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结合+”齐聚“守望书院”

2019-02-03王晗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宁海书院广场

王晗

在广东省厦门市杏东小学校门口,占地700多平方米的“守望广场”成为了师生和附近社区居民互动、交流、休息的平台。广场上的守望书院、守望安全台、守望劳动园、读书、艺术沙龙等主题教育板块,不仅是杏东小学践行“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平台,也是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不断从“三爱”教育中吸收“养分”,进而把其带回家庭和社区,同样,通过这个平台,社区可以向居民普及“三爱”知识,营造“三爱”环境。学校和社区联手,让教育社区化,也让社区教育化。

理念同核“同谋共行”

杏东小学所在的寧海社区是一个成立于2015年的年轻社区,也是集美区首推的“精品社区”。据社区副书记林伟旋介绍,在集美“一精神二文化”(“一精神”是嘉庚精神,“三文化”是华侨文化、现代闽南文化、学村文化。“嘉庚精神”是以集美大学“诚毅”校训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华侨文化”是以陈嘉庚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华人华侨文化;“学村文化”是以集美学村为代表的学村文化;“现代闽南文化”是以陈嘉庚等一批具有传统闽南文化,又受外来文化影响的闽南人为代表的区域文化)的指引下,宁海社区正在积极提升文化内涵,这恰好与杏东小学“三爱”教育契合。

因此,自2014年杏东工作站成立,社区筹备组工作人员就与杏东小学校长张怀超就“社区教育与文化”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达成了一致的理念,并进行相关教育文化项目的合作。从此,宁海社区与杏东小学一同走上了教育“同谋共行”的共建道路。

共建伊始,张怀超提出了“三结合+”这一创新性的概念,就是利用原有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网络,借鉴“互联网+”开放、互联、包容的理念,把校园建设、教学活动、家庭教育及社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全方位共育“三爱”素养学生,共建书香家庭、共创人文社区。

“守望广场”上的“守望书院”

为有效实现共创“三结合”,宁海社区与杏东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并成立了 “学校与社区合作理事会”。合作的首要成果,就是在杏东小学门口建成了“守望广场”,广场将社区与学校紧密相连、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广场上的“守望书院”也同时担负起了家校合作教育和社区书院的职能。

家长、老师和教育专家义工每周都会聚集在守望书院,讨论学校布置给家长的“课外实践内容伴学单”,讨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各种疑惑和经验,老师们也会根据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依托“守望广场”,宁海社区还成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安全“三防”知识教育与训练、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三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并于今年3月被评为全市“家长学校”示范点。

以家长学校为基石,社区与学校共同缔造守望安全台、守望劳动园等项目,逐渐走出一条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的特色教育之路,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升社区的人文内涵与精神。

(编辑陆思寒)

猜你喜欢

宁海书院广场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