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29韩佳瑞左振魁庞欣欣张玉峰张文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教学效果科学

韩佳瑞 左振魁 庞欣欣* 张玉峰 张文宗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省中医院肾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特色理论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中医学数千年丰富临床经验的积淀以及显著的临床疗效,使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依然独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这也是中医的独特魅力所在。注重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是 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继承和发展中医临床优势的根本。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因此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也是中医教师一直探索研究的内容。

1 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医学类专业一直是高考中的热门专业,有研究表明,高校招生中几大类专业报考人数与录取计划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政法类439%、财经类186%、医学类 150%、师范类 91%、农林类 54%[1]。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然而对于选择医学专业有它职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于“救死扶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言的理解,将其作为终生的职业信念和追求。近年来,但医患关系紧张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暴力伤医事件屡屡发生,高达42.3%重点高中的学生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医学类专业的选择[3],超过 1/3的医学生对从事医疗职业的态度有所动摇[4]。如何能让学生不受不利环境的干扰,增强职业自信心?作为一门中医临床的主干课程,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较多的生动的临床实案,从大量的新鲜临床病例中,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感知中医的临床疗效,这样才能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才能增进学生对中医的信心。

1.2 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中医内科学虽然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密切联系,但它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引领学生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顺利跨到中医临床课程的学习中,改变中医内科学的枯燥乏味,使其变得更生动形象,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中医形成于几千年前,中医术语表达大多较为晦涩繁杂,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因此,应将语言从繁到简,使其更为通俗易懂。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程,典型病案的融入,能够更好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于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更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但是,这些手段仍不能很好的增加教学期间的充分互动,促进教学相互交流。

2 与时俱进 应用微信即时通讯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1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信息互联的时代,截止2014年3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5亿户,手机上网用户达8.15亿户[5]。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腾讯公司于 2011年推出了新款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微信,其具有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即时收发短信、视频、图片、文字。微信群功能给多人聊天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实现文字、影像信息(图片、视频)以及网址等资源的共享。目前,该软件已加入实时对讲机、视频通话功能,以及社交插件如“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漂流瓶”“摇一摇”。由于目前网络费用较为低廉,且微信软件免费,并可以即时互动,人们通过微信的传播与交流变得更加简易化、现实化、新鲜化、紧密化[6]。微信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目前应用群体已经突破5亿。微信在大学生中应用相当普遍,因此使得在中医教学中应用微信即时通讯平台成为可能。

2.2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2.2.1 促教学内容即时共享 增进师生互动 利于教学反馈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交流、探讨,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7-8]。在目前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尽可能的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但由于时间及空间的相对限制,实施效果欠佳。微信的应用突破了上述限制,对于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自由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教学反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微信交流,也强化了师生感情[9],可以在相互交流学习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增进教与学的主动性,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各自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2.2.2 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10]。在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中,学习压力又是影响最大的,较非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压力更大[11-12]。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从另一途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微信软件可以安装在手机及平板电脑移动电子设备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宜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相关知识发到微信即时通讯平台,这也更加增进了学生们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提高学习效率。

3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课堂教学前的应用 在教学前,预先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邀请同学及任课老师进入该微信群。在课堂教学前,将教学中所涉及基础理论的问题作为课堂预习发送至微信群中。例如在讲授水肿病前,将预先设计的问题,如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有哪些?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古代医籍中是如何论述水液代谢的?《金匮要略》中如何论述水肿病的?真武汤、越婢加术汤、五皮饮的方剂组成、功效、主治如何?三者之间有何区别?可以让学生除了独立思考问题以外,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展开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师生互动。这种方式可更利于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有利于在随之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2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前,结合本节课所讲述的疾病,选取临床典型病例,在征求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微视将能反映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录制成短视频,发布到微信群中,供学生在导课前观看,并设计微信抢答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互动,这种将文字与音像结合的模式有利于中医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通过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3.3 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课堂教学后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后,可利用微信平台对于临床实案进行实时分享,让学生能够跟踪整个治疗过程,看到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治疗进程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也随时可以将专业相关的研究进展、有利于学习的学术专业微信平台号等及时发布到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利用微信平台,也可以随时接收学生的提问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医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平台,做到课堂教学在时间及空间上全方位的利用与扩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为今后过度到临床实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教学效果科学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即时通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科学拔牙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