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9-02-12刘传敏侯慧丽

兽医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血清型毒株机体

刘传敏 侯慧丽 毛 艳

(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驻马店 463000)

1 原因分析

1.1 人为因素

1.1.1 疫苗使用不规范 有些养禽户使用疫苗时,直接从冰箱取出后就进行免疫接种,没有经过事先的预温和充分摇匀,从而造成家禽的免疫剂量不均匀,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1.1.2 疫苗运输或保存不当 不同的疫苗需要不同的温度,弱毒冻干苗需要-15℃以下低温保存,菌苗宜0~4℃保存,油苗需2~8℃之间保存。

1.1.3 操作规范不当 一是接种时选用的针头过大或过小,疫苗液溢出或不能注射到位。二是注射部位不准确,没有按照疫苗使用说明,随意变动接种的途径,疫苗不能发挥作用。三是接种前注射器械没有彻底清洗、消毒,易引起交叉感染。四是注射部位涂擦的酒精、碘酊过多或使用5%以上的碘酊消毒,破坏疫苗,导致免疫失败。

1.1.4 疫苗选择不当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疫苗,即使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毒的血清型不同,疫苗也不同,只有选对疫苗并正确地接种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1.5 接种方法不当 随意改变接种方法不仅达不到免疫目的,反而会引起被接种的鸡群暴发该病。比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疫苗按规定只能用擦肛或滴肛法接种,若随意改为呼吸道接种,不起作用不说,严重还会引发此病。

1.2 疫苗质量问题

1.2.1 疫苗质量不达标

个别养殖户为了图便宜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疫苗内在质量极差。个别疫苗存在着效价低、标签与实际使用剂量的效果不一致,导致免疫抗体低下或不产生免疫抗体。

1.2.2 疫苗污染

由于保存不当,和其它药品疫苗等混合存放,造成疫苗污染,引起疫苗失效。

1.2.3 所选疫苗(毒)株血清型不符合

由于引起畜禽疫病的菌(毒)株有多种血清型,而各血清型与当地流行疫病血清型不符,导致免疫效果差或无效。例如口蹄疫病毒有0、A、C,亚洲I、非洲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因此,若疫苗所含毒株与本地区流行毒株的血清型不一致,免疫接种后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1.3 饲养管理不当

(1)饲养管理制度不健全:经常更换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防疫人员;

(2)环境卫生不良:饲养场地、圈舍、环境等不卫生,垃圾粪便乱堆乱放,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繁殖变异,污染养殖场及畜禽;

(3)机体营养不良:饲草饲料单一,营养不均衡,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4)消毒制度不健全:消毒不严格,圈舍、环境、饲养器具、车辆等不能定期消毒,致使病原微生物始终存在于饲养环境中;

(5)饲料品质不良:部分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大量的霉菌毒素存在,可以破坏机体内的免疫器官,影响免疫质量;

(6)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特别是在疫苗注射期或注射前,都会引发免疫效果降低。

1.4 环境和应激因素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激因素始终存在。如转群、混群、断喙、换料、突然断电、断水、气候反常、惊吓等都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畜禽如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质量就很难达到要求。

1.5 鸡本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免疫系统的先天性免疫缺陷包括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发育不全。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缺乏;继发性免疫缺陷,如鸡患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全身各脏器出现淋巴细胞肿瘤性异常增生.使鸡接种疫苗后形成抗体受阻,导致免疫失败。

(2)品种不同,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畜禽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样。

(3)动物体质不佳 免疫接种的鸡群体质过弱,或者营养缺乏也可影响免疫效果或造成免疫失败。

1.6 免疫抑制性疾病因素

鸡在免疫接种前后,感染某种疾病,导致体内产生免疫抑制而干扰免疫效果。这些疾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炎、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黄曲霉毒素中毒等,比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主要侵害鸡的腔上囊。它可使其淋巴细胞发生溶解、坏死,使其免疫活性丧失、抗体形成受阻导致免疫失败。

1.7 母源抗体的影响

雏鸡存在来自母体的母源抗体,作用是保护雏鸡早期免受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如果此时免疫接种,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力。如果过晚接种中间有空白期就会引起野毒产生造成疾病发生。

1.8 病原体

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且多是几种病原体同时存在,对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器官大大损伤,有的是病毒毒株变异,动物机体本身感染了免疫制性疾病、隐性感染等都会导致免疫效果下降,甚至免疫失败。

2 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对策

2.1 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不合格就不能使用;疫苗种类多,选用时应考虑当地疫情、毒株特点。

2.2 规范免疫操作,提高实际技能

(1)注射疫苗不要怕麻烦,不要怕浪费时间,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完成这项工作。下面讲一下一般疫苗的使用常识:冻干苗:稀释疫苗常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也可使用凉开水,水温不得超过20℃,不可用含有氯消毒剂的自来水。不得使用金属器具。解冻、开启和稀释后的弱毒疫苗要立即使用,冬季在2 h内、夏季在30 min内用完,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开启后冻结再用。

油乳剂灭活苗:用前充分摇匀,油乳剂苗出现分层时,下层水相层不能超过疫苗总量的1、10。油苗用前从冰箱取出后应先预温(15~25℃左右),2种苗要间隔至少5~7 d。免疫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喂料前进行。免疫前后48 h不可以使用抗病毒药、抗菌药;免疫前后72 h内不可饮水或带畜禽喷雾消毒。

(2)注射用的针头长短粗细要适宜,注射时要等到注射部位的碘酊干燥,免疫的量应考虑加上外泄的量。如果经济允许养殖场可以购买使用无针注射器告别针头断裂的危险和减少打针引起的皮下,肌肉组织的损伤及脓肿,并且可以杜绝交叉感染,而且提高吸收效率减少应激。

3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1)建立健全饲养管理等各项制度,固定专门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2)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清洁舍内外卫生、消毒。对进入场区的物品、车辆、用具和人员等要严格检查和消毒,严禁外来传染源侵入。

(3)提供全价优质饲料,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均衡;

(4)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常用的有维生素E,硒和左旋咪唑等。在饲料中加入,能提高NDV的体液免疫反应。

(5)防止畜禽过于拥挤,改变养殖空间,适时转群,改善饲养内部环境,保持畜禽舍清洁卫生;及时做好畜舍通风、换气、保暖等,改善畜禽舍内空气质量;

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结合本场实际,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要选择针对当地流行的血清型或毒株的疫苗。注意不同疫苗间的干扰和协同作用,对疫苗组合和接种时间科学安排。

(2)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疫苗。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稀释方法和免疫途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免疫器械要彻底消毒,不残留消毒药剂。免疫操作要做到剂量足、不超时、不漏免。

(3)加强对免疫抑制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5 加强免疫监测制度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动物防疫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定期对畜禽进行抗体监测,为进一步做好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防止免疫失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指望只做好某一项工作就可避免免疫失败。只有做好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控,才能有效地防止免疫失败。

猜你喜欢

血清型毒株机体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型鉴定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