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用”有用论

2019-02-11高自发

杂文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无用美术字善事

高自发

“无用”顾名思义,没什么用处,既然没什么用处,何来有用之说?且慢,先听一个故事。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从里德学院退学后,无所事事,就去旁听了美术字课程,直到十年后,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时,他才把这些知识用上。对于乔布斯来说,学习美术字课程,有用还是无用?近了看,纯粹打发时间而已,简直毫无用处;远了看,恰恰是这看似无用之举,却让人类有了第一台使用漂亮字体的个人电脑。纵观乔布斯整个人生历程,有谁敢说,他当初学习美术字课程是无用的呢?

看似“无用”实则“有用”,只是由“无用”到“有用”需要一个过程。也许三年五载,或许几十上百年,甚至压根就不会转化。总而言之,要给“无用”以充分的包容和耐心。時下的人们很有活成精致的实用主义者的倾向,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活得太精明,深谙有用、无用之道。做任何事之前,总要在心里掂量:“这个有用么?那个有用么?良心有什么用?真理有什么用……”有用的,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无用的,不屑一顾,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其实“有用”“无用”又哪是一念之间就能判定的?人们往往受时空乃至认知的局限,往往不能看得更长远,所谓的“高瞻远瞩”又哪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呢?

既然做不到明辨“有用”与“无用”,那么就应该不轻言有用、无用。甚至明知“无用”,也要有尝试的勇气和智慧。比如读书这件事,最近就常听有人倡议“读点无用的书”。什么样的书是无用的呢?据我所知,多数人认为哲学类的书是“无用”的。所以有人戏言,大学里学哲学简直等于什么都没学。哲学太高大上了,它不屑于去解决人生中那些琐细的鸡毛蒜皮,它只“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中国哲学史大纲》)。哲学不会教你计算,不会教你测量,不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用不到它,造火箭原子弹也用不上它,所以在一般人的眼里,哲学是“没用的”。但是,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下午。”这话令所有视哲学为无用的人感到汗颜。

另一个看似无用的是美学。前不久,媒体上有人发布了四川省安岳县的石窟佛像修补前后对比图。“修补前的佛像,神态悲悯安详,整体造型兼具唐代之浑厚和宋代之精美。佛像的端庄肃穆,仿若从石中生长出的人体和五官,(给人)超自然美感。”修补后的佛像,恶俗怪异,令人不忍直视,所有的美感都没了。据说这是一些信众自发筹钱做的善事,目的是维护、拯救这些佛像,但是他们无形之中却做了一件“恶事”——因为缺乏艺术的审美力,使佛像修补这件善事变成了一场浩劫。

作家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人生短暂,已知有限,未知却无限。少一些“实用主义”,不拜金,不拜物,不目光短浅,不为眼前利益遮蔽双眼,永远都不满足于已知,才有未来。而在未来已来的时刻,只有提前做了功课,才会从容应对,抓住机遇。

庄子认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用之用,无非升官发财、人丁兴旺之类的“硬道理”,人人皆知;无用之用,则如前文所言之哲学、美学等学问,其滋养心田、陶冶情操、激发灵感的作用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如此说来,庄子的另一句话“无用,方为大用”也就不是故弄玄虚了。

童玲/图

猜你喜欢

无用美术字善事
1949-1999 年美术字视觉之美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数学期末测试题(二)
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初中美术课件制作初探
多与少的随想
读书“无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