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卡尔却卡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2019-02-09马小海张占玉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8期
关键词:岩群角砾岩水口

马小海,张占玉

(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 西宁 810000)

本区经历了多次复杂而强烈的构造运动,铁、多金属矿多赋存于构造的复合部位,北西西向构造为控矿构造,北西向构造为导矿构造,重复活动的东西向构造及层间构造、节理为良好的储矿构造[1]。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断裂、层间构造和节理等。

1 区域地质

普查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为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Ⅰ级)东昆仑造山带(Ⅱ级)的伯喀里克~香日德元古宙古陆块体(Ⅲ级),成矿带属于东昆仑成矿省的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成矿带(Ⅲ12)的最西端。以大量发育多时代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具有相对古老、固结程度较高的基底岩系(金水口岩群)为特征。

2 地质特征

2.1 地层

普查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寒武-奥陶纪滩间山岩群(∈OT)、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及大面积分布的第四纪地层。

(1)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主要出露于普查区东部M9磁异常区和M6磁异常区内,出露面积较小,与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2)寒武-奥陶纪滩间山岩群(∈OT):主要出露于普查区东部M9磁异常内,以小型残留体形式赋存于二叠世-三叠世花岗岩中,受后期构造和岩浆作用影响,变质变形较强,韧性剪切带发育,岩石普遍遭受热接触变质作用。

(3)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零星分布于普查区西部M6号磁异常区内,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多被第四系覆盖。岩性为火山角砾岩、英安质凝灰岩。

(4)第四纪(Q):分布于普查区北侧,分布面积较广,约45km2,约占普查区面积的80%。主要为全新世冲积砂、风积的中细砂及其砾石等。

2.2 构造

区内仅发育一条F1(北西向断裂构造),位于M6磁异常区,发育在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P3πηγ)中,总体走向北西向,总体倾向北东,长度大于2km,该断裂两侧已发现5处多金属矿点,构造南西圈出铅锌矿化隐爆角砾岩1条,走向与构造展布方向一致,矿化主要为铅锌矿、黄铁矿化、黄铜矿等,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钾化、硅化等,该构造与已发现铅锌矿化隐爆角砾岩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2.3 变质岩

普查区内变质岩有少量接触交代型变质岩石。主要见于金水口群大理岩、片麻岩与晚三叠世、晚二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等岩体接触带处,M6、M9磁异常均有少量出露,呈条带状分布,其岩性主要为透辉石榴矽卡岩。

该类矽卡岩为普查区内主要含矿地层,矿体主要见于外矽卡岩靠近接触带附近,M9异常内见磁铁矿体、M6异常内见铅锌矿体,下步工作加大地表检查力度并进行深部验证,以期扩大矽卡岩型矿规模。

3 地球物理特征

3.1 磁物性特征

矿区磁铁矿石以及矽卡岩、片麻岩磁性较强,其中磁铁矿石的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分别达到201164.7×4π·10-6SI、91558.4×10-3A/m。说明该区域的强磁异常由磁铁矿引起。

3.2 电物性特征

该区域除磁铁矿石外,其它岩矿石极化率均在2%-4%,电阻率均值约为几千Ω·M,均属于背景场范围;磁铁矿石极化率均值约为30%,电阻率均值约为200Ω·M,呈现典型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含方铅-闪锌黄铁矿化隐爆角砾岩为引起该区激电异常的主要地质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呈高阻低极化特征,不能引起激电异常;激电异常为该区寻找方铅-闪锌矿化隐爆角砾岩的主要找矿标志。

3.3 密度特征

①古元古代金水口地层大理岩段平均值2.764g/cm3,片麻岩段密度较低,密度值为2.619g/cm3,可根据这个密度特征划分隐伏老地层;②侵入岩体密度值较低,普遍介于2.6g/cm3~2.7g/cm3,随基性程度的增加岩体密度有所增加,但不超过2.7g/cm3。③具有多金属矿化的岩(矿)石,具有较大的密度,普遍大于3g/cm3,如铅锌矿化矽卡岩化大理岩密度达到3.055g/cm3,磁铁矿化矽卡岩密度达到4.020g/cm3。

3.4 1:1万磁异常特征

通过1:1万高精度磁测工作,普查区内圈出14处磁异常,根据异常特征、地质背景等,初步划分了三类。其中矿致异常4处,矿致异常特征是异常形态较为规则,强度较大,经地表检查揭露已发现矿化线索,有M6-4、M6-5、M9-3异常;性质不明异常8处,性质不明异常多处于第四系覆盖区,强度中等,推断由各类磁性岩体引起,有进一步工作的价 值,有M3-1、M3-2、M3-3、M3-4、M3-5、M9-1、M9-2、M9-4磁异常;非矿致异常特征异常曲线较为规则,正负伴生,强度大小不一,条带状分布,地表检查未见矿化线索,有M4-1、M4-2磁异常。

4 地球化学特征

2010年共圈定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6处(AS1-AS6),其中AS6位于普查区西南,该异常组合元素多,套合较好,但与地表见矿部位存在位移。AS6异常:元素组合为Cu、Pb、(Zn、Sn)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异常面积约2km2。异常区内北部第四系风成沙覆盖,且厚度较大,异常南部出露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地层、少量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地层,并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侵入,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圈出铅锌矿体1条(Ⅲ-M1)。

5 矿床成因分析

经过勘查发现矿床地质构造发育方向为北西西向,对地质活动及金属矿化分布情况产生一定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受北西西向地质构造控制,可推测出,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浆流动通道,同时也是矿化活动贮存场所。

勘查隐爆角砾岩筒Pb-Zn型矿床,对矿床成因进行总结如下:①岩浆由北向南侵入,并在北西西向构造带上沿构造带展布方向发展。②岩浆具多期次往复及脉动式继承发展,隐爆角砾岩筒沿构造横向有可能成群成带产出。③隐爆成矿有利部位主要产于岩筒中上部。④向隐爆角砾岩筒的深部找矿,隐爆角砾岩筒可能隐伏很深,应加强深部工作,有找矿远景。

猜你喜欢

岩群角砾岩水口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东天山星星峡地区星星峡岩群的划分、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山东五莲七宝山长老庄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太古宙:岩群之诗
水口、水口环境与风水(下篇)
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千年沧桑话水口
西藏多巴地区片麻岩变质演化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光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