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形势分析

2019-02-01王映凯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7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热电供热低温

文/王映凯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27

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锅炉的步伐。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推行城市集中供热,节省资源、能源。为此,根据国家这一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锅炉供热经济效益的分析,并为如何优化燃煤锅炉供热管理发展进行探究。

1、供热方式的技术评价

1.1 低温核供热技术评价

低温核供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核反应堆进行供热的供热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供热效率高的特点。低温核供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供热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低压参数,提升反应堆性能。但是从当前低温核供热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这项供热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基本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1.2 热电联产技术评价

热电联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发电的时候还能够供热,且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技术水平成熟,处于发展成熟期

1.3 大型热泵站技术评价

热泵站将海水、废水、河水作为热源,在电能的作用下将热源转变为供热能。热泵站供热技术不需要消耗石油、煤炭,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种新方向。但是这项技术的开发应用不够成熟,成本费用高,发展处于成长期。

1.4 区域锅炉技术评价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燃煤区域的锅炉对能源消耗较大,且造成的污染严重,逐渐被淘汰。但是在我国受生产力和管理不完善的影响,区域锅炉供热现象仍然存在,基于其见效快、技术稳定、投入小的优势,在未来将会不断 发展,处于发展成熟期。

2、供热方式的经济评价

2.1 评价基础

供热额定功率为120MW,调峰部分由常规集中锅炉房承担。额定功率相同情况下低温核供电、热电联产、热泵、区域锅炉供热能力(MW)均为120;热源投资(万元)分别为12862、10080、10080、4809;热网投资(万元)分别为7346、4824、4824、2002;总投资(万元)分别为21030、14917、18000、6811;生产期(天)分别为40、20、20、20;折旧期(天)分别为20、10、10、10。

2.2 国民经济评价体系

第一,投资回收期。T核=6.18a,T电=2.61a,T区=7.6a。(T是投资回收期,下角标核、电、区代表低温核供热、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方式)。第二,净现值分析。投资报酬率取率为16%,其中安全收益率为12%,风险报酬率为4%。通过对比发现热电联产投资回收期较短、净现值最大,经济效益最大。热电联产经济效益较好,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效益。

2.3 供热方式理论评价

从供热角度对各类供热方式做出评价,假设供热方式的供热面积每平方米300万,供热地点选址相同,在运作的时候实现全天候的供热,供热方式理论评价如下所示:低温核供电、热电联产、热泵、区域锅炉供热能力(MW)均为120;总投资(万元)分别为21030、14917、18000、681;运行成本(万元)分别为2356、4129、4470、6312;期间费用(万元)分别为0、743、894、1261;燃料成本(万元)分别为0、3357 、3577、5049.

根据以上的数据信息发现在不受到外界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采取单纯供热方式供热的时候,低温核供热的总体投资回收期比较短。在区域锅炉和 热电联产的情况下热泵站的运行基本上处于亏损的状态。由此可见,单纯供热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供热方式。

3、供热企业的未来供热发展方向

第一,安全。保证供热安全,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准公共物品的基本要求。因而供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道、水管发生破裂,在农村地区出现煤气中毒事件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控。第二,舒适。供热企业的供热改善性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难以适应居民舒适化、个性化需求。因而,在未来供热企业需要结合地区差异加快研究出一种能够适应各地区发展需要的供热方式。第三,低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供热企业在供热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供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增加低碳能源使用。第四,智能。建立智能供暖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和调度供暖区内交换站运行,依据用户状态信息、室内外温度乃至气候等因素自动完成室内温度调控。第五,供应链管理。供热企业在进行供热管理的时候需要强化对供热各环节的管理,在确保供热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出一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供热方式,实现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世界供热工程发展理论,供热工程一般需要经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多个阶段,具体表现在小锅炉和小火炉分散供热、热电联产供热、区域锅炉集中供热、低温核供热等方面。在核燃料、煤价格的不断变动下,以往供热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在无形中加大了供热企业的管理难度。同时,在节能减排和人们对供热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供热企业需要在深刻认识当前供热管理发展局限的基础上,细化分析现有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供热发展方向,加大投入,积极开发低温核供热技术,不断优化供热企业管理发展。

猜你喜欢

热电供热低温
福州热电两台660MW热电联产工程核准获批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In填充下In0.3Co4-xNixSb12-yTey系热电材料的研究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