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

2019-02-01王冬梅深圳市航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税负营改增增值税

文/王冬梅 深圳市航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1、“营改增”政策对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方面随之产生明显变化,其影响具体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

1.1 材料成本

一般来说,建筑材料成本对于建筑施工成本影响较大,尤其表现为建筑企业经济利润以及合理收益等方面。“营改增”政策执行前,企业并不具有增值税抵扣链条,采购材料的增值税仅可计入成本,而企业基于减少成本的目的,采购材料过程中常选择价格较低商品,这样也容易导致材料市场出现混乱情况。“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建筑施工已纳入增值税,进而构建抵扣链条,这样致使供应商难以进行随意报价,并要求实施报价换算,然后在相同基数的基础上实施可行性对比。

建筑企业筛选供应商过程中,仅选择行业内大型材料供应商便可获得增值税发票,实现进项抵扣,而大型材料供应商也不会再遭遇价格劣势,而建筑商采购材料质量相应增加。因此增值税发票能够为企业构建完整信用链条以及抵扣链条,明显减少建筑企业采购成本。

1.2 劳务成本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劳务成本作为整体运营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严格规范劳动市场意义重大,应对劳务支出实施有效整理,确保劳务成本符合市场实际。“营改增”政策执行后,能够有效杜绝各种不法行为及非法劳动情况,进而全面确保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1.3 企业税负

“营改增”政策执行后,能够明显降低营业税重复缴纳情况,减少税负率,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原有营业税执行时,要求工程进度款项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出相应的营业税,而工程材料增值税已缴纳部分难以实现抵扣,其致使相同纳税对象既需缴纳营业税,也要再缴纳部分增值税,上述情况也会显著增大企业实际运营成本。“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建筑企业应当全面上交各种税务资料,构建抵扣链,尤其开具增值税发票后,一些进项税额能够抵扣,其也会避免出现重复纳税情况,减小企业税负压力。

2、“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和“营改增”政策不匹配

现阶段国家制定及执行“营改增”政策的重要目的在于确保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化和精细化,但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不细致,成本管理并未落实在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且成本管理方法效果差异较大,这样致使企业难以对于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均实施有效控制。

2.2 限制企业成本现金流通

“营改增”政策执行前,企业施工款项回款较为困难,基于缓解资金压力的目的,部分企业利用延付方式增大现金流通。而“营改增”政策执行后,施工项目结算时要开具发票,这样能明确销项税额。假使企业难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应的款项,便需对原材料供应商款项进行预先垫资,这样能获取和进税额有效抵扣的凭证,进而致使企业经营成本显著增加。

2.3 融资成本难以抵扣增加税负

一般来说,企业拖欠工程项目款以及企业融资垫付施工人员工资、支付材料款等情况较为常见,而建筑业企业融资成本难以实现有效抵扣。现阶段我国PPP项目推广力度较大,PPP业务已成为施工项目的关键性商业模式,这种模式融资额度大,而且融资费用比重大,依据相关政策融资成本未能开展进项税额抵扣,所以显著加大PPP项目税负,进而增加项目成本。

3、“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规范企业成本管理

根据建筑企业运营情况,制定并完善成本预算、资金控制、原材料采购、分部分项项目管理、各种施工合同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办法。特别是材料采购,不仅要求开展比质、比价及洽谈合同等流程,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树立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思维,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成本。同时为了提升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控制力度,建筑企业应执行台账化成本管理模式,并获取相应的合法化税收凭据,精准限制不含增值税成本增加幅度。

3.2 合理调整管理方式

“营改增”政策执行后,要求建筑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身经营管理策略,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力度,这样能够为建筑企业运营建设相关成本投入,而建筑企业调整管理方式措施具体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首先,基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下企业实际成本管理情况,建筑企业应当优化内部管理方法,将具体管理内容及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杜绝不合理浪费情况。

其次,企业涉税职责并未单纯限制在财务部,应将实际职责具体落实到市场经营、物资采购、工程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各个部门。

最后,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依据自身情况执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满足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方式,构建长效化生产经营模式,禁止利用联营及挂靠等方式,坚持正规经营,对于企业资源实现合理化分配,进而使得增值税进项和企业成本实施有效匹配。

3.3 提升会计核算力度

实际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对于资金有效流通影响较为突出,出于进一步增加资金流通效率的目的,要求企业提升会计核算工作力度,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认真执行新的会计制度,这样才可显著提升资金流通效率。

3.4 构建高质量的投标团队

企业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及发展要求,构建高质量投标团队,能够掌握相关法律、精通造价以及擅长税法,这样才可确保投标报价工作质量。同时依据工程量、税率、税额以及价税等诸多方面实施投标报价,最终获得最优投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应当依据自身情况构建企业成本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成本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会计核算工作力度,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税负营改增增值税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增值税下调化肥企业利润是增是减?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