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策略

2019-02-01王理民烟台市芝罘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山东烟台264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监理

文/王理民 烟台市芝罘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0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必要依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条件。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不能与农村公路现有的条件相适应。

1、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要致富,先修路”,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对农村的公路建设相当重视,近五年来,我国新建农村公路大约127.5万公里,乡镇和乡村分别有超过99.24%和98.34%铺设了水泥路或者沥青路。但是这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对公路的需求,很多农村公路都在超负荷使用,久而久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路面损坏,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养护,那么必然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分析可知,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常见问题如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与现状不相匹配、重建轻养、养护模式落后单一、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技术人员和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数量明显不足、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公路的安全营运和健康协调发展。经过暴雨等自然灾害后,清理塌方,并且修复挡墙、涵洞、边沟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给予支持,但是当前很多农村缺乏足够的资金。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可知,想要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效果,需要充分做好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效果。

2、管理体制浅析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主要是为了确保整个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质量,所制定的一套具有高度逻辑性的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实际进行的过程之中,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建设以及养护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农村公路工作在正式投入到使用中时,不会出现过多的质量问题。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是为了确保该体制能够顺应新时代农村发展需求所提出的,只有通过不断对整个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才能够确保整个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主要是从优化管理体制,融入创新意识入手,使整个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能够体现出高效性。

3、相关改革措施浅析

3.1 建立公路养护的系统

公路的养护管理需要依靠公路的养护系统,是否建立公路完整的养护系统决定这公路养护的实际水平。具体到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体系而言,农村公里路的管理水平提升需要建立完整的公路养护体系。农村公路的养护需要一定的奖惩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建立起来必要的公路养护措施,根据公路养护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建立起完善的公路养护规章制度。具体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在对维护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和判断的基础上兑现奖惩措施,促进农村公路养护体系的完整建立。

3.2 农村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

建立全新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是农村公路体系的基础。在我省的农村公路养护组织管理网络中主要分片承包的方式为主。具体操作是以乡镇为基本养护单元根据乡镇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里程长短,划分养护责任段。根据养护里程内路况的好坏确定养护责任人分区管理,承包的方式主要以个人承包或者家庭承包为主。管理主要以乡镇为责任主体,建立以养护责任人、乡镇、县级养护站为主的三级管理责任主体。以就近就便为主的统一指挥体系,提升农村公路管理与路面病害处理能力。

3.3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可以实施县、乡、村三级养护制度。(1)以农村实际情况为基础,由县区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办法,确保规章制度能够适应当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法,同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来保证制度的落实。为了确保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签订逐级公路养护责任书的方法将各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通过评比的方式做好检查考核工作,并根据奖惩制度做好赏罚分明。(2)明确乡镇领导责任,各乡镇安排专人负责所辖区域的道路养护协调工作,并对日常养护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3)所有农村公路管护员依据签署的养护目标责任书,清理路肩杂草,清扫路面,疏通边沟等基本的日常养护工作,还要坚持上路巡查制度,对所管养的路段定期排查,发现路面坑槽及时修补,道路塌方及时清理,特殊路基或者其他较大公路养护作业立即上报,并做好养护统计工作,确保所管辖路段养护管理工作正常有序。

3.4 切实提高施工以及养护工作质量

切实提高施工以及养护工作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的改革工作中,首先需要提高整个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质量,主要从市场准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在设计相关公路施工工程方案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以及数据采集工作,然后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主要从农村的地质结构,以及气候,温湿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案完成之后,要和农村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确保所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切实满足该地区农村公路工程的需求。其次,施工监理是提升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落实最困难的环节之一,就我国目前的施工监理工作而言,大部分的施工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监理体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处于缩短工期,以及压缩工程成本的目的,而省略了大部分的施工监理工作。对施工监理工作的改革,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施工监理体制进行革新,可以适当的借鉴国外优秀的施工监理体制,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施工的特点,打造出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监理体系。其次,要加强对相关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工作,使其在实际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中,有能力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最后,竣工验收是整个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最核心的部分,作为整个公路工程最后的一个环节,如果无法在竣工验收阶段及时的发现整个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就会使整个公路网络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埋下隐患。所以,在实际的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中,需要建立全面的检测体系,在实际的质量检测工作之中,需要将新兴科技有机的融入到传统的质量检测工作中,通过使用高科技的道路质量检测设备,来提高整个检测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对整个公路工程路面质量的检测工作中,需要使用红外线扫描仪对整个路面进行扫描工作,从而检测整个路面是否存在肉眼无法识别的裂纹。

3.5 如何设置公路养护的重点路段

农村公路的养护受到资金和实际条件的限制比较多,很多公路由于弯急坡陡,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在农村公路建成的初期,很多公路存在超载的现象,也有一些公路处于长期超龄服役的情况。针对路况复杂的特殊路段,需要注意维护的方法,集中资金维护和修复急需养护的路段,将资金集中起来进行重点路段的维护。

3.6 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

养护资金能否到位直接关系着公路养护工作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需要由县(区、市)人民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保证和管理,进而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同时在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中增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项目。另一方面,将筹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进行进一步扩展。联系当地较大的企业家或者知名人士,使其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鼓励相关部门积极加入到农村公路的养护队伍中来。采用以政府财政为主、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要以农村道路的特点为基础,设计出符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需求的方案。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建设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对整个公路建设工程各个施工环节展开全方位的质量监督工作,而对于整个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而言,要从基础性养护作业入手,严格按照前期规划的养护工作计划去执行相应的养护工作。总而言之,无论是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改革措施,或者是对整个公路系统进行系统化养护工作,都是为了有效延长整个农村公路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开展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的重要。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监理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