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2019-01-29陈晓红孙艳艳任姝俞周小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客观化面色舌象

陈晓红 毛 萍 孙艳艳 任姝俞 周小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上海 201203)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现代医学形式主要表现为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致力于冠心病四诊客观化研究,在面诊、舌诊、脉诊均出现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

1 冠心病面诊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通过观察神、色、形、态的变化了解到人体健康状况并探测其病情。面部望诊在心系疾病诊断、治疗、评价中具有极大作用。目前中医在面部颜色及光泽、面部温度、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研究颇多,如袁肇凯等[1]对比114例患者面部血管容积后,发现不同证型的面部颜色、血管变化与证候病理存在相关性。Baskurt OK等[2]采用中医面色检测仪对CHD患者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史进行了解,发现不同证型患者的面色存在着不一样的特点。胡志希等[3]通过检测55例冠心病患者、72例健康人的面部的血流情况,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血流数据变化有差异性。董梦青等[4]对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色特点信息进行客观化探索,发现慢病面色参数与脏腑疾病呈一定规律性。张红凯等[5]通过检测五脏疾病与面色、唇色、光泽信息,验证了疾病与面部五色参数有相关性。王忆勤等[6]对比359例冠心病患者面色,证实了面色参数可作为不同证型辨证依据。合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能帮助中医医师客观分析面色信息,有利于医师诊断中医证型,及早判断患者身体异常情况并给予健康维护。

2 冠心病舌诊

近年来,舌诊仪凭借着其简便、标准、快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及舌诊客观化研究中。李春杰等[7]与陈朝晖等[8]在对比了366例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舌象动态变化后,均发现治疗前冠心病患者的舌色可分为9种,比例最高的是暗红,其后依次为淡白、淡暗、淡红、淡紫、紫、紫暗、红,比例最少的为绛紫。通过治疗后,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舌色则以暗红、淡红为主。焦启超等[9]在对比了15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100例非冠心病病人的舌象后,发现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色青紫或淡青,而且颜色暗而无泽;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舌象正常、舌体瘦小、舌色淡红;心肌梗死患者舌体胖大、色青紫且暗滞。孙怡春等[10]则提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以薄白苔为主,若舌苔由薄至腻至黄至黑,则病情越来越严重,若舌苔由黑至黄至腻至薄,则病情有所好转。王发渭等[11]对比了112例冠心病患者以及88例正常人的舌下脉络变化,发现冠心病患者是舌下脉络变化显著,可见充盈、延长、迂曲、周围分支等,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病程延长,舌下脉络的变化越明显。傅家武等[12]通过观察43例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舌下静脉变化,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舌下静脉均有充盈、延长、曲张的现象,其程度与病程相关。西原辰一等[13]通过使用可视光分光光度计、舌分光定量对比了20例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在经过活血化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舌及其它部位的血氧饱和度,发现痰阻心脉证的冠心病患者的面部皮肤血氧饱和度在治疗后有升高,其中舌其他部位的氧饱和度在总体上都较舌中升高程度大,可见舌苔对舌诊也有一定影响。王忆勤等[14]对比了10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后的舌图像参数,发现不同证型的患者前后的变化都较十分显著。曹蕊[15]通过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舌象变化与血脂、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舌诊客观化研究不仅可以反映疾病不同程度的状态,而且也可以用中医语言给冠心病疾病预防奠基坚实可靠的基础。

3 冠心病脉诊

西医诊断冠心病主要依靠各种实验室手段,如血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而中医依靠的是四诊合参,脉诊是其中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由于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搏动频率、节律基本一致,可以通过脉象了解冠心病病情的变化。为确保脉诊的准确性,不仅采用寸口把脉法进行脉诊,还结合了脉诊仪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量化的方法采集脉象,对图像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16]。许多学者发现脉象的产生与心气的强弱、气血的充盈、脉管的畅通及各脏腑的有机协调息息相关。张海芳[17]通过28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脉象采集,根据脉象统计发现,冠心病患者可见脉象有11种,且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中弦脉、滑脉、沉脉所占比例最大,这与中医中的胸痹心痛的脉象大致一样。丁立辉[18]通过四组证型对15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认为中医证型与心功能有着密切联系。葛丽娜[19]将132例心悸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七种证型,并通过脉象分析,发现了虽然是同一种疾病,但是因为病因病机不同,症型不同,所以各个证型脉象之间存在差别,不同证型的基本脉象表现如下虚证型组以沉细脉为主,若是阴虚则为细数;痰湿证型组以滑脉、弦脉及其变异脉型为主,若湿中夹热则为滑数;瘀滞证型组以涩脉、结脉、代脉为主,研究表明了冠心病病因病机不同时,其所呈现的脉象也不一样。宋伟庆等[20]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脉象进行对比,发现患者们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脉象趋于平脉。冠心病脉诊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的辨证,利于医家们论治施药,以增强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4 展望

目前我国冠心病患病人数达1100万,在我国死亡构成比中显著提升[21],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健康。利用中医四诊合参,做好四诊信息的客观化工作可对冠心病的中医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去,寻找特异性的中医诊断指标,从而为人群提供中医特色的冠心病健康检查和疾病预警方式,使人群变被动接受健康服务到主动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在新的时代将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客观化面色舌象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中医舌象特征客观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中医舌诊客观化技术发展分析及应用探讨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民事司法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内涵探讨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