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1-30傅红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傅红艳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了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这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助益。

笔者认为,教师应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动笔创造。这样一来,能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有用之才。对此,笔者阐述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种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激发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都要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能被学生充分接受的授课方式,引用一些趣味化的元素,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

另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接受新事物,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可要求同桌之间互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互相评价,进一步优化阅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促使学生投身于知识的海洋。

二、鼓励情感朗读,养成阅读习惯

朗读是阅读的重要方式,情感丰富的朗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在泛读后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这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感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给予学生朗读的机会和认知的条件,促使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带着情绪有选择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细细品味文章内涵,养成良好的閱读习惯。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情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契机,只要教师重视这一点,语文教育一定能迎来绚丽美好的明天。

三、通过质疑释疑,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只有产生了质疑,才能进行思考,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悟,通过质疑、拓展、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阅读方式。在释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还能培养他们科学的阅读态度。

如在教学新课文时,教师出示课题后,不妨让学生大胆质疑,并紧抓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反复诵读每个句子,并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内在品质,重点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道理。当学生学会质疑后,便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想方设法地引导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重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这样一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材才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需要不断探究阅读教学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大芳.试论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11).

[2]杨通知,田海洋.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23).

[3]于洋.中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6,(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新余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