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9-02-01方兴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廊管线建设

文/方兴 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带来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日益脆弱、甚至无法应对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如何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来有效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成为党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1、相关定义

1.1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又称为“共同沟”,指统筹考虑电力、通讯、热力、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的敷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后,将其集中敷设于地下隧道空间内。同时,设有专门的投料口、引出口、通风口、消防系统和监测系统等设施;留足必要的检修工作空间,实现对各类市政管线的统一管理运营。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管廊的建设理念,并非单指将市政管线简单地埋设在一条隧道内,而是倡导用系统思维思考、规划、建设和运营各类市政管线,从而实现建设综合管廊的复合效益。

1.2 建设综合管廊必要性

同传统“各自为政”的管线架设、敷设方式相比,综合管廊建设具有地下空间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管线养护维修便捷等突出优点。因而,早一个世纪前,这种建设模式就在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完善,至上世纪末,综合管廊风靡全球,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等国也开始大规模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到今天,在某些发达国家,综合管廊不仅满足了对各类市政管线的集中敷设管理要求,管廊空间更与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商业相结合,实现了地下空间的复合高效利用。由此可见,综合管廊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构建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

2、综合管廊建设现状问题概述

2.1 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动力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综合管廊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收效益慢的特点,建设成本远超直埋式管线,前期尤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在错误的GDP政绩观影响下,极易造成政府部门建设动力欠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从目前我国实践来看,由于综合管廊建设理念还没有得到普及,公众认知度也并不高,而其建设实施又往往涉及道路开挖,容易给道路沿线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在许多城市难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造成综合管廊建设较难推进。

2.2 管线分属责任部门多,集中建设、统筹管理的协调难度较大

综合管廊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的建设,涉及水务、电力、邮政等多个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而受部门利益制约,我国大部分城市依然沿用“自筹资金、自行建设、自行监管”的管线建设模式,在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情况下,即使将所有管线集中至综合管廊,公用市政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建设不配合的问题仍然比比皆是,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缺乏系统性,现状管线资料难以获取,导致在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建成后,经常出现“管线打架”的现象,后期管理运营模式也很不完善,无法满足管线养护维修要求。严重时还会造成停水、停气和通讯中断事故,甚至影响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这些都是综合管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

2.3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专项规划体系不健全,管线规划设计、布设依据不足

同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相比,综合管廊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城市对综合管廊的设计、实施处于摸索阶段,亟需相关规范标准或是专项规划在技术上进行引导。而考量综合管廊方面的现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专项规划,法律法规十分匮乏,缺乏行业上规范统一的设计、施工、验收方面的规范标准,而各类管线的专项规划往往滞后于道路建设,由各个部门分散编制,对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强。导致综合管廊的设计及建设工作只能参照相近的技术标准或别国的建设经验,这些也是导致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事业在很长时期内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3、加强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对策路径

3.1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及资金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转变理念,将建设综合管廊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树立城市品牌形象”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向公众普及综合管线廊道相关知识,赢得市民支持,为综合管廊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在加大对前期各类管线入地敷设资金投入的同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综合管廊建设基金及PPP融资等筹资模式,为综合管廊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3.2 建立专门机构,完善管理及协调机制

除上述工作外,完善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的引导、协调、监管等方面机制,也是政府工作的另一重要抓手。为此,相关政府部门一是应制定地下管线敷设管理规章制度,理顺各部门、单位的权利义务;二是招聘成立综合管廊专门工作机构,协调管廊建设、运营企业及管廊使用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类市政管线入廊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综合管廊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协调统一,扭转现有地下管线“各自为政”建设局面、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综合管廊建设顺利推进,最大限度发挥综合管廊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

3.3 填补行业空白,健全设计及实施依据

政府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应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尽快制定涉及综合管廊建设全过程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大力填补各类管线集中入地的标准空白。同时,统筹城市给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各类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此为基础,对综合管廊进行统一规划,大力改善因标准不统一、规范不完善而造成的当前综合管廊实施困境。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热点,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具有重大意义。面临“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动力不足;管线分属责任部门多,集中建设、统筹管理协调难度较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专项规划体系不健全,管线规划设计、布设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及资金投入;建立专门机构,完善管理及协调机制;填补行业空白,健全设计及实施依据”,多措并举,为实现综合管廊长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管廊管线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团队介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