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忘传统,方得始终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02-10黎梓颖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公仔美术传统

黎梓颖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素质教育得到了普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渗透进美术课堂,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以应对现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本文以顺德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渗透为例,浅析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相辅相成。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1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在美术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文化的支撑,没有民族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然而,从中小学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少之又少,传统文化也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的进行技能学习,美术的内涵逐渐被破坏,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摧残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文化的独特认知与得到美的教化,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无疑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重建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想要把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以佛山顺德传统工艺纸通公仔为例,纸通公仔是七夕民间拜七姐乞巧用的风俗工艺品,有着浓烈的地方特色。它的作者是那些终身不嫁的“自梳女”。“自梳女”是解放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殊群体,一些妇女为摆脱封建婚姻之束缚,更为了摆脱婚后被男子遗弃的悲惨命运,坚决终身不嫁,长期过着独身生活。“自梳女”为了能够互相照应,会相约几个要好的姐妹住在一起生活,她们被称为“姑婆”,她们住的房子称为“姑婆屋”。纸通公仔是“自梳女”们在“姑婆屋”里制作而成的,而且她们通常靠长年制作和出售这种纸通公仔来维持日常生计。

因为担心失去经济来源,不敢把手艺外传,纸通公仔的制作过程从不示外人,其制作手艺也局限在“自梳女”内部流传。纸通公仔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首先要把各种不同颜色的约8厘米方形的薄纸片卷成一条条细小的纸通,再把长形纸通一截一截剪成芝麻粒状大小的纸通备用。经过精心安排之后,把构思设计好的场景用细铁线扎成一个骨架,固定在木板座上,然后细心地把芝麻似的小纸通,按需要、分颜色、孔心向外整齐地排列粘贴,组成各种艺术形象。通常一个公仔须数天才能完成,一板纸通公仔一个故事。

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到纸通公仔,有助于开发小孩的创造力以及锻炼审美能力,是推进小学美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有力途径。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专业美术教育而言是普通基础美术教学,它不是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不是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的,而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服务的,是为民族精神教育服务的。学生接触、观察纸通公仔的过程,也学到了如何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是打造人格健全的重要手段。

2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许多传统工艺都蕴含了丰富的美术元素,如纸通公仔的装扮方面,不同颜色的珠宝搭配和服装搭配,可使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收到启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美术知识,继承传统文化,提升美术综合能力。

第一,传统文化来自民众千百年对生活实践的体验、认识,富含朴素的审美观和审美智慧,纸通仔将每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昭君出塞、牛郎织女中的形象再现,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小学美术教学更为丰富多彩,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美术情感。在利用纸通仔这一工艺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利用传统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美术创作灵感。这些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美术表达愿望,使用美术工具将对美的认知和理解表达出来。

第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美术元素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如色彩,线条等;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将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如,在纸通仔的介绍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纸通仔的制作引导学生理解色彩的表达和含义。教师可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词或形象作为引导,让学生体会不同色彩在纸通仔身上的表现,体会、探讨色彩这一美术元素的应用对人物性格、情感的塑造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色彩对于美术作品意义的表达和塑造。

第三,小学美术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和自主思维能力的开发。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使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虽然纸通仔文化在现今几乎失传,但是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普及,使后一代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纸通仔文化就有望在接下来的每一代传承并发展下去。在小学美术中应用传统文化,对于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意义重大,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3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首先,作为教师,教师本身要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艺术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有一些学生甚至觉得传统文化是“落伍”的、“下里巴人”的艺术,觉得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因此,教师要想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深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放下偏见,认真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利用网络搜索,找出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并记录下来;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传统文化和工艺精在哪里?为什么它能传承至今?如今的生活是否还需要传统文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是以前的人们真情表露、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的表达和载体,从而认识到,传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丢弃;例如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春节到》这一课,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春节的一般内容,欣赏学习与春节相应的门神画、年画与农民画。教学重点:解决门神的结构造型,教学难点:了解传统门神的颜色搭配,并运用到学生作业上,能够画出自己熟悉的过年习俗或者活动内容,表达人们过年的快乐心情。课程以了解春节传统文化为导入,并着重了解门神的来源和历史文化,并对其进行人物结构的讲解,然后分析门神的颜色搭配意义,最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有什么收获,再布置绘画门神的作业,从了解传统文化当中学会绘画门神。

美术教师勤于学习,成为学识渊博的人;更要利用身边的传统文化来浸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自豪。

另外,比赛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实践证明,比赛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平时授课的内容,组织多种关于传统文化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让学生通过观察纸通公仔的制作过程,举行小型的创作比赛,让学生参与到创作当中。比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宣传阶段,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确定比赛时间、地点、工作人员、评委等各项事宜,准备比赛用品。第二阶段,报名比赛阶段,组织学生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分组进行比赛,按照事先拟定的主题,由学生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创作的人物。第三阶段,评选阶段,学校组织评委评选出优秀作品(最好是与之相关的老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身上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和魅力,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对待和更重视比赛),并向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这样的大型活动,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对纸通公仔文化进行了系统学习,绘画技能也进一步提高,陶冶了艺术情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教师也可以尝试着将课堂拓展到校外。教师在课堂上将传统文化讲得再怎么通透,都不及学生实际接触传统文化载体来得深入。例如,教师还可以在条件允许下带领学生到创作地方面见纸通仔创作者,观看纸通仔创作过程,使学生与纸通仔文化产生零距离接触。教师也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临摹写生课。临摹写生课是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最好时机,也是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黄金期。临摹作品是学生用心体会古今艺术大家的作品、感受经典作品魅力的直接途径。在写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大自然或者经典作品进行创作写生,让学生学习国画作品的构图、色彩、意境、取舍、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4结语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要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教育正是传承传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美学教学更是有其他学科没有的独特优势。因此,美术教师要紧扣时代脉搏,让我国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肥沃的土壤,让它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传承。

参考文献

[1] 歐阳帆.发扬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美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

[2] 王天详.浅谈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7(12).

猜你喜欢

公仔美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可爱的袜子公仔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新公仔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