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研究生在电致变色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2019-02-1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致普鲁士水热

近日,我校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王金敏教授课题组的2016级研究生杨兵和已毕业的2015级研究生李菲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上发表论文,该期刊为JCR一区期刊,影响因子为5.018,是电致变色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

近年来电致变色作为一种可调节光和热的技术被广泛研究,在智能窗、防眩后视镜、低功耗显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王金敏教授课题组前期提出了一体化的自供电电致变色器件与自充电电池的概念,利用普鲁士蓝作为电池正极、铝片作为电池负极,制备出的新型器件既可以是一种自供电的电致变色器件又可以是一种自充电的电池。这项研究成果在电致变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杨兵同学首先制备出均匀的聚吡咯薄膜,再将它与铝片组装成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放电时,电池颜色从黑色变为黄色;自充电时,其颜色又从黄色变为黑色。经过24 h自充电后,电池容量可恢复至其初始容量的89%。相关成果以“A self-rechargeable electrochromic battery based on electrodeposited polypyrrole film”为题发表。李菲同学在其论文“One-step hydrothermal growth and 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of highly stable Prussian green film and device”中阐释了高度稳定的普鲁士绿薄膜的直接水热生长及其电致变色性能。水热生长的普鲁士绿薄膜不仅与透明导电玻璃结合得更加牢固,而且具有更加稳定的电致变色性能,该成果在智能窗和显示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前,2014级研究生钱江华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上发表过论文,报道了水热生长的普鲁士蓝薄膜与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

以上研究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完成。

猜你喜欢

电致普鲁士水热
电致变色玻璃的节能效果分析
水热条件下火山灰基模拟137Cs地质聚合物固化体的结构与固化性能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电致变色玻璃的研究进展
电致变色玻璃窗的节能潜力研究分析
水热还是空气热?
普鲁士18世纪对华贸易银币初探
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
普鲁士军事改革家沙恩霍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