象和矿坑突水,在矿产地质灾害过程中属于危害性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在实际的矿产开采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康康的情况,事先对矿坑中的用水量进行计算才能进行采矿作业。如果矿坑中的涌水量估算之后,地下水位突然发生变化,尤其是当矿坑中的实际用水量大于估算中的涌水量时,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同时在进行实际的采矿作业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打穿牢笼贯穿整个透水断层,在此时如果突然遇到暗河或者是蓄水的溶洞,很有可能导致地下水或者水面水过多。如果矿坑内地下水过多的话,还有可能为矿工带来很多涌泥现象,过量的泥沙将会导致矿工拥堵,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有被泥沙掩埋的危险,严重情况下可以直接毁灭矿山。

2.2岩土体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

由于岩土体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指的是,因为岩石发生变形进而造成的矿山采空区以及地面出现的坍塌现象。该灾害类型很容易发生在开采后的矿山以及矿山地面。而导致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矿石之间的支撑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是由于无意中打通了岩石的支撑点,这两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由于岩土变形而引起的地质灾害。

3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

3.1对于前期的地质勘查和测量工作不重视

矿山测量的数据是进行矿井设计以及采矿设计的关键,如果数据不准或者是缺失,就会导致设计很不合理,导致瓦斯爆炸以及巷道方向失误而导致巷道交叉,造成地质灾害或者是瓦斯爆炸事故,矿山测量出现问题,会直接让后期的开采面临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开采事故,引发矿山地质灾害。对于矿山作业来说,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岩土构造以及整体环境都对其后期有着极大的影响,也是决定地质灾害风险值的关键。也正是由于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因此就必须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严格的、系统的评价,包括了地基检测,地下水状况以及岩层结构,地质活动的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来确保该区域的地质环境,为后期的矿山作业打好基础,但是许多企业并不重视,导致出现了地下水危害,开矿进入地下水域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2矿山作业存在不合规,安全意识薄弱

矿石开采本身就是采用暴力手段来将矿石进行开凿、破碎和运输,而矿石的开采也会有许多大型的设备的器械的使用,并且伴随着大量的爆破作业。因此,在长期的作业中,只要是任意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危险后果,例如器械操作不合规以及爆破点设置错误而导致的矿井坍塌,岩爆等,以及对承压层破坏导致的塌陷和地下水异变等,造成地下水喷涌倒灌,造成严重的后果。

4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的防治措施

4.1健全开采矿山风险评估机制

由于企业的盲目开采导致大量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此矿山企业需在开采前建立健全开采矿山的风险评估机制。当企业要开采矿山时,要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用精准的勘探技术去勘测矿山的情况并派专业人员去勘测周围的环境与结构构建,采取较为有效的环境评估与风险评估对策。这不仅减少了未来灾害的发生率,更是体现了企业一种负责的精神,它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是对矿工、对当地百姓负责,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生态社会负责。因此,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与评估机制急需企业去落实到实处。

4.2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

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的某个危害因素对于上层的因素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下层的因素进行支配和控制。因此为了减少灾害的产生,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加强测量工作的重视,并且还需要成立相应的管理团队,对相关的内容做好预测。由于地质灾害在防治中具有预测性,在调查当中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根据严重程度对其实施分级处理,相对于可能产生的灾害加强分析和研究,编制合理的应急防治措施。

4.3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进行加强防治

矿山工程地质想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域性防治,需要首先根据各矿山的实际情况,对矿山边坡参数进行合理设计,与此同时加强边坡强化监测。针对部分易发生问题的边坡可采用建造挡墙的方式对其加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若出现地质变形与开裂严重的情况,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地质勘查。对已有灾害易发地点采用加固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其灾害反复发生概率。同时,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弃渣进行恰当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挡墙与坡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如果情况较为恶劣可以采用建造攔渣坝的形式,防止泥石流的发生。在矿山坑道开采过程中,首先做好支护操作,保证支护与矿山开采同时进行,避免冒顶事故以及矿顶坍塌事故的发生。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矿山坑道排水的设计同样重要,能够有效防止矿坑中涌水现象造成的危害。矿山开采工作结束后,需要对矿区进行统一规划,保证矿山复垦工作的良好进行。

4.4重视后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许多矿产企业在开采后由于不重视后期的恢复工作,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矿山灾害不断。因此,为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企业在开采后要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并改善治理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如在其周围植树造林,提高土壤的再种植率。而对于“三废”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要采用有效的处理方式,才能尽可能将污染降到最低。企业合理有效的后期恢复工作,无论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还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是有极大影响的,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

4.5加强矿山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矿山在进行开采工作时,由于环境较为恶劣、工作艰辛,因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矿产企业在进行矿山开采工作前,要加强“以人文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为了做好矿山安全的思想教育工作,相关部门的领导应该要以身作则,然后对矿山开采的每一个环节过程都要派人加强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强调矿山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矿山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定期对矿山开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使他们深刻认识矿山安全的重要性。

5结束语

矿山的开发和利用在不断满足当前社会的物质资源需求之外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周围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大量浪费地质资源,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考虑我们应当不断重视并且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不断增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引入高科技辅助地质灾害的监控与治理。

参考文献

[1]范立民,马雄德,李永红,李成,姚超伟,向茂西,仵拨云,彭捷.西部高强度采煤区矿山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控技术[J].煤炭学报,2017,4202:276-285.

[2]高树志,丁继新,初娜.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矿业,2014,23S1:106-108.

[3]周学珍.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陕西神府煤矿区为例[J].能源环境保护,2013,2701:52-55.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