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标准发展

2019-02-05薛亮冷粤郭刚

时代汽车 2019年22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智能网标准

薛亮 冷粤 郭刚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1 引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我国传统的汽车技术相比较,具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决策等各种优势,在很大限度上也可以优化汽车的运行环境和使用性能,因此,在我国汽车产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下文就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几种主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原则、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构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措施以及标准发展要点方面做了简单分析。

2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智能网联汽车又被称为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简称是ICV,智能网联汽车的系统如图1所示,从定义上来讲指的是指通过结合车联网和智能车,在发展过程中,利用新时期下较为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然后再融合当前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行驶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并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和高效性,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自动控制和驾驶,代替人工操作。

3 主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3.1 车辆整体感知技术

车辆整体感知技术是当前最主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我国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其技术主要内容是对道路的环境感知、车辆之间的感知、对周围车辆的位置的感知和对驾驶辅助模块的感知。其中,对道路环境的感知主要指的是利用汽车系统中的互感设备,对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交通信号、交通状况和当前路面的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智能系统进行分析;车辆之间的感知则主要指的是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且在驾驶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周围车辆的位置的感知则指的是利用当前的GPS技术,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调整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对汽车驾驶进行监控;对智能驾驶辅助模块的感知指的是利用以上各种智能技术,代替人工操作。

图1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3.2 全辅助驾驶技术和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

全辅助驾驶技术指的是对周边环境进行测量和探测的过程,保证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可以维持安全车距,如果出现距离偏差会及时预警。目前,全辅助驾驶技术主要应用在汽车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相关的雷达传感器或者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等,进而实现对汽车相邻车距的合理控制。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指的是利用汽车之间的短距离的信息交互,建立完善的汽车移动网络系统。

3.3 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含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两个方面。其中,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指的是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对资源进行融合,从而帮助信息使用者实现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有效应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指的是利用短程通讯技术,在特定区域内进行信息交互和移动目标的识别。数据处理技术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含云计算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大数据储存技术、多源数据预处理技术等各种相关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在云计算交通数据处理模式中,对于实现数据储存和维护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优势作用,需要遵循智能化、可持续、兼容性、多样化的原则。具体解释如下:第一,在智能化原则方面,主要指的是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过程中,相关构建人员要综合考量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等因素,结合汽车网联化的效果,分析道路交通设施、交通参与者以及基础设施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发展[1];第二,在可持续原则方面,则指的是构建人员要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而将汽车智能网络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其他相关行业结合起来,拓宽我国汽车行业的为了发展空间,实现汽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兼容性原则方面,构建人员需要在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产业自动智能化遥控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完善的标准体系,以此来实现多个产业的有效协同发展;第四,在多样化原则方面,构建人员需要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模块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所构建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和我国实际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相符合。

5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构建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构建人员需要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汽车的信息通道,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作用。另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结构从内容上又包含了信息数据和控制两点。其中,在信息数据方面,构建人员需要合理分析汽车的信息数据和汽车驾驶之间的联系,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在控制方面,构建人员则需要在保证汽车控制系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合理分析汽车驾驶人员的作用,从而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汽车的辅助驾驶控制。即对汽车的基础模块进行控制,合理调节汽车的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等。

图2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6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的措施

6.1 加强顶层设计

汽车行业要想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网联汽车技术的作用,首先应该做得就是加强汽车的顶层设计。首先,智能网联汽车是新时期下的一种新型产物,汽车行业要加强对其的了解,从国家和汽车行业的角度上综合分析网联汽车技术的概念、作用、标准体系和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等,从而实现技术的统筹协调,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其次,汽车行业要结合网联汽车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严格遵循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集成控制及执行系统技术,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终端装备的发展;最后,汽车行业要结合多种信息技术,建立并完善交通体系,实现我国建立智慧生态环境城市的目标。

6.2 完善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支持,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分析,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构建要求和汽车行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成立全国性的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委员会,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其次,相关部门要联系起来,编制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及上路验证规范准则,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不断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环境。

6.3 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领域,例如汽车领域、电子技术领域、信息通信领域和交通领域等等,这些都增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难度。为此,我国汽车行业应该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进而将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汽车行业要联合相关高校展开技术攻关,对环境感知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共驾技术、通信与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加快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最终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

7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发展要点

第一,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在构建完毕以后,构建人员要加强对智能网络汽车标准体系运行的分析,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相应模块间标准化体系应用效力,保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持续发展;第二,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人员还需要构建智能网联车辆标准体系明细表,并将表格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模式的变化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智能网联车辆标准体系明细表;第三,在实现智能交通、车载信息产品一体化的进程中,相关人员要不断提高车辆、道路信息与车载性的交互效率,进而避免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传输中间模块失去效用;第四,汽车行业要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分析,在推动标准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汽车的信息感知、网络信息交互和汽车模块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拓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前景。

8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新时期下的一种新型技术,是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和我国传统汽车技术相比较,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等诸多特点,因此,在我国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此,我国汽车行业应该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分析和投入,建立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以及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等措施来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最终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繁荣。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智能网标准
交通运输部:扩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解读两会代表提案,观汽车行业发展动向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网控风扇设计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