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2019-02-01张镜和

财会学习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现状全面预算管理

张镜和

摘要:我国的工业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极大贡献。新时期工业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来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与复杂的运营环境,而全面预算管理是工业制造企业提升管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工业制造企业在更新和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企业应根据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予以改进完善。

关键词:工业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现状

一、前言

预算管理是控制工业制造企业预算投入并规划企业运营活动的管理工作,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优化,传统的预算管理已经逐步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并在企业中应用,能够在企业全体运营活动中提供全过程的预算管理,确保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工业制造企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由于理解偏差和发展不足而引起的一些问题,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甚至还导致企业的管理资源浪费,有碍工业制造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推进。

二、工业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

(一)管理范围有限

一般工业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集中在企业运营活动的事前计划制定以及事后结果分析上,相对的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关注和管控较少。虽然工业制造企业正在加强传统预算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的转变与应用,但仍然受传统预算管理影响,相关管理工作还是集中在部分重点运营环节而并没有贯穿到全体运营活动管控中。可见工业制造企业现有预算管理的管理范围有限,导致企业难以掌握全面具体的运营状态和财务信息,更无法依靠动态的管理工作来不断优化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方向。

(二)信息化水平不高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在良好的信息基础上实施,但是工业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力度还有所欠缺。工业制造企业中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相对陈旧,同时很多企业都没有覆盖全部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系统,致使预算管理相关的财务与运营信息都需要更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流程才能得到具体的结果,同时信息的质量与安全性的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无法快速验证信息质量,会无形中增加预算管理风险,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其次企业信息处理的能力有待提升,预算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深度不足,大大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分析处理效率,不利于企业合理应用全面预算管理。

(三)绩效评价开展较少

为了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工业制造企业应当合理使用绩效评价,但是现阶段绩效评价开展相对较少。工业制造企业的绩效评价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程度不高,多从财务方面来分析预算管理的经济作用,并没有注重从运营结果上来评价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同时企业绩效评价的周期相对较长,很多是在企业运营结束时再开展评价工作,很容易忽略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上企业设置的评价指标相对单一,没有结合企业的运营特点以及预算管理的应用情况来选择系统的评价指标,因此企业现有的评价指标只能反映预算管理部分的应用情况。

(四)内部控制应用不足

内部控制对于工业制造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合理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由于内部控制开展不足,使得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各个阶段的应用细节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财务活动容易脱离预算计划而进行,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来规范相关运营与财务活动,将大大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实施不足还会无法及时反馈企业的运营和财务信息,对战略发展计划以及后续的预算计划优化作用相对较小。

三、工业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工业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力度。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内容,根据企业运营管理的特点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来划分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与权力,通过制度来引导企业的全体运营活动都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下进行。企业需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范围逐步扩大到企业的全体运营活动,除了在事前、事后开展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提高对运营过程中的业务与财务的控制能力,做好事中管理工作,并推动企业实现业财融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态性,因此在运营过程中根据预算管理的结果来不断优化后续的预算计划并使企业达到预期的运营目标很有必要。由于工业制造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受到国家政策和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基于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特点来不断更新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加强对制度内容的检查与更新来,以最大程度保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

身处“大数据”时代,工业制造企业无法避免信息化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的运营管理质量,企业需要加强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而言,企业需要更新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并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而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与运营信息在产生过后需要及时上传至信息系统中,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信息责任制的实施,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信息质量下降问题出现的概率。预算管理部门在得到相应运营与财务信息后还需要根据时间、项目类别等参数来进行分类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学习最新的预算管理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强信息化预算管理的实践,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通过不断反馈的信息和处理分析来确定运营活动的阶段成果以及不足之处,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加以处理,从而规范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绩效评价工作

工业制造企业要想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也需要加强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结合使用。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来实施,根据运营活动来选择对应的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除了需要对资金使用行为、资金效益和成本状态等进行评价以外,还需要对非财务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反映企业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況。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要适当缩短评价周期并在企业的运营节点上实施阶段性的评价工作,将那个阶段的预算计划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反馈到企业的管理层,以便根据企业的运营目标和市场环境来调整后续的预算计划。除了对企业的运营活动评价以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评价工作的重视,结合预算人员的工作表现以及预算管理的实施流程来分析现有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企业针对相关问题来进行改进完善,推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四)深入应用内部控制

过去全面预算管理中由于内部控制应用不足导致相关管理工作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工业制造企业更需要深入应用内部控制,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需要加强对预算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监督,并推进预算工作的执行,及时处理违规的财务活动,避免运营过程中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内部控制还需要保证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当管理层有新的运营决策时及时落实到后续的预算计划当中,并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问题检查和风险预防,根据预算管理与运营的结果来确定企业潜在的风险类型,将风险信息传递到管理层中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内部控制还需要细化风险应对的内容并划分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及时协调企业的管理资源来提前应对风险。当企业面临突发的风险时,内部控制也需要进行风险的检索和快速处理。

四、结语

工业制造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整体发展,现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更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推动自身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应用问题,为此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并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合理的完善与优化,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丰文胜.全面预算管理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 (18).

[2]杨征,王玲.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 (4).

[3]徐锡芳.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分析[J].会计师,2017 (20).

猜你喜欢

应用现状全面预算管理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