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下鸡群脱羽防护治疗措施

2019-02-12崔建凯安利民葛位西温书香李彩霞

兽医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寄生虫羽毛鸡舍

崔建凯 安利民 葛位西 温书香 李彩霞 张 玉

(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

禽羽毛由刚出壳到开产会经过3次正常生理更换,健康禽,羽毛紧密依附、光着性、隔热性、保温性都好,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止体热的散发。但是在病理状态下,鸡群羽毛出现紊乱,无光泽,脱羽等症状,严重影响产蛋量和料肉比。如何在科学饲养管理中减少鸡群脱羽现象,提高鸡群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根据临床实践浅析如下:

1 分析脱羽原因

1.1 疫病方面

体外寄生虫是引起禽脱羽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干虱病使禽羽毛根部羽枝和羽小枝残缺或脱落;膝螨病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发炎,潮红发痒,羽毛质地变脆,脱落。患病禽寄生虫部位奇痒,多数情况下禽啄咬患部羽毛,严重时,羽毛几乎全部脱光,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背、臀、腹及翅等皮肤;鸡冠癣病可引起鸡头部和身体有毛部分的羽毛大片脱落,此外,患病鸡皮肤增厚,有鳞屑。除了上述常见的寄生虫外,鸡输卵管寄生的前殖吸虫病,也可致使病鸡羽毛脱落,这种寄生虫病多见于腹部羽毛脱落。鸡群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碳酸氢钠中毒、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慢性传染病、肿瘤病等也可引起脱羽。

1.2 饲养管理方面

鸡群在长时间缺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脱羽,同时也会伴随生产性能下降导致其它疫病激发感染。另外,鸡舍通风不好,鸡群长时期受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刺激,舍内光线太强,密度过大等均可引起鸡只啄食自身或其他鸡体的羽毛,从而导致严重的啄癖脱羽现象发生,发生部位常见于鸡的尾部和背部。温度对鸡的脱羽影响比较明显。在秋冬季节交替之际,鸡舍温度突然变低较大,或者在寒冷的冬季,鸡舍内供暖不好,致使舍内温度过低,这样均可引起鸡只脱羽现象发生。雏鸡在育雏过程中舍内温度过高,会使雏鸡羽毛生长缓慢,造成鸡身体无毛。

1.3 营养方面

(1)饲料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缺乏。鸡羽毛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角蛋白占蛋白质的85~90%。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可严重影响羽毛的正常生长发育,致使脱羽现象发生。硫和含硫氨基酸缺乏时,能直接影响羽毛角蛋白的合成,甚至全身掉毛后迟迟不能长出新的羽毛。

(2)饲料中矿物质不均衡。饲料中硒、砷、碘、锌、钙等不均衡将影响羽毛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能引起鸡的疾病发生。当鸡体缺锌时,鸡只表现为羽毛生长缓慢,质地不良,羽毛末端易磨损,严重时主翼羽和尾羽全部磨掉。饲料中钙过量,会干扰锌、铜的吸收利用,引起继发性掉毛及皮肤衍生物病变,与锌、铜缺乏症状一致。当饲料中硒、砷含量高时,可引起鸡群慢性中毒,表现尾羽逆乱,容易脱毛等。硒中毒可引起全身掉羽,从头、颈背侧开始,逐渐向后躯蔓延,并且羽毛边掉边长,这是硒中毒的主要特点。另外,缺碘或碘过量,均可引起羽毛生长不良和脱羽现象。

(3)饲料中维生素缺少。饲料在高温、潮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均易引起维生素的分解失效,降低维生素的含量,造成维生素很容易发生缺乏。当鸡只缺乏生物素时,羽毛出现干燥、变脆、脱落等现象。

2 防治方法

2.1 减少疾病的发生

饲养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预防,减少慢性传染病和中毒病的发生。同时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灭源工作,做到定期消毒,不仅对舍外进行每周一次消毒,而且要坚持每周两次的带鸡消毒。

2.2 饲料营养确保全价均衡

羽毛生长期间含硫氨基酸应充分满足,饲料中胱氨酸、蛋氨酸、硫酸盐的比例应为50:41:9,每饲料中硫含量为2.3~2.5mg。同时还应满足鸡只其他营养需要,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营养平衡,确保饲料营养能全面满足鸡只的生长和生产需要。

2.3 注重饲养管理

在鸡舍的供暖、通风、采光等保障的同时,提高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随时观察鸡群和保证饮水系统的畅通,确保充足良好水质的饮水。另外,要保障密度适宜,光照适当等,减少给鸡群带来的应激,这样会降低脱羽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寄生虫羽毛鸡舍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别请狐狸建鸡舍
羽毛项链
吹羽毛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