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代入·共鸣
——从《流浪地球》到《人生即燃烧》

2019-01-30周淑茹罗保川

中学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王蒙木星

周淑茹 罗保川

《人生即燃烧》选自王蒙的散文集《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时年66岁。这篇文章被选入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树立职业意识”,为第一篇,是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就是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王蒙先生用形象的比喻“人生即燃烧”,告诉了读者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语言很通俗,道理也不深奥。但是,面对中职生这样一个群体,该如何讲授才能真正打动、启发到他们,并且让他们对该文凸显的职业意识有所了解呢?

经过考虑,我从春节霸屏的电影《流浪地球》中得到启示,先分析《流浪地球》再到《人生即燃烧》,以情动人,由共情到代入最后达到共鸣。

一、共情

共情,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年后放了18天,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学后,通过询问调查,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此影片,所以,通过这部影片导入课文成为可能。

师:请一位同学概述一下《流浪地球》的主要情节。

生: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处于崩溃状态,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座行星推动器,准备用2500年,100代人的努力把地球推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另一星系。但靠近木星时,木星引力激增,地球和木星有极大可能相撞,并毁灭,地球的存亡危在旦夕。这时,一群拯救地球的卫士纷纷登场。

师:参加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吗?

生:不是,有俄罗斯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美国人……

师:这和我们以前看过的好莱坞大片有所不同了吧?《后天》《2012》等灾难篇中,拯救地球的绝对是美国人。那么,从我们中国人拍的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所倡导的职业意识是什么呢?

生:合作意识。

师:好莱坞大片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蜘蛛侠、钢铁侠、x战警、超人等等,《流浪地球》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吗?

生:不是。刘培强、刘启、韩朵朵、姥爷、王磊、刚子、锤子、溜子……他们都是英雄。

师:刘培强驾着航天飞船冲向木星,引爆木星;刚子为救姥爷被砸死;姥爷、溜子在送火石途中冻死,从他们身上,我们又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呢?

生:奉献精神、责任意识。

师:在整个拯救过程中,每个人都各尽所能,会开车的开车,会计算的计算,能出力的出力,这又体现了一种什么职业意识呢?

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师:通过点燃木星,利用木星燃烧的冲击波把地球推离木星,这种想法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实现,你们说,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提倡的什么精神呢?

生:创新精神。

师:是啊!这部影片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悟。当刘培强的航天飞船与木星相撞,激起漫天耀眼的火光时,令我们不由心潮澎湃,人的一生应该如此度过,人生即燃烧。

二、代入

代入,就是数学里面的代换。现在广泛使用的含义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常常会感叹: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高速发展的新媒介时代造就了一代人更乐于接受视觉文化,快餐文化,翻开手机,打开电脑、电子阅读器,各种资讯扑面而来。坐下来,看会书,静静地思考成为一种奢望,一种理想。

《人生即燃烧》作为一篇哲理散文,亟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思考。但是,如何让这群15岁左右的孩子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而没有一种听老爷爷、家长、老师说教的感觉呢?

在分析完《流浪地球》后,我把王蒙的生平简单地讲述了一下:1934年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4岁时王蒙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写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引起文坛轰动。22岁写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因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新疆十余年的时间。但是,王蒙并没有被生活的残酷击倒,在新疆期间,继续写作,并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言,平反后,还曾经给国家领导人当过维吾尔语翻译。46岁,开始学英语。创作近百部小说。2015年,80岁高龄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的口头禅是:“我是学生。”

通过讲述王蒙的生平,我希望同学们有一种代入感,把自己想成是作者本人,在经历了很多人生沧桑之后,反过来回顾自己的一生,然后发出一声“人生即燃烧,我没有虚度”的感叹。

三、共鸣

共鸣,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

师: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要求你们对整篇文章都能理解透彻,我只希望你们能对其中的某段或几段话有领悟。那么,有哪些话语能真正打动你们?让你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呢?

生:“从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够支配的关键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会。”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很悲哀。

师:我总以为15岁的孩子感受到的应该是来日方长,手中有大把的时间。你怎么会有这种感悟呢?

生:(笑)寒假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晃即逝,好短!正如人生。

师:的确是这样的呀。正如《逍遥游》所写:“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好好珍惜当下的时光啊!

生:“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大,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愈来愈远了。”这句话,我感受颇深,就是因为我初中没有努力,结果中考没考好,只能上中职,我的好多朋友上了重点高中。

师:中考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小步而已,只要知道并克服自身的缺点,前途光明的很。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是什么造成了差距呢?

生:有的虚度光阴,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事无成;有的猥猥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

师:请同学们从职业意识的角度仔细思考一下,这些人缺乏哪些职业意识呢?

生:“虚度光阴,深悔蹉跎”的人缺乏责任意识,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怨天尤人,闷闷不乐”的人缺乏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东跑西颠,一事无成”的人缺乏责任意识,对工作不负责任;“猥猥琐琐,窝窝囊囊”的人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胡作非为,头破血流”的人缺乏规范意识。

师:同学们马上要开始为期三周的实习,我希望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牢记这些职业意识。

生:我特喜欢“青年时代,谁不愿意投入生活、投入爱情、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这句话,煽动性极强,切合我们年轻人的感受,想要燃烧自己,投入一切。

生:“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这句话让我感动,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不可能青史留名啦!但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

师: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动漫电影《寻梦环游记》,米格尔因为寻音乐梦来到亡灵之地,遇到了落魄音乐家埃克托的亡灵,埃克托似乎没有家人朋友记得他,当他在人世间被彻底遗忘之时,他将会化作金色的粉末,面临真正的死亡。当然,一切圆满,艾克托是米格尔的爷爷,终于享受到人间的供奉,没有消失。同学们,如果不努力,连家人都记不住,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生:“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能量释放过程,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胜固可喜败亦犹荣。”这句话极富有哲理性。

师: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好好感悟。

这节课,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先分析电影《流浪地球》中的情景,引出“人生即燃烧”的话题,再通过讲述王蒙自身的经历,产生代入感,最后对文章产生共鸣。因为情、景的加入,使得略显枯燥的理也显得丰润起来。

讲一节课容易,讲好一节课难,这就需要老师们“尽力尽情尽心尽一切可能了”。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王蒙木星
浅析王蒙山水画苍润繁密的艺术之美
第十章 ”大力士“木星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木星
木星地貌
大力士“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