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融情 精讲巧练

2019-01-28袁永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激趣

袁永芬

【摘要】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能,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关键词】激趣;情趣交融;精讲巧练

随着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渐渐深入到教学之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力倡导学生学会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两点:即课堂教学中充分激趣,课外辅导上多方面融情,情趣交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旁征博引,激发兴趣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既有偏重理科的自然地理成分,也有侧重记忆的文科性质的内容。对侧重记忆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弄懂记牢,我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大量引用古诗词加深对课外的理

如讲三级阶梯处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引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里江水激流,船行极快,说明这里落差大,因为这里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讲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我引用岳阳楼记中的“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雨一下就是一個月不放晴,正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特征。讲桂林山水我引用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舟行碧波里,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土壤较少,河水含沙量小,这些诗句极言桂林地区的山水美景。

(二)大量引用歌词讲解

中国的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如讲天山时我引用了“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充分印证了新疆是山地牧场。讲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时,我引用“蓝蓝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说明内蒙古草原是草甸牧场,水草丰茂,像一床绿色地毯铺在大地。讲青藏高原,我引用“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加深对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理解。同时我引用韩红天路中的歌词“青稞酒和酥油茶会更加香甜,”说明青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讲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是鱼米之乡,我引用了“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讲东北平原生产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和甜菜,我引用松花江上中的“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来印证这一事实。

自然地理中理解的成分较多,教学中我通过举实例、拿实物、搞调查等引导学生理解。

(三)举实例加深理解

讲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高度角变大则表明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气温也越来越高。我要求同学们观察元月中午太阳高度,3月太阳高度,6月太阳高度以及你在太阳下的感受,让学生明白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地面获得的热量也不同。

(四)讲等高线中的山顶、鞍部、山脊、山谷时,我要求学生在操场的沙坑里挖了一盆半干不湿的沙,堆成书中画出的各种形状,要学生直观地辨认各种地形部位。这样讲灵活多变,效果良好。

二、师生和谐,注重融情

地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用试卷进行测试,然后公布成绩。每当试卷改完后,我总多给学生鼓励。凡能进入优分以上的批注很好,能进入及格的批注好,不合格的批加油,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学习热情高。

三、兼收并蓄,精讲多练

信息反馈是了解学生动向,沟通师生的良好信息渠道,每一学期我都用书面作答得形式要学生写出我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民意测验的结果使我明白了哪些地方讲得不清不透,需要补火,哪些地方是学生很难理解的、需要重点加强,从而沟通了思想,交流了感情,可谓一举多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求精、求新、求变、求活是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愿我们在变中求新,变中求活,让地理课堂更生动起来。

猜你喜欢

激趣
让“激趣”开启识字教学的大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手段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