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思考

2019-01-30翟金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卫生学案例库专业学位

高 燕,翟金国*,陈 敏,吉 峰

(1.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 济宁医学院研究生处,山东 济宁 272067)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1],是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爱丁堡病理学教授詹姆斯·洛林·史密斯于1912年使用案例教学法,在其课程中提倡学生通过临床记录来研究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旨在帮助学生将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的实用型精神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一项基于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指出,案例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学科领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精神病学的兴趣,并对未来专业方向或职业选择产生一定影响[2]。 目前,我国培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校有10余所,尚没有一所医学院校开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

一、案例库建设的意义

(一)使用灵活、便捷,提高案例教学实效性。

以济宁医学院为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四证合一”培养模式,要求临床能力训练在综合医院轮转时间9个月,在精神病专科医院规培时间2年,在规培期间,须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等相关工作。精神疾病的诊断主体是精神科医师,症状标准是最主要的诊断标准,入门看似简单,而要掌握疾病之间的鉴别,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缜密的临床思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应用型精神科医师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而案例库具有“全面、典型、灵活”等特点,学生可随时随地对海量资源进行学习、探讨,时间利用更加高效、灵活。案例库的应用可以从横向上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纵向上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

(二)改变学习模式,实现教学相长。

哈佛商学院网站首页如此诠释案例教学:“面对一个案例,学生会把自己置于决策者的角色中,从案例中找出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而提出可选择的解决方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查找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案例,从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掌握了自主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利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生存环境的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可利用案例库平台,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从而强化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教学相长。

(三)全面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013年,国家卫计委出台《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首要任务是临床诊治能力的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3]。案例库可以作为带教医师培训年轻住院医师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高效地利用,推进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4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要增加到4万名[4]。目前精神医学专业人才规模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源于精神卫生行业人才输出“源头”数量不足。部分临床医学或相近学科的人员想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但他们精神科理论知识底子薄或零基础,同时缺乏精神科临床诊断思维。

二、案例库建设的原则

(一)服务于教学为首要原则。

案例库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其根本目的是服务教学内容,和常规教材相比,具有特定的属性,其必须结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具备相应的体系构架和功能。作为教学的配套资料,在知识框架上,应与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建立一致性;在功能方面,则应突出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和能力培养。

(二)坚持系统化、多样化、模块化的原则。

整个案例库建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编排、案例的分析、系统的管理等。其中,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库建设的首要环节,须坚持系统化、多样化、模块化的原则。系统化是指所精选的案例素材,要与学生使用的教材、所制定的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形成有机整体。多样化要求案例类型多种多样,每一课程都可根据病种分类。模块化是指所选案例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合成不同的案例集合,分为综合课程案例、单一课程案例、知识点案例等。

(三)医教结合是该教学案例库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4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颁布,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师成为改革的目标和关键,医教协同模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5-6]。学校可利用医院的临床师资、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和医院的临床技能教学优势。医院可通过医教协同弥补教学、学科发展方面的短板,提高医院的科教影响力和社会声誉[7]。在这种合作模式中,鼓励临床一线医生参与案例库的建设,可增强教学案例的实效性。

三、案例库建设后的预期效果

该案例库作为“一体化、多层次、全面开放”的数字教学体系,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得优质教学资源价值最大化地发挥。案例库建设完成后,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优化自身知识体系,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融会贯通,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通过开展教学案例库的建设,逐步以案例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提高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同时引领其他高校同类专业及其他专业案例库的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对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医改要求”的高级、实用型精神医学专业人才,扩大精神卫生行业队伍,从而为区域经济和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卫生学案例库专业学位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