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9-01-29张明丽周新强赵增强余小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健校企师生

张明丽 瓮 恒 周新强 赵增强 余小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河南 南阳 473061)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优势,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我校近年来以国家政策性文件为指导,进行了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体系的探索与研究,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以提高,企业员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学校养生保健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1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

1.1 顺势而为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加快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就正式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背景下,我校成立了由学校、企业、行业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带动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

1.2 优势互补 打造共赢命运共同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防重于治”现念的提升,社会对中医养生保健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多,但大部分中医院校未开设相关专业,专业人才缺口很大。鉴于此,南阳医专中医系自2015年开始,就着手申报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并积极为新专业的开设进行前期的师资培养,从 2015年起相继与南阳三统食养食疗科技有限公司、金地艾叶有限公司、万正远洋公司、仲景堂、仲泰医圣堂、南都中医馆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合作初期主要是校方承担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研发,为企业“订单培养”所需人才,同时,选派教师在无课学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养生保健的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2017年获批招收第一届学生后,为加快专业建设力度和人才培养质量,与校企合作企业中的“三统食养食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加深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该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置了营养实训室、药膳实训室、美容实训室、针灸实训室、推拿按摩实训室、功法训练室、食养食疗研究室等。养生保健实训基地作为养生保健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实训基地在服务于教学之外,还建立了美容师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养生保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引企入校”机制,由企业投资进行场地装修、办公设备及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配置,建成真实的体验工作场景,企业达到了宣传企业品牌、扩大影响力的效果。一方面便利了师生参与实践锻炼,另一方面,缓解了企业办公和科研、培训用房压力,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

2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2.1 人才培养的现状 自2015年至今,学校已为企业培育员工近200人,96人取得相关的职业证书,如按摩师证、中医美容师证、营养师证、健康咨询师证,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参与产品研发12种,人均为企业员工培训学时36,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授课水平和科研能力。2017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通过一学年的见习,亲历了产品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养生保健技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不同,感受到了职业人与学生人的不同,缩短了学生进入顶岗实习期的适应期。

2.2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校的任务是顺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占有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两者任务的不同,意味着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校方来讲,选派的教师对参与产品的制作、参与理疗的过程兴趣不高,更热衷于做培训和参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性指导;学生在见习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性的工作,日久学生对于单调、枯燥,流水式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倦,而且因工资待遇较低和发放不及时,致使参与实践的动力不足。对企业方来说,校方的师生虽然在专业理论功底上高于企业员工,但实践动手能力却不足,有眼高手低现象,增加了企业培养成本的消耗,另一方面,师生是流动的员工,不便管理,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追责较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3 保障措施

3.1 健全制度 发挥制度管理效能 针对校企合作出现问题,首先从完善制度入手,从管理师生角度,制定了《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制度》,《学生顶岗见实习制度》,明确了考勤、完成任务、违纪、差错应负的责任;从企业管理角度,制定了《师生实践锻炼顶岗规章制度》;从保障师生权益角度,校企双方签订了《关于师生在企业工作期间有关待遇的规定》《关于企业技术人员在学校指导期间有关待遇的规定》协议,就学校方面,保障了师生工作的时长、安全、最低月薪酬劳,以及经营提成和支付时间等,就企业方面,保障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费用的落实。通过制度的建立,有效保障合作双方正常的教学和生产秩序。

3.2 培育双师教师 保证教学实践需要 校企合作共建专兼结构的养生保健专业教学团队。制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规划,要求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每人每学年必须脱产到合作企业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锻炼,其间承担为企业员工培训专业知识、参与产品研发,参与产品制作等,以此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对企业兼职教师着重加强教学教法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技术传授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提高“做中教”的能力。经过近三年的互培,本专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教学能力、教研能力、行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深化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

3.3 投入经费 保证制度的正常运行 为保障学校与企业所制定的制度正常运行,落到实处,一方面学校将参与实践锻炼的教师固定工资拨付给企业,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期间的工资薪酬由企业发放,企业可根据教师的考勤情况,实际工作贡献核算教师的工资薪酬,以此促使教师融入企业的管理,减轻企业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为保障师生的权益不受影响,企业每年要向学校交付一定的保证金,以保证师生按时正常获取劳动报酬及其他待遇的落实,企业一旦违约,学校将启用企业保证金来维护师生的权益。

3.4 完善考评机制 堵塞制度漏洞 学校企业双方建立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此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校方成立由校级和系级二个层面的教学督导组,二个层面的教学评价督导均有学生和行业占比,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校方在评价内容上涉及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教态、教法、重点内容、完成效果等 ,企业方主要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校企业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 结语

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密切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共同承担中医养生保健课程教学与实践,建设融教学、实训实习、教师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强化实践教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捷径。

猜你喜欢

保健校企师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