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彝珠》

2019-02-06李垠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服饰舞蹈音乐

李垠

摘要:所谓《彝珠》,既是民族文化艺术遗落的“珍珠”,也是采撷彝乐、彝舞、彝歌、彝衣的“珍宝”之意。我们希望在对彝族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把内容丰富但是濒临失传,遗落在彝族民间文化遗产逐一搬上舞台,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彝珠》用彝族音乐、舞蹈、服饰展演的手法,是对传统音乐会表现形式的一次突破和尝试,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关键词:彝珠;音乐;舞蹈;服饰

楚雄彝州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之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这里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艺术蕴藏极其丰富,是一座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彝州文艺工作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民间艺术的“富矿”。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立足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己任。是一支具有鲜明彝族特色,而有别于全省、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其他现存乐团的新型民族管弦乐团。多年来,民乐团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上演了大批优秀的节目,大型民族音乐会《古道彝风》、《七彩彝韵》、《彝之声》等等。每次一亮相,都会使观众为之惊艳,引发一波又一波强劲的“民族风”,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因此,我们想以此为契机,创作、排演楚雄彝族经典音乐舞蹈服饰展演《彝珠》系列作品。所谓《彝珠》,既是民族文化艺术遗落的“珍珠”,也是采撷彝乐、彝舞、彝歌、彝衣的“珍宝”之意。我们希望在对彝族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把内容丰富但是濒临失传,遗落在彝族民间文化遗产逐一搬上舞台,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彝珠》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解读《彝珠》,便会找到它蕴含的深厚彝族文化底蕴。

一、《彝珠》是彝族音乐、乐器的集中展示

《彝珠》汇集了小闷笛、小三弦、小二胡、阿乌、葫芦笙、四弦琴……等彝族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表现火塘边,彝族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的彝族三弦演奏《火塘边》;表现彝族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爱情、离别相思之苦的彝族小闷笛独奏《彝山恋歌》和《悠歌》;表现彝族婚嫁场景,感人至深的彝族葫芦笙合奏《娶亲》等等。除了乐曲,还有原生态彝族歌曲《阿色调》韵味悠长,宛如天籁;《讨奶调》充满了彝族生活的情趣;《挑水调》、《三月会》等等,展示了或高亢明亮,或热情奔放,极富彝族特色的民歌小调,把千里彝山的美表现得起伏跌宕,撼人心魄。把彝族阿哥阿妹的爱恋,展现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彝珠》以合奏、齐奏、独奏、独唱、合唱等形式,充分展示了浓郁的彝族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旋律,清新的曲风,为观众展现了彝族人鲜活灵动的生活场景,犹如打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聆听这些各具特色的乐曲,宛如站在高山之巅,迎面吹来了清新的山野之风,使人心旷神怡。

二、《彝珠》是彝族舞蹈的经典荟萃

楚雄彝乡,这里是太阳的故乡,是彝族风情的大观园。这里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彝人的生活伴随热情奔放的歌舞,起伏跌宕。这里有勤劳勇敢的彝家汉子,这里有美丽多情的彝家姑娘。他们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他们又是歌舞相伴一生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喜欢以歌传情,舞达意。因此,每到重要的节庆,彝家人都会穿上五彩的盛装,相约欢乐的节日。燃起熊熊的篝火,我们踏歌山林间。手挽手,肩并肩,歌阵阵,舞翩翩。彝族还有句俗语:“阿哥跺烂千层底,阿妹跳穿绣花鞋”,由此可见,彝族是一个非常能歌善舞的民族,《彝珠》更是汇聚了彝族舞蹈的经典。

对于彝族“虎图腾”崇拜的傩舞展示的舞蹈《虎之戏》,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感觉;《欢乐的节日》里热情奔放的左脚舞,让人热血沸腾,目不暇接。等等一系列具有彝族鲜明特色的舞蹈,融合在彝族音乐里、服饰里,完美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彝族舞蹈。

三、《彝珠》是彝族服饰的立体展现

《彝珠》的服飾不同于一般剧(节)目里的演出服装,它既是演出的一部分,又是对彝族服饰的一次立体的、全方位的展现。节目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一个节目与一个节目的连接,有别于传统的音乐会模式,而是通过一个个场景式的连接,把服饰的展示融合在音乐里、舞蹈里,非常有画面感。《彝珠》就像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彝人生活场景。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种体现民族信仰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精神产品,是联系彝族人民的物质纽带。楚雄是一个多民族的彝族自治州,居住着汉、彝、苗、回等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独特,也造就了各民族服饰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彝族服饰中沉淀着历史、文化、信仰、民俗、道德。具有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价值。

彝族服饰也一样,从为取暖而穿树皮衣、草衣、兽皮衣,到穿火草衣、羊皮卦、麻布衣、棉布衣。此后,又为了衣服的美观,在上面绣制各种精美的图案。几经演变,最终形成了彝族服饰色彩艳丽、样式丰富的风格。据《中国彝族服饰》一书记录:“彝族服饰大体可分为六型十六式。彝族的服饰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跟随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彝族服装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彝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诠释,以及聪明才智融入了刺绣,展示于服饰。

《彝珠》里的民族服饰美轮美奂,美不胜收。通过歌、舞、乐的形式进行精巧的编排,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彝族服饰之美。使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作为演出服出现,更是对彝族服饰的一种立体展示。

《彝珠》通过收集整理那些遗落在民间的歌、舞、乐的艺术瑰宝,让它再次熠熠生辉,动人心魄。对于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来说,这是一个浩大的艺术工程,但也是我们作为彝州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服饰舞蹈音乐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