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2019-02-01王钰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信息技术

王钰莹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青年专项课题(编号:JGJX2016D124);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GH16343);吉林省社科联项目(编号:1701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1日

一、信息技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国外对于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比较早,有国外学者在1999年从技术与管理的角度阐述了旅游信息系统,阐述了旅游信息系统是比较领先的信息技术应用例子。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新战略,即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和改变政府、公司与人们的交流方式,从而使彼此交流的明确性、灵活性、效率等得到提升。我国国家旅游局提出要将旅游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深层次融合与重构,对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各环节要素进行加工再利用。互联网正改变着旅游的大环境,对于整个旅游市场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信息化旅游的大力推广上线,有助于城市品牌升级及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现代化智慧城市的服务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创新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与经营模式。

二、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文化旅游业人才。当下个性化、自助化、定制化的旅游深受喜爱,旅游专业人员的服务理念需要更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也需要不断地提升。专业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是否能够快速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文化旅游服务人才需要精通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外语等,对于文化旅游业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管理方法、决策能力等。目前,很多文化旅游从业者主要是来自学校教育与行业培训指导,这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或培训中的内容不一定是最前沿、最新的知识,这就使学习者面临着不学则退的局面。因此,无论哪一种形式培养的旅游人才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景区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不够。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业,文化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很多企业加入到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等项目中,但景区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不够阻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有些景区的信息技术不能有效衔接,无法形成高效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链。比如,景区的网络信号问题、景区吞吐量问题等。一个景区的游览人数吞吐量有限,如果没有加以控制的售卖门票,就容易引发不安全的事件发生。在旅游旺季之时,即使景区配备了多名解说员不一定能够满足众多旅游者的要求,而且解说员的专业素养、声音语调各有不同,无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

三、信息技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根据上面阐述的文化旅游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四个角度来论述信息技术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由于社会对旅游人才知识技能等要求在提高,对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需求非常迫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能够有助于满足新时代对于文化旅游行业的需求。各省市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创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以及相关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翻转学习、混合式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形式的出现为学习者有意义学习提供更多渠道。当今时代的文化旅游业需要全面的人才,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对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人的知识。这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转变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更加注重了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培养文化旅游人才创新和思辨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者在网络上可以学习最先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文化旅游人才可以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快速精准地获取有效信息,与旅游消费者进行实时有效的交流,得到其反馈与评价。文化旅游人才根据相关的反馈内容及时更新旅游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此背景下,文化旅游业人才学习有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式,根据学习者自身教育背景、认知起点等学习风格的不同,可以更加灵活有效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技能从而促进文化旅游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创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各省份城市应该抓住历史的机遇加快构建经济开放的新格局,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来,把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文化旅游业带来生机勃勃的科技之路。比如,吉林省作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窗口,在汽车、智慧旅游、化工业、轨道客车、现代农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借着下一届冬奥会的十里春风,发展吉林滑雪、滑冰旅游线路,打造优质且专业的品牌形象。以智能制造和服务为出发点,发展先进的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三)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文化旅游产业也在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旅游人才、旅游市场等方面需求的提高。物联网能够创新文化旅游市场的营销模式,拓展文化旅游市场,从而实现文化旅游业快速有序高效地发展。物联网是连接着人与人、物与物等的技术,它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感知、传送、存储景区内的人、物的信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智慧交通、设备监控、智慧服务等领域,并且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如,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根据温度、湿度传感器等,来监控景区的温度、湿度,这有利于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实时管理。

(四)大数据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旅行者通过搜索引擎、APP、各个网站等产生大量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的无限潜力。通过对旅游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以实时地掌握文化旅游的热点问题,有助于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高效的、可视化的重新配置。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到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旅游者的人数,如果达到了可接待旅游者的数量峰值,可以提前预警,防止由于人数过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大数据分析不同旅游者的喜好、消费项目、路径等,能够根据旅游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而推送不同的旅游产品、餐饮、住宿等。这不仅为旅游者带来了更多便利,同时也使旅游管理部门精准地掌握信息,更加科学的管理与决策,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旅游业带来了更大的前进动力,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注重培养文化旅游业人才,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来加强景区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利云.基于智慧旅游平台的婺源乡村旅游提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金婷婷.新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6).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4]梁震杰.“一带一路”倡议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8(26).

[5]钱志鸿,王义君.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