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选择

2019-02-04曹政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价值

曹政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医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新时代下,要重新审视体育和医疗二者各自价值,找出二者内在联系相互借势协同发展,使二者共同肩负起促进国民健康发展的责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文通过研究体育与医疗发展之间存在的内在价值逻辑,找出二者之间协同发展路径,旨在为健康中国发展助力。

关键词:体医融合  协同路径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04-0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重视医疗手段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忽视非医疗手段对于健康的干预,导致我国医疗开支逐年增高。我国近期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法手段促进人民健康,这是党在新形式下对于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的新举措。其中“体医融合”一词既强调了体育和医疗二者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又把二者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作为应对当前我国人民健康发展的突破口。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配置不均,医疗等优质资源大部分向城市单向流动、集聚,单纯靠医疗手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民对于健康问题的诉求,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中国发展的新思路,必将对于人民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1  体医融合的相关研究

查阅知网、万方等相关资料,发现当前体医融合和体医结合的相关文章较多,张剑威、汤卫东在《“体医结合”协同发展的时代意蕴、地方实践与推进思路》一文中介绍了“体医结合”一词的来源,同时阐明我国“体医结合”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需求。杨晓林在《“体医结合”方案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一文中提到了体医结合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通过“体医结合”的方式可以降低病人肥胖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谷倩等学者在《“体医融合”视域下“运动是良医”的再认识——历史、现状和争议》的文章中提出我国很早以来就对于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作用非常重视,已知最早的华佗五禽戏等都是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健康,防治疾病。从20世纪以来,通过将近50多年的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学习到了国外一些最新的健身锻炼方法,更在医疗技术设备上有了明显提高,甚至有的技术设备已经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都为体医融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体医结合”和“体医融合”等相关文章的查阅,发现“体医结合”的研究很早就展开了,不管是体医融合还是体医结合都对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上这些文献对于本文的撰写都具有启示和指导借鉴作用。

2  体医融合发展的价值阐释

2.1 体育与医疗发展价值的趋同

体育和医疗都有促进人民健康发展的作用,其中体育的价值作用很早就得到众多医学家的认可,最早研究体育价值作用的可以追溯到东汉华佗,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体育对于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体育的的价值作用首先体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使人呼吸深度加深,频率下降,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达到增强肺部功能的作用。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代谢速率,增强胃肠蠕动,防止肥胖,保障人的健康和长寿。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神经系统反应尤为灵活,同时还可以预防骨裂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体育运动已成为世界健康专家的共同选择。“运动即良药”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广泛认同。体育还具有辅助医学的部分功能,这对以往的观念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创新,在学术定义上是超脱医学范畴的,在功能性上可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医学,对人民健康发展起到强劲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医学存在的某些缺点。而医疗是通过预防及康复服务,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效果,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的理念。其起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区发展水平不一,面对的人群复杂多样,这就要求体育和医疗相互配合,协同发力。而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不言而喻。而我国由于医疗和体育两个行业长期分离,互不干涉,导致体医融合发展举步维艰,二者如何通过一定媒介能够有效结合起来,使二者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共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体育与医疗的多维价值,准确把握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阶段下,补齐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短板”。探讨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处理和发挥好体育和医疗各自的价值、优势,共同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是当前面临的新选择。

2.2 体医融合的价值

目前,我国在体育锻炼上缺乏相关引导,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教练整体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缺乏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虽然大家已明白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健康的多维价值,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维护自身健康需要什么样的体育锻炼,使得很多体育锻炼并不一定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对于医学专业的人来说,由于自身不了解体育,对于一些体育功能认识缺乏。但是如果二者能够弥补各自缺陷,相互配合,那么二者对于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体医融合主要价值在于弥补二者各自缺陷,解决体育界人士和醫疗界人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安全性包括自身身体状况能否支撑体育强度负荷。运动的有效性包括长、短期效果,运动的可持续性指运动能否给人带来长久的满足感和快乐感。当前迫切需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全民健康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方案。

融合相比结合是进一步的深入,体育和医学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各自从对方角度看问题“从医疗看体育能够发现体育的价值功能,从体育看医疗能够重新认识疾病”,最终得出: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要想促进身体健康必须保持一定量的身体运动,各种器官需要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也不同。运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即使患有慢性病的人,通过一定量的运动,听从医生指导建议,也一样可以正常工作,甚至成为优秀运动员。比如,世界田径锦赛的美国运动员梅里特,许多人都为他优异的运动成绩折服,但很少有人发现他是肾衰竭的患者。我国的奥运会女子举重冠军唐功红也是高血压患者。这些即是患者又是运动员的人,给现代医学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提供了很好范例,重新认识体医融合的价值意义,让人们认识运动的不可替代性,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体医融合只有真正融入到全民思想意识之中,体医融合才有真正发展的可能。

3  体医融合发展的逻辑依据

体医融合是指运用体育和医疗两方面的技术、资源和资金等要素在体医融合发展中的互通,进而改变体育与医疗当前格局,实现体育与医疗的重组,体医融合是全面实现人民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发展的基础。通过图1,可以更加具象化地了解体医融合发展的内部逻辑关联。

3.1 健康中国战略是体医融合发展的基础

图1中路线①方向所示: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是体医融合,体育医疗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是体医融合出路。健康中国战略从政策实施、设施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保障体医融合发展。第一,政策保障是体医融合实施基础;第二,政策实施给体医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立足体育和医疗各自优势,降低医疗相关支出、增加体育行业投入、促进全民健身,实现体育效益和医疗效益发展相统一;第三,体医融合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为每年几千万大学生多渠道就业提供机会;第四,体育医疗产业发展会优化现有体育与医疗格局,汇集中大量体育和医疗相关优质资源,由体育、医疗双方协同发力,促进二者的技术、人才双向流动,激发内在活力,提升二者发展水平,为最终实现健康中国夯实基础。

3.2 体医融合发展是促进二者产业发展的出路

体育方面因其自身医疗水平的有限性、在多数情况下缺乏对自身健康的有效指导、市场也缺乏相对应的体育健康管理机构,在体医融合发展中处于明显的弱势。据调查显示,我国能够从事相关体医融合行业的专业人员屈指可数,在现有体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饱和的情况下,高校体育专业和医学专业相关毕业生想要就业就非常困难。如图1右侧箭头所示: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就是体医融合。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体育行业与医疗行业的有机结合,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双方人员的就业;另一方面,行业的延伸与融合,为不同专业的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创新机会,拓宽二者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

3.3 健康中国战略和体医融合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就是国家根据当前我国人民体质变弱、健康意识淡薄、医疗和体育资源缺乏现状的重大战略机遇。“体医融合”就是要使得健康中国发展必须使得体育和医疗两个行业要各自承担更多的责任,使得二者发展更具有生机和活力,顺应当前我国医疗和体育存在资源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供求矛盾,提升二者的综合服务水平。

“融合”强调二者的资源融合。二者资源的融合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体医环境及社会保障水平,得到精神的享受和富足。“健康中国2030”和“全民健身”均体现了体育医疗的重要性、在资源技术的共享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图1中线路②所示:健康中国战略使得我们重新认识医疗和体育价值,在体医融合之中,体育以积极的姿态与医疗相关资源双向流动,其中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社区建设等有了一定提高,这就能从根源上解决资源分配不均、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的状况,推动体医融合的发展。体医融合发展过程中,二者动力就是旨在降低国家和人民的医疗成本,提高创新驱动力。通过学习推广新思想、新技术,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动态,积极与其他相关产业配合发展,重拾体育医疗的多功能性。图1中③表示:体医融合发展的演示圈里,外侧的弧线表示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之间的衔接及延伸,最终形成体育圈、医疗圈和健身圈的“三圈”闭环,三方能力共同提升,导致从根本上提升能力。本质上说,是体育行业和医疗行业的重新调整;中间的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渗透融合,催生新的产业,可为相关人员和大学生创造出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基于体育医疗多功能性使得二者之间相互衔接、衍生和融合带来其他相关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体育和医疗作为融合主体,二者之间或者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要合理规划好利益分配,能够使得每个主体都能得到发展,突出健康中国发展理念,如宣传理念、走进社区等,促进体育和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树立体育和医疗新形象。体医融合發展同样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健康”发展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推进体医融合发展。通过以上描述,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与体医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可描述为: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体医发展的出路在于体育与医疗多方面协同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健康中国发展的关键发展期,缓解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两者表现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4  健康中国战略与体医融合发展的协同路径选择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推动体育与医疗融合协同发展是一项长久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在协同动力、协同主体、协同引擎、协同保障、协同基础各维度要始终秉持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根本解决“健康”问题和实现体医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上,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与体医融合发展的内在统一。

4.1 协同动力:多方共享发展红利

多方产业融合是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布局,体医融合则是改变原有的医疗资源配置状况,改变原有不合理旧的分配方式。如何能够将体医产业融合带来的利益更多地留给各方,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下体医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各方所承担的风险、优势互补的利益联结关系,具体如下所示。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价值
2型糖尿病中医体医融合技术纲要
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