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天入地”强队伍
——忠州日报社开展“四力”教育实践的探索与感悟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脚力忠县笔力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要求,提升区县报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守正创新,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根本保障。

忠州日报社将增强“四力”实践作为提高政治站位和能力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在“上天”与“入地”两方面下功夫,统筹谋划、创新方式、整体推进,锤炼新闻采编人员思想、行动、能力、作风等重要基本功,取得良好成效。

一、强脚力:走未走过的地,访未访过的人

多年来,忠州日报社不少记者采访往近处走、往城郊走、往熟悉的地方走,很少涉足边远乡镇,很少下沉到村组,造成新闻报道老面孔多、习以为常的多,鲜活新闻少、深度报道少、经验报道少、涉及面不宽。为此,忠州日报社痛下狠心,多方发力,力克弊端。

1.以专栏促作风走实。长期开设现场新闻类专栏“社长总编走基层”“记者走基层”“走进企业看创新”“脱贫一线故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典型100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与新中国访谈录”“老照片.新景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等,这些专栏稿件必须到现场采访后才能写作。

2.创新开展“提升四力,走遍372”蹲点调研采访实践活动。精心策划,组织记者全覆盖走访全县372个村(社区),采写来自村(社区)的鲜活稿件,彻底改变了20多年来全县三分之二的村(社区)未进过记者、未出过报道的现象,采编的多篇稿件受到县委书记批示表扬。忠县县委书记2018年11月13日在县委常委会上说:“去年以来,忠州日报作风大为改进,做得很好。经常报道基层群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洁净家园的鲜活事例。我要大为表扬你们!”

3.考核制度保障。固定各专栏交稿时间、刊发时间,细化采编责任人,对策划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者处罚扣减双倍分值,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从制度上确保“脚力”增强。

二、强眼力:盯得准“态势”,看得出“端倪”

眼力是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对新闻的敏感度、发现力和判断力。增强眼力,就是要练就火眼金睛,提高掌控新闻导向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1.“搭建平台”拓视野。增强眼力,必须开阔眼界。近年来,忠州日报社多措并举开阔采编人员眼界。一是全员旁听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掌握全县大局。二是不搞“行业割据”,每个记者既联系乡镇街道,也联系部门行业,增强横向了解;编辑定期轮岗,以熟悉各领域各行业。三是人人参与采写重大策划,为每名记者熟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搭建平台。四是广泛关注各行业新动态,尽可能掌握国际国内、业外业内各种发展趋势,拓宽看问题的视野。

2.“盯准态势”抓选题。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入基层一线,在火热的群众生产生活中找选题,发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近几年,忠县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成败关键在全民参与。忠州日报社根据进度需要,开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击文明”“忠县要发展.我来出把力”“破除旧观念.致富奔小康”等专栏,大量报道市民典型和火热的创建工作,营造了全县合力创建的浓厚氛围,强力助推创建工作。

3.“上下结合”抓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做到“上级有部署,下级有行动”,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2018年8月21日上午9点半,得知忠县驻村扶贫干部杨骅牺牲在贫困村后,忠州日报社迅速组建4个采访组,分别前往贫困村、杨骅所在单位、杨骅家,跟随善后工作组,当日完成素材采访收集整理,次日完成整合编辑,第三天就全媒体率先推出扶贫干部杨骅先进事迹长篇通讯报道,引起上级和社会各界极大关注,数千条网友评论罕见地无任何一句负面言语。杨骅被评为“中国好人”、获评“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

4.“看出端倪”抓本质。用典型新闻事件做“活教材”,教育采编人员不为“热闹”所诱惑,不被“冲动”所左右,做到该快则快,该缓则缓,该冷则冷。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突发事件最检验“眼力”。2019年酷暑季节,忠县黄金镇83岁老大爷用竹背篓背84岁老伴行走的恩爱照片,超级震撼,在微信朋友圈快速传播走红。面对无半个字情况交代的一张图,当地自媒体造假编故事配图发布以“吸粉”。忠州日报派记者刨根究底探明真相后,综合判断不宜报道。后来,自媒体发布的这则“真图片、假故事”报道受到网友质疑批判,带来负面影响。

三、强脑力:上搭“天线”,下接“地气”

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就是要心中有群众、胸中怀大局,就是要围绕中心、多思善谋,就是能去伪存真、以小见大,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政治站位高,方能“高举”,方能“引领”。

1.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忠州日报社始终接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根“天线”,创新学习方式,激发“愿意学”的内生动力,化解学用“两张皮”的困惑,学深悟透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是学习常态化。二是学习重消化。三是领悟重较真。

2.搭牢“天线”增强脑力,才能培养从政治高度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2018年12月,当地某企业邀请“山寨组织”虚构政府背景擅自举办“论坛”。忠州日报社一名普通记者本来早就收到企业主约请,但当天得知“没有官方领导前往参加”,认为既然那么大的场合,怎么没有县领导参加呢?遂判定其“来路不正”,拒绝前往采访报道,有效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意识形态风险。

3.新闻工作者强“脑力”,必须不断接受新鲜事物长知识、吸纳更多信息拓宽视野,既当“专家”又当“杂家”,多学习多积累勤思考,增强辩证思维,在学习中思考,用思考指导实践,遇事准确判断。一度时期,记者热衷于各种惠农补贴数字的报道。随着“脑力”的增强,采编人员认识到只报道政府补贴数字是肤浅的,补贴产生的作用、带来的效应随之成为此类报道的重点。一度时期,记者热衷于报道干部、社会怎么帮扶贫困,随着“脑力”的增强,采编人员认识到这样容易养成贫困户有力不使、袖手旁观的心态,体现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报道随之增加。

四、强笔力:会用多种“笔”,能写各种“体”

1.笔力就是功力,是写得实、写得深、写得新、写得活的能力。增强“笔力”,就是要向群众学习,用好群众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观点、谋篇布局,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采编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老百姓愿意听、喜欢看的好作品。

2.强劲的笔力,体现为文笔犀利、文风朴实,体现为平实鲜活、严谨规范。忠州日报社以工匠精神做好采、编、校、审各环节工作,涌现出一批有高度、有时代感、有震撼力的新闻作品。2019年采编的《游子把制伞厂搬回官坝镇,分散加工让80名乡亲亦工亦农》受到县委书记充分肯定,被县委办向全县各部门乡镇(街道)原文转发,这是忠州日报社成立20年来的首次。2018年采编的《5个农药瓶兑换1块肥皂》获重庆区县报好新闻一等奖、重庆市新闻奖三等奖,这篇作品2019年7月被中央第四生态环保督察组成员看到后,直夸重庆做得很好。随着越来越多记者编辑对新媒体技能的掌握,忠州日报社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明显增多;忠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内容更丰富鲜活,话语体系更接地气,受到各界好评;现场云直播忠县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比赛浏览量达到220万,创下新华社云直播平台开办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被新华社作为典型经验案例。

总之,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相互贯通、密切联系。区县报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开展增强“四力”实践,解决思想上、行动上、能力上、作风上的问题,才能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脚力忠县笔力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忠县召开生猪产业协会成立大会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谈风骨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