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2019-02-12刘昌林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

刘昌林

摘要:开孔补强设计,是压力容器设计中的主要环节,是决定容器设计质量的主要指标。本文对开孔补强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强调了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开孔补强设计方案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容器设计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优化设计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开孔补强设计;压力容器设计;应用

前言:

开孔有助于增强压力容器的性能,但却对容器本身的强度造成影响,致使容器的应力分布情况发生改变。为确保开孔施工能够有效进行,降低开孔对容器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是关键。开孔补强方案的实施,有助于达到该目的。根据补强面积的不同,可将开孔补强分为整体补强与局部补强两种。为提高压力容器设计的科学性,对两种补强方案进行合理应用较为重要。

1 开孔补强设计概述

1.1 整体补强

作为开孔补强方式的一种,整体补强的补强面积较大,要求在考虑压力容器整体强度参数的基础上,对容器进行设计。整体补强适用于开孔数量较多的压力容器的补强设计,具有操作简单、全面性强的优势。将该方案应用到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补强效率[1]。除此之外,该方案同样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的优势,设计人员可视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采用该方案补强。

1.2 局部补强

与整体补强相比,局部补强的面积较小,但针对性较强。该方案优势在于应用范围较广,对压力容器开孔数量的要求不高。当某压力容器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可利用局部补强技术,单独针对容器上的某一小孔进行补强,操作面积较小,抗疲劳效果较好,且基本不会对容器开孔的边缘焊接情況造成影响,在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应用价值同样较高[2]。

2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压力容器的厚壁接管补强为例,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开孔补强:

2.1 材料的选择

压力容器后壁接管设计过程中可选择的材料类型较多,根据材料的不同,其强度等级以及补强面积同样不同。

2.2 尺寸的确定

本部分从接管尺寸以及过渡段尺寸两方面出发,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过程中尺寸的选择方式进行了探讨:

2.2.1 接管尺寸的确定

压力容器接管内径的尺寸,应与工艺管线的内径尺寸相同。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法兰的内径,可根据设计需求而确定。设计时,设计人员可首先确定小管的内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小管的壁厚。

2.2.2 过渡段尺寸的确定

压力容器的过渡段,主要处于接管的大端与小端之间。过渡段的长度,是决定压力容器整体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补强结构,设计人员应将过渡段的尺寸,控制在接管大端与小端厚度差的1--3倍内,提高长度选择的合理性。过渡段与接管的大端及小端的连接,应保持圆滑,以免应力过于集中,对压力容器应力分布的均匀性造成影响。过渡段圆角尺寸R,可按照法兰颈部的圆角尺寸进行选择,提高选择结果的合理性。

2.3 参数的控制

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补强面积、壳体厚度、外伸高度与焊接质量参数的控制方法如下:

2.3.1 补强面积的控制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过程中,接管大端端部的圆角,是影响补强面积的主要指标。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压力容器补强过程中,如接管大端的厚度较大,且其圆角的尺寸同样较大,而补强面积的富裕量较少时,应考虑适当减小该部分面积,以免对补强效果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将压力容器开孔的数量,应用到补强面积计算过程中。根据开孔数量的大小,适当增加或减少补强面积。

2.3.2 壳体厚度的控制

压力容器壳体的厚度,同样应视接管大端的厚度而确定。实践研究显示,如大端的厚度超过壳体厚度的1.5倍,焊接冷裂缝的产生几率将明显提高,判断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接管刚度的提高有关。随着接管与壳体刚度差的增加,两者之间连接部位的变形协调性,将明显下降。此时,受外力作用影响,冷裂缝则较容易出现。为避免两者之间刚度过大,可将内插入式厚壁接管,应用到容器设计过程中,以减小接管大端的厚度,改善补强效果。

2.3.3 外伸高度与焊接质量的控制

压力容器接管的实际外伸高度,应按照接管的结构而确定,且与接管的厚度有关。外伸高度应保证大于有效高度,才可使压力容器的强度得以增强。从焊接质量的角度看,采用厚壁接管补强的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均较高。目前,我国针对压力容器厚壁接管设计压力指标,仍无明确的规定。但所有资料均显示,该指标必须>4.0MPa,方可达到补强的目的。焊接时,如采用较细的焊条打底,实现双面焊,则必须进入到壳体的内部进行清根。为提高设计效率,可将氩弧焊应用到焊接打底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

3 补强圈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有多种开孔补强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补强,另一类是局部补强。局部补强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频率较高,补强操作一般会选择应用补强圈的方法,补强圈的补强方式是在将补强圈焊接在压力容器上部,将存在孔洞的位置进行加厚处理,使其具有更大的承受应力的能力。只有开孔的位置合理,补强的厚度满足要求,才能实现妥善的补强操作。要实现合理的补强,必须对压力容器的制作过程以及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查看焊接工作的质量,来实现补强更加简单、方便,对操作有利,所以,在外部的焊接补强可以很好地提高压力容器的强度和耐久性,实现开孔位置抗疲劳性能的显著提高。

4整体锻件补强设计

开孔补强的意义在于使容器开孔位置的强度得到补充和提高。使材料开孔位置的质量和强度得到优化,保证被开孔的压力容器的质量以及整体性能。整体锻件补强方法和其他的补强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和优势,比如:保证压力容器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保证不会出现新的应力点,实现整体上极好的补强效果。但是,整体锻件补强对客观条件的要求也较高,相对苛刻,比如:必须保证壳体表面平滑过度,避免在容器过度位置出现较大的应力,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整体补强具有极好的补强效果,同时,对过渡焊缝等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导致施工難度增加,工程的前期资金投入量增加,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得到满足,都会对压力容器的补强效果产生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开孔补强应用到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达到提高容器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增强容器强度、改善容器性能的目的。设计人员应认识到开孔补强的重要性。设计时,应合理选择补强材料,在此基础上,准确计算出接管与过渡段的尺寸,并对补强面积、壳体厚度、外伸高度及焊接质量等,进行优化控制,最终达到提高压力容器设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浩.压力容器设计中开孔补强设计的应用及实践[J].南方农机,2015,46(11):73-74.

[2]周一飞.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14):181-182.

[3]郑小海.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5(03):64-66.

[4]刘英.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30-31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