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产量更要追求质量

2019-01-31

中国农资 2019年48期
关键词:饮食结构水肥口味

最近,有农户向笔者咨询一种叫做根果宝的肥料,宣传资料显示小麦单产高达880公斤,凡是小麦每亩增施该专利产品50-100公斤,小麦都稳产、高产,比施其他肥料的麦田增产300公斤,增产幅度超过了60%。这是何等高科技产品,看来不在全国推广岂不是对不起中国农业?其实只要用心推敲下,这款产品到底起啥作用也没人能说清楚,至于说增产的效果到底和谁做的对比试验,也不得而知。

这种增产60%的宣传确实诱人,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农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增产、高产,我们更需要的高品质,高收入。前几天遇到一个水果运营商,他很明确地说,不要太在意果树的产量,要看重水果的品质,买高价格才是未来的方向。真不知道那些卖肥料的朋友,为什么还在给农户灌输增产增收的观念有何意义,或者说他们的增产是在同一地力条件下吗?是在同一品种下吗?是在同一播种量、管理方式下进行的吗?有本事帮助农户把农产品买个好价钱,光明正大的挣点增值的钱,我想农户也是欢迎的。

在农资产品里,农户对肥效的分辨是最不明显的,农药好不好,喷施后效果很明显,种子好不好,看长出来庄稼就知道,只有肥料,农户辨别的方式无非是施用后,叶片是不是深绿,至于产量,那都是宣传者可以“操控”的。所以单以产量判断肥料的好坏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如果只是施肥后,看看根系的生长情况就能说明自己肥料好,那也未免太过片面。

其实在农产生产中,品质的好坏,有品种、气候、土壤、水肥管理等多个要素。所以,以后肥料的提供者,能否先把自己服务区域内的作物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研究透彻,推出最佳的水肥管理方案,在农户中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那才是真的专家。弄一些不具有法律效应的数字,给农户宣讲,只能让人更加质疑这款产品质量。

还有些肥料供应者,一说到水果的品质,就是测定糖分。甜度高固然是好事,可糖分却不是鉴定最佳口感的唯一指标。有人说国外引种的品种,在中国表现不好,或者采用国外的管理技术,种植的农产品品质不符合消费者需求,这就是我们的引进没有考虑需求相对应的饮食结构,可能酸口味更适合他们,但是国内的饮食结构,甜口味才是我们的选择,有些水果可能酸甜口味才是最受欢迎的。随着国民饮食结构变化,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农产品,针对什么样的人群进行生产,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研究出专业水肥管理方案,生产出定向的农产品,按照不同的消费者制定符合他们农产品标准,这才是未来肥料研究者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没有竞争力,因为我们一直跟在别人的后面,在优质农产品需要旺盛的未来,肥料提供者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如果只是盯着产量,那就只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猜你喜欢

饮食结构水肥口味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饮食结构对青少年肾功能的影响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卫青萝卜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贫血儿童家庭饮食结构及不良饮食习惯调查分析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多种口味
口味换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