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维《相思》中“相思”与“红豆”之间的隐喻探究

2019-02-03李思琪曾贤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红豆隐喻

李思琪 曾贤模

摘 要 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王维《相思》中“相思”与“红豆”之间的隐喻关系,并分析两者产生隐喻关系的原因。

关键词 隐喻 相思 红豆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隐喻早期在中西方学界都只是被当作一种修辞现象。1980年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探讨了认知与隐喻的关系。他们指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向一个抽象的概念的系统映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这一观念的提出,使得隐喻从传统的修辞学中独立出来,摆脱了文学和美学的束缚,融入到认知领域。

在我国国内,隐喻起步相对较晚。2008年首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文学作品。学界学者多从文学或美学的角度对王维的诗歌进行解读,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其诗中的隐喻。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隐喻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王维的诗歌《相思》进行一定的解读和探究。

1《相思》中“相思”与“红豆”的隐喻分析

《相思》全诗句句都在写红豆,但诗人其实是想要借红豆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热切的相思之情。之所以选择红豆作为源域,一定是因为“相思”和“红豆”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因此本节着重探讨了“相思”与“红豆”之间的隐喻关系以及诗人如何借用这种隐喻关系来表达情感。

1.1“相思”与“红豆”的隐喻关系

其实最早在我国古代人的思维认知里,和“相思”有直接联系的并非是“红豆”,而是被称为“相思木”或“相思树”的“红豆树”。而且中国最早关于“相思树”的神话故事,其所指树木也并非是现今大家所熟知的南国红豆树。三国曹丕《列异传》(2000:141):“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这段话记载的就是先秦时期韩凭夫妇死后化为相思树的传奇爱情故事,其中这里的相思树还不是现如今众所周知的南国红豆树,而是生于北方的梓树或是其它树木。

相思树又是何时转指为南国红豆树的呢?南朝《昭明文选》(2000:141)中引用了东汉刘熙的话“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其中,“其实如珊瑚”是说相思树的果实颜色像珊瑚;“东治”指的是今福建福州地区,而且刘熙曾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作过太守。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文章这里的相思树指的便是南国的红豆树,其果实指的则是红豆。

唐朝李匡义《资暇集》:“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中根据“举世呼为相思子”,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在晚唐以前,红豆的别名就是“相思子”,而且已经被民众所认同。

从以上文献记载来看,“相思”和“红豆”之间在最开始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红豆树最先形成了隐喻关系。红豆树之所以得“相思树”之名,不仅仅是因为早期具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也是由于其形根枝交叉,像极了难分难舍的恋人和夫妻形象,故事被广泛传颂后,便形成了人们的普遍认知,把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相思之情寄托在了南国的相思树之上,把南国相思树难分难舍的特点映射在了相思之情上。由此也形成了两者之间的隐喻机制。“红豆”作为红豆树的种子和果实,也可以说是作为“相思树”的种子和果实,是“相思树”的一部分,很理所当然的被人们认为它也具有相思的“基因”,这正是人们运用转喻的认知得出的结果。“红豆”作为“相思树”的一部分,让人们很容易看到它就想到了“相思”这种情感,而且它作为“相思树”的果实,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加深了相思之情,使这种情感不自觉的变得更加厚重和浓郁,因此人们又把“红豆”称之为“相思子”。

就“红豆”本身而言它红而发亮,形似跳动的心脏,人们往往认为情感由心而发,用红豆来寄托人们深沉的相思之情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与此同时红豆质地坚硬而且不容易腐烂、色泽鲜亮而且玲珑精致,所以在古代红豆也常做装饰品,适合赠送和珍藏,成为了人们表达感情的理想信物。因此“相思”和“红豆”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余恕诚(1998:10)对红豆所体现的意蘊也做过评价:“红豆红中带黑,其色调寂寞沉静中带着热情和希望,确实可作为思念之情的象征。”

“相思子”即“红豆”是因早期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而得名的,而后来的世人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发展了红豆所代表的相思之情,认为它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和坚贞品格,并且具有浓烈而深沉的情感特质,认为它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之中,而是更广泛的融合于知己之谊、故国之思、爱国热情等情感之中。王维是唐朝诗人,“红豆”别名“相思子”的称呼在此时基本上被众人所熟知,王维正是运用了两者之间的隐喻关系,把红豆引入到诗歌中,来表达友情和知己之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相思》。全诗明在写红豆,实则诉相思,把红豆的一些特性映射到自己对友人的相思之情上,使得这种相思之情更加生动形象、发人深思。

1.2《相思》中的情感隐喻

《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诗歌。诗人用“红豆”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全诗看似句句写红豆,实则句句言情。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借用红豆这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相思之情,把“红豆”(源域)所具有的特征映射到“相思”(目标域)之上,不仅更加传神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而且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情感。

《相思》首句“红豆生南国”,既点明了红豆生长的地方,同时也暗含了友人所在之地,可谓一语双关。然而大部分人都认为首句中的“红豆”只单单指红豆,但笔者认为,首句中同时也蕴含有转喻思维,诗人用“红豆”代指了“红豆树”。因为诗的第二句写道“春来发几枝?”,这很明显是对红豆树的描写,而根据语篇连贯性的原则,首句中的“红豆”应该指的是“红豆树”,而诗人之所以首句只说“红豆”,笔者认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五言绝句的诗体格式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诗人想要营造出单纯的首尾呼应的意境,使首句的“红豆”与尾句的“相思”产生更加直观的映射和联系。由此也可以看出,诗人创造性的运用了隐喻的思维方式,把抽象的“相思情”(目标域)用具体的事物“红豆”(源域)来表达。不仅向友人传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也让读者们通过具体实物“红豆”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诗人对友人热烈、深厚浓郁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诗人运用疑问的手法,轻轻向友人发问“春来发几枝?”,与首句承接自然,口吻也显得非常亲切自然。而且春天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同时又从侧面描写了红豆树的生长,诗人借红豆树的生长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相思之情的与日俱增。这里诗人同时也运用了隐喻思维,创造性的把红豆树的生长映射到了自己对友人与日俱增的相思之情上。第三句“愿君多采撷”,表现出诗人希望把相思之情传递给友人,因为友人被贬至江南(南国),两人也被迫分割两地而不得相见,而首句中说到红豆生长在南国,恰恰是友人所在之地。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于是诗人便借红豆来传递自己对友人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希望友人看到红豆便能想起自己。同时“我对你的思念已经结成了果实”又为相思之情增添了一种别样浓郁的色彩。笔者在前文也曾提到,在唐朝时红豆“相思子”的称号已经举世闻知,诗人用红豆比相思的表达也愈加明显。而句中的“多”字则是通过红豆数量的多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浓郁的相思之情,具有加深的用意。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是诗人的点睛之笔,既说明了“愿君多采撷”的原因,承接了前一句,同时最后的“相思”和也和首句中的“红豆”形成呼应,点明自己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中的“生长”、“发芽”、“结果”、“采撷”,明明都与红豆有关,诗人却巧妙的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相思之情的与日俱增,并用红豆传递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从隐喻角度来分析,诗人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认知机制,创设意象表达情感。诗人把对友人抽象的相思之情(目标域)用具体实体红豆(源域)来表现,“红豆”和“相思”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红豆”作为一种植物,具有生长的特性、数量上的可数性等。而相思之情作为人情感的一种,也同样可以随着时间而增多或者消退。正是因为来自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实现隐喻提供了一定条件。“红豆”的这些特性映射到相思之上,让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到诗人对友人连绵不绝的、深厚的相思之情。同时“红豆”本身红而亮,质地坚硬,也为相思之情增添了热烈、坚贞、纯洁的色彩。

隐喻在诗歌中的体现,不仅仅是诗人对隐喻的构建,同时还包括读者对隐喻蕴含的理解。王维是把相思比作红豆写入诗中的第一人,引领了后世红豆诗的热潮。但后人多从爱情的认知角度来理解《相思》,因此后世涌现出的红豆诗多为抒发男女之间爱恋。比如说唐代温庭筠《新添杨柳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表现出女子对远行郎君浓郁的相思之情。但同时,也有人从友情的角度来解读王维的《相思》,出现了一些专门抒发友情的红豆诗,比如说刘大白《长相思·双红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周刚直的思念之情;晚唐贯休《秋过相思寺》诗中写道“红豆树间滴红雨”,诗人以红豆指相思血泪,用来表达自己对师友的思念之情。

2总结

李鑫华(2003:8)提出“关于诗歌中隐喻的作用机制,有三点值得注意:认知、情感和想象。”根据此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认知机制,创设意象表达情感。意象表面上组成了诗人的隐喻性语言,实质则是诗人表达抽象思维的工具。

王维是把“红豆”引入诗歌的第一人,他把红豆融入到《相思》里,用以表达自己对朋友深沉浓厚的相思之情。其中所描述的红豆生长状况实则是在说对友人相思之情的与日俱增,“多采撷”一方面是相思之情的动态传递,另一方面“(红豆)多”又映射出相思情谊之重。这就形成了源域和目标域的完美结合。《相思》一诗中诗人用红豆来表达自己的抽象情感,可以更加传神生动的突出相思之情的独特品格:浓烈坚贞的同时又透漏着内敛含蓄的特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符合中华民族重情尚义、内向而又坚韧的民族品格。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隐喻对母语为汉语的读者来说,是比较容易能够体会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和想要表达的感情的,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近的心理认知机制。然而这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来说,他们会难以理解这种情感表达。所以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分析,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理解中国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抽象情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李鑫華.隐喻与诗歌:假设空间、理性意义与内涵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2003(05):8-10.

[3] 唐佚名.唐抄文选集注汇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40-141.

[4] 余恕诚.唐朝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10.

猜你喜欢

红豆隐喻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
红豆红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