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规划探讨
——以《广州市白山村村庄规划》为例

2019-02-01周晋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山村策划村庄

文/周晋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60

1、项目概况

白山村是典型的都市边缘型村庄,紧邻国家4A级帽峰山景区,绿化覆盖率高达90%,是典型的“青山、秀水、生态村”,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2350人。

以科学发展观和乡村振兴为指引,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永续发展、用地集约、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和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势,连通“青山秀水”,打造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体现客家和广府村落风貌的“美丽白山村”。

2、规划构思

(1)自上而下:落实国家要求,探索解决村庄规划的核心问题一是自上而下,落实国家要求,探索解决村庄规划的4大核心问题,即村域发展与控制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规划、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指引。

(2)自下而上:检讨以往广州5轮村庄规划,普遍存在操作性和实施性不足的问题。第一,有规划、无策划,导致千村一面,特色缺失。第二,重空间、轻发展,易引起村庄发展内生的动力不足。第三,重编制、轻参与,关门做规划,形成“外部植入式”成果,造成规划难实施。

(3)规划思路:构建“策划+规划+计划”的实施型村庄规划编制路径本次白山村规划从“策划+规划+计划”3个方面,全面构建了实施型村庄规划编制路径。发展策划主要是明确村庄的发展思路;村域规划主要是制定村庄的规划方案;建设计划主要是通过“项目库”,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3、规划内容

形成“1+6+1”的成果框架,包括1个发展策划、6大规划专项和1个建设项目库。

3.1 发展策划——“定位策划+旅游策划+项目策划”系统谋划

首先,定位策划,连通“青山、秀水”,打造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体现客家和广府村落风貌的“美丽白山村”。其次,旅游策划,基于旅游资源、市场客源和旅游方式的研究,确定旅游定位、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等内容。再次,项目策划,基于“多口筹钱、一口花钱”的策略,规划了旅游支撑、生态保育、文化植入、休闲引领、美丽白山5类项目,将项目“库化”。

3.2 村域总体统筹——“一盘棋”式统筹考虑

“一盘棋”式统筹考虑白山村建设和保护两类空间,明确 “五大功能区”。

3.3 村建设用地布局——“共性”和“个性”有机协调

基于土规、控规的协调,落实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的“共性”用地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个性”用地,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避免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3.4 村民住房建设——“拆危、改造与新建”三管齐下

拆除泥砖房,改造危破房,新建村居解决新增分户需求,“拆危、改造与新建”三管齐下,全面提升村居品质。

3.5 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型”与“生活型”协调考虑

根据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特点,统筹考虑田间地头播种、浇灌、收割等“生产型”设施,和宗祠、文化站、卫生站等“生活型”设施。

3.6 田园风光整治——“房、田、山”三次景观面整治,打造“岭南新村居”

整治“房、田、山”三次村落景观面,即房屋近景、农田中景、山林远景,打造灵、秀、婉的“岭南新村居”。

3.7 乡村旅游发展——策划“乡村游”精品项目,打造“乡村节事”

策划客家坞、广府苑、青青农庄、山林客栈、乡村俱乐部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白山村一日游、两日游品牌。策划油菜花节、草莓节、山歌节、拜客日等乡村旅游节日,打造“乡村节事”经济。

3.8 建设计划——设立“项目库”,实现村庄“造血式”发展

设置了37个项目的“项目库”,制定了三年实施计划,通过项目“库化”,引领白山村由“输血式”向 “造血式”发展。

4、规划特色

特色一:成果表达

成果表达方面,采用“报批版”与“村民版”相结合的方式,使规划政府用得上、村民看得懂。其中“报批版”以文本的形式,用于部门审查、政府审批;“村民版”是用村民能看懂的文字、图片来表达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向村民讲解和征求意见。

特色二:村民参与

村民参与方面,在规划编制的6个环节中引入“规划工作坊、助村规划师、村民规委会、广州参客”四项措施,调动村民自己编规划,使规划真正转变为“村规民约”。如开展“规划工作坊”,规划师进村用粤语讲解规划方案,用村民能看懂的图片,听取村民意见。

特色三:村民创收

村民创收方面,与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扶持资金的“输血式”模式不同,规划结合白山村青山、秀水、都市边缘型村庄的优势,采用“景区化管理+农户经营”的模式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利用优越的山水资源发展观光产业,实现“造血式”发展。

特色四: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方面,通过系统梳理国家、广东省、广州市三个层级的村庄土地、建房、农业、规划建设和财税政策,探索了新时期以村民为主体,民主自治、民意导向和民约规范为特色的“三民合一”的“村民自治”模式。

特色五:实施管控

实施管控方面,采用“一项目、一乡村图则”的形式,保障有关项目实施,乡村图则采用农民看得懂的图文形式,明确项目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投入资金、资金来源、责任主体、完成时间等内容,纳入村庄规划的法定成果,形成今后白山村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建设运营、监督管理的“行动准则”。

5、实施情况

白山村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全国村庄规划试点”,规划完成了国家试点要求,被评为国家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通过土地整理,耕地面积增加了200多亩,建设了青青农庄、农业观光园等现代农业项目。通过空心村改造,建设了客家坞、广府苑、山林客栈等乡村旅游项目,使村民收入增加了30%。通过“房、田、山”田园风光整治,整治了农民房百余间,整理了农田近2000亩,覆绿了山体900多亩,“岭南新村居”风貌初显。实施了“七化”、“五个一”工程,完善了村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猜你喜欢

山村策划村庄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山村日出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山村一天一个样
山村晚归
本期策划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