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2019-02-08问善斌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雷措施问题

问善斌

摘 要:在电路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雷电对其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对送变电线路防雷方面进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问题。本文对送变电线路防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以期为送变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送变电线路;问题;防雷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1.190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应对送变电线路这一传输载体提高重视。但送变电线路通常架设于室外,容易在雷雨天气受到雷电的影响,导致跳闸或安全事故等现象的发生。因此,需做好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 送變电线路防雷中存在的问题

1.1 客观存在的问题

送变电线路通常裸露于室外,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极大。使得送变电线路易被自然因素侵蚀,尤其雷电是自然界中对送变电线路影响极大的一种因素。我国对送变电线路进行了一定的防雷工作,但许多人对雷电能够给送变电线路带来的危害认知度不够,使得当雷电影响发生时无法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致使增加了送变电线路的雷击率。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的不足,在雷电发生时,人们无法确定线路遭受雷击的指标,也就无法了解雷击事故的类型,使我国的变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存在较大困难。

1.2 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线路设计不重视对土壤电阻率的测量,致使接地电阻随意。许多线路设计值基本形同,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就会导致实际数值大于允许数值这种情况会降低送变电线路的自身防雷水平。但,在进行线路接地装置改造时,没有结合实际,仅以电阻值作为防雷标准,使电阻值降低不能达到线路要求。此外,随着我国送变电线路技术的发展,其范围也逐渐扩大,增加了线路的铺设面积。在进行山区送变电线路铺设时,一般使用双避雷线,但山区的地势组成极其复杂,有些地区会使线路的铺设角度较大,导致雷击后无法进行及时修复[1]。

1.3 远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在进行杆塔接地操作时,许多设置未能达到线路设计标准,从而无法对塔杆接地的要求加以满足。特别是一些线路的使用年限较长,经常会出现年久失修或损坏的现象,致使电路电阻增大,就会使用降阻剂,但降阻剂本身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导致防雷能力较差雷击率增加。第二点,我国许多地区的变电线路存在老化问题,加大了单阻,致使雷击情况发生后增大接地电阻。第三点,线路接地改造对送变电路的影响较大,且质量不过关现象频发。这种隐蔽性工程本身就存在施工环节易遗漏的问题,致使线路接地改造不能满足线路运行的相关要求,且检查不严格,致使送变电线路防雷工作极难开展。

2 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2.1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要做好送变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在施工时应对所有的线路杆塔都设置接地装置,并使之与地线紧密连接。使送变电线路遭受雷击时,所产生的电流可经由接地电阻通入大地,使杆塔的接地电阻减小,从而使送变电线路的防雷能力得以增强,同时也避免了线路跳闸。此种方法为送变电线路目前阶段防雷方法中最经济的一种。针对500kV的送变电线路,当将冲击接地电阻降低5Ω,其对雷电的耐受力可提高18%左右,同时可降低43%左右的跳闸几率。除此之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采用分段成片改造同一条线路,可降低相邻杆塔的接地电阻;或连接相邻路线的邻近杆塔,并将杆塔连入周围的低土壤电阻率的土地。

2.2 架设耦合地线

在无法对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降低时,可在导线的下方再进行架设一条地线,即为耦合地线。耦合地线可加强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耦合作用,从而降低线路绝缘上的电压,使雷电分流作用增强。该方法可明显降低跳闸几率,约50%。

2.3 加强线路绝缘

在某些特殊地段的送变电线路要采用大跨越杆塔,致使雷击几率增大。在高塔遭受雷击时,塔顶的电位较高,所感应的过电压也较高,且增大了受到绕击的概率。因此,为较小线路跳闸的概率,可于高杆塔对绝缘子串的片数进行增加,使跨越档导与地线间的距离加大,从而使线路的绝缘增强。

2.4 架设地线

地线的架设是进行高压线路防雷的基本措施,可防治雷电直击导线,也可降低经由塔杆入地的电流,可降低塔顶点位,实现导线屏蔽,减小感应过电压。从实践中得知,送变电线路电压越高,地线架设达到的效果越好。目前我国的规程规定,500kV的送电线应全线进行双地线的架设,并且应使保护角度小于15度,山区地区的保护角应较小。且塔杆上的两根地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小于地线与导线之间垂直距离的5倍。此外,应在地线与档距中央导线处于15摄氏度无风情况下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121+1,以此防止雷电击中档距中央反击导线[2]。

2.5 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能够自动消除雷电引发的绝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可避免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在二相、三相落雷发生时,先对地闪络的一相等同于一条避雷线,可对未闪络相及分流的耦合作用增加,从而提高了线路的抗雷能力。

2.6 完善测试方法

雷击闪络直接关系着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所以可通过对杆塔接地装置的电阻进行降低,来减少雷击与跳闸现象的发生。以导泄雷角度来看,应以整个泄流通道的电阻来考虑接地电阻,应是接地引下线电阻、接触电阻及接地体电阻的总和。

3 结论

总而言之,雷电会给送变电线路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做好对送变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对送变电线路防雷中存在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远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并通过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加强线路绝缘、架设地线、完善测试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永升,徐博睿,叶帅.浅谈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J].民营科技,2017(09):47.

[2]谢伟杰.关于送变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探讨[A].战略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猜你喜欢

防雷措施问题
分析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
配网设备雷击故障特征与防雷措施分析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