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方向感培养策略

2019-02-02何家杰董磊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向感方向空间

何家杰 董磊

摘  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方向感培养现状并未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拥有良好方向感的比例低,判断方向的方法少,掌握的程度也不高。教师应从生活实践、游戏活动、空间思维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向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4-0105-04

方向感即对方向的认知,是人体对物体所处方向的感觉。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方向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1]19在数学中培养方向感能为学生未来学习数学、地理和发展空间观念打好基础,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良好的方向感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直观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2]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方向感培养现状

(一)空间环境狭小,室外活动不足

傳统教学一般都在教室里进行,对于辨认方向这样的学习内容来说,只在室内进行无异于纸上谈兵,这样的课堂组织活动是不够的。受教室小环境的局限,缺乏在自然环境中的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感悟方向,也不利于学生对现实方位的判定。有时教师虽能对教材上的内容重难点做准确分析,但是囿于环境的狭小,室外活动不足,并不能使教师很好地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现在的孩子对方向好像没有概念。虽然课堂上也学过,但到实际生活中,孩子们还是辨认不出。”[3]

(二)教学行为短视,思想意识淡漠

教学具有短视行为,为教材而教学,教后甩一边,教师缺乏长期有效的检测与评价。出方向考题,孩子在卷子上写得一清二楚,可是实际生活中根本分不清。上学写了那么多题,却连生活中的基本常识都没掌握,这是不是教育的失败?教材中,方向知识是分布在不同阶段的,是逐步提升学生的方向感的,但是教师缺少连续跟踪学生方向感培养的意识。各管各学段的教学任务,不利于方向感的连续跟踪培养。这也是学生方向感淡漠的原因之一。

(三)理论应用脱节,实际效果有限

教学组织形式局限于课堂,过后大多学生还是只会用“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大多数学生虽能认清地图上的方向,或者在熟悉的小环境里能确认方向,一旦身处自然环境中,确认位置的方向感还是相当缺乏的。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方向感的调查显示,“全体样本平均分为65.20”同时,“访谈对象存在以下现象:在熟悉环境可以分辨出方向,在野外、陌生环境中不能分辨;只会看太阳来分辨方向,没有太阳的情况下不能分辨,知道一些判断方向的方法,但不会用。”[4]方向的判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学生本该在小学阶段就接受培养并具有方向感,为什么到了高校阶段仍然缺失?应该说方向感的缺失虽表现在高职生身上,但问题的根源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

二、学生方向感培养现状分析

(一)实际应用淡化,方向感存在意识模糊

当代大部分学生自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家长接送,上中学来回坐车,在学校从食堂到教室,从教室到住室三点一线,只需跟随同学走就行,根本就不用管东南西北,加之现代通讯的先进导航技术,也使人们对方向的认识产生了依赖,动辄手机导航,否则寸步难行。

然而,出生乡村的孩子,受大人们的影响,往往会习惯于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以及其他自然现象来判断方向,一般能借助“东南西北”之类的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居住城市的孩子对方向的判断主要依赖于道路及建筑物,对自然现象不太敏感,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时,习惯用“前后左右”来表示,这种借助地标来判断方向的方法可迁移性较差,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无法判断方向。更有甚者,依赖心理过强,方向感意识模糊,常有学生乘公交坐反了方向的。

(二)判断方法缺乏,方向感认知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对方向感认知能力不足,一是从小不注意并且无须自己去观察辨认自然环境的变化;二是小学阶段尽管教材中有关于培养儿童方向感的内容,而教师和学生却没有把它当作重要的能力训练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去学习领会,同时判定方向的方法缺乏,知识从课本到作业本被草草对待,没有在脑海里形成概念,过后就成了一片空白。由于缺乏必要的方向感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就会很少甚至根本不用“东南西北”来指辨方向,长此以往人的方向感将继续退化下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便捷的公交设施,方向感似乎变得不太重要,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人们更习惯于用某些标志性建筑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不愿意去想“东南西北”了。

(三)年龄认知弱化,方向感空间概念片面

小学生认知学习方向时,由于年龄过小,空间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方向感属于空间认知能力,而空间认知是有关空间关系的视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空间认知,涉及一系列空间问题的解决,如行进中测定位置、觉察街道系统、找路、选择指路信息、定向等。人们对熟知的经常生活的周边环境的意象称为认知地图。这种认知地图具有的特点是: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与人的性别、年龄、活动范围等有关,年龄小、生活范围小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空间认知的模糊和片面。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方向感培养策略

方向感,顾名思义,就是对当前方向的感知和确定,属于空间视觉能力,时刻依赖视觉对周边环境的判定,根据参照物通过大脑进行估算推理判断方向的感觉,闭上眼睛则就不能确认方向。方向感的实践性很强,感知方向判定方向的能力需要持久地锻炼和实践。

(一)明确方向意义,树立学生方向感的自觉意识

针对学生方向感意识淡漠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拥有、提升、使用方向感的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培养方向感。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难点是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间的关系,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在生活中辨认方向[5]

方向感是教学的必须,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须,更是今后生活的必须。树立使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方向的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会使用“上下左右”描述方位,更会用“东南西北”描述方位,体会“东南西北”描述方位的准确性、简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方位词,营造氛围,要去刻意追求辨认东南西北方向,并且要长期坚持,使之成为习惯。

(二)注重生活实践,强化学生方向感的社会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科学知识的联系。”[1]45学习内容和學生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方向感形成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要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培养[6]。教学中要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唤起积极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创建有趣味性的、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是抽象的,方向感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之后,才能进行的一项高级的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现实生活中熟知的环境去想象,在情境中学会方向的辨认,解决生活中有关方向的实际问题。方向的学习更需要直观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再现操场、校园、村庄、街道、生活小区,公园的等实际生活场景,明确告知某个具体方向,然后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根据播放的视频,判定其他场地、道路、建筑物的方向与相对位置。比如乘坐公交车上学的路上,用手机拍下一段视频,用多媒体播放,让全班同学判定公交车前行和转弯的方向,组织学生仔细观看,展开讨论,“怎样准确判定方向,减少误判?”

把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方向的认知运用于实际,并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形成认识辨别方向的技能,逐步提升方向感。在学生拥有判定方向基础知识后,可以适当编排一些有层次的练习,如“介绍我的上学路线图”、“设计旅游路线图”、“我为学校绘地图”、“××同学家的位置”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开展调查,询问路人“到某某学校朝哪个方向走?”;还可以做实践课“我教邻居识方向”、“如何在乘车的路上辨方向”等。经常做这种乘车判定方向的实践,就能提升学生自我辨认方向的能力。

改变教学评价观念,让纸质考试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评价结合起来,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评价者自身对方向的认知。适当做些实践应用,课外拓展,为学生提供积极交流与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空间观念。

(三)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方向感的培养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可以活跃身心,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激发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历练方向感,符合解决方向相对难点和实践性特点。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由学生互相监督评价,共同发展方向感。

比如“跳方格”游戏、“曲线行进中指向”游戏、“抢答题”(每组5人,站中间者为抢答人,其余4人分别站立于抢答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由教师提问:“你的东边是谁?”)等游戏。在游戏中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在游戏中领悟位置移动后的方向平行不变性。

(四)教会识图画图,发展学生方向感的空间思维

让学生学会辨别方向,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这也是小学阶段方向感教学的重要目标。

面向北方看地图,这样才能使图上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更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实地的方位,建立正确清晰的“心象地图”。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或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看地图有种跳出地平线,以独特视角俯瞰大地的感觉,通过看地图认清区域分布、道路河流的走向及经过的地方。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要有动手做的过程[7]。”动手操作画地图是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促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图的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图形语言能简捷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把生活中的环境形象地转化成图形图像,把数学运用于生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综合运用知识将自己对周边环境形成的表象用图形语言描述出来,有利促进方向感形成及空间观念的深化。

在数学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的机会。绘制地图中对方向的感知最为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为深刻,这样学生的空间观念更易于形成和巩固。

(五)培养空间思维,提升运用效力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空间智能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更是人们进行艺术、科学、数学及至文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能力[8]

有研究表明,方向感差的人,数学也学不好。而方向感好,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更强,这一结论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大家可能从来没有注意到这种说法而已,因此要重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空间思维是指对空间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我们应该以扎实正确的空间观念作基础,发展方向感,以良好的方向感促进学生未来数学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想象通常伴随着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们发挥想象能直接有效地获得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以及物体间距离的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学生可以不断通过观察、想象来逐步形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表象,让想象与观察、实验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空间观念[9]

判定方位,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然而教材上判定方向的方法不能滿足人们的需要。在教学中,不少老师总结出了具体的判定方向的方法,诸如“根据时间与太阳判断方向法”“太阳与指针式手表结合判定方位的方法”“星座判定法”“自然植物或建筑物判定法”“根据户外太阳能板的朝向判定法”“立竿见影法”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方向感是行之有效的。

学生方向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持续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可掉以轻心,轻描淡写,一掠而过。培养儿童的方向感,提高生活能力的任务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完成的,而教师则是其中坚力量,责无旁贷,必须重视起来,落实下去,科学地抓好各个教学环节,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智生.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 2015(4):78.

[3]姚庆云.你分得清东南西北吗?[N].安阳日报, 2017-05-08.

[4]王芊,郝怡萍,郭秀苹,等.基于大学生方向感现状的地理教学机制反思[J].地理教学,2016(16):10-13.

[5]曹洁.“方向感”带你轻松辨方向:三下“认识东南西北”一课的教学与所得[J].科教文汇,2017(7): 113-114.

[6]陈大峰.小学低年级学生方向感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5(18):69.

[7]孙月华.例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17):75.

[8]吕小翠.多元智能理论之空间智能--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6):114,118.

[9]杨仕义.浅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42.

The Innovative Study on Train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Direction Sense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HE Jiajie, DONG Lei

(Fuy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15, China)

Abstract: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ut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tudents' sense of direction, but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 status of the sense of direction of primary students did not meet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ith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 was low,the methods of judging direction were insufficient and the students were also unsophisticated in mastering these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sense of direc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sense of direction; training;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方向感方向空间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脑筋急转弯
改变颜色和方向
高职生方向感的构建研究
位置与方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