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探究与规划

2019-01-28王佳琦侯金萍相悦丽

中国市场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机构

王佳琦,侯金萍,相悦丽

(牡丹江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1 养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

1.1 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人口年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总人口的10%,2017年底提高到17.4%。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老年人将高达28.5%,超过3.4亿人,大约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将达35.1%,超过4.4亿,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注]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数据库.http:/www.who.int/.从老年人口比例以及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

1.2 国家对我国公民养老需求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人民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于我国养老问题的建设就从未停下脚步。近年来,政府先后颁布了多项国家政策,为我国养老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养老事业逐渐成型并上升到更高的法律层面,养老问题不只是一纸空谈。近些年来随着公民养老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养老的需求不仅仅只停留在最基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是对国家和社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满足公民的这一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事业的建设,构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新蓝图。

1.3 我国养老事业现存在的问题

1.3.1 养老方式分散多样,集中性不强

传统的养老方式根据个人和地方养老观念以及人力财力的不同可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养老方式多样本来是好事,可是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也存在着同一种政策在实行的过程中各个养老主体所享受权益的差别。为了规避这一漏洞,我国急需推进一种养老的模范方式,整合现有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规范化以及效率化。

1.3.2 养老事业过于依赖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投资者和企业家对于养老产业的回报性评估水平不高,以及国家对于养老这种民生问题的放权的力度不大,造成了养老事业过于依赖政府。国家每年财政支出庞大,即使政府在养老事业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却仍然有我国养老事业资金不够充裕的问题出现。养老事业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重视。

1.3.3 养老机构不够完善

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为老人院、疗养院等形式。养老机构形式单一且多偏重于老年人的最基本养老需求,所以出现了我国的养老院尤其是公立养老院的入住比例不高,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已发展到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19.7张。但这一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30%的水平。养老机构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服务项目偏少,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与百姓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形成了一种双向的僵化局面。养老作为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权益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而我们现代的养老机构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导致了老年人对养老院形成了一种的“脏、乱、差”的固有印象。甚至我们在各大新闻网页上也常常能看到老人在养老院过世却无人知晓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养老院的卫生不合格,医疗水平更加让人失望。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可以说是完全不具备医疗能力的。而私立养老院有时却因为入院条件高,费用高昂等原因使人望而却步。这样极其不均衡的养老资源分配环境非常不利于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的推进。为此我们应该加紧整合我国养老机构,加快淘汰不合格的养老单位,为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医养结合的先进养老模式

2.1 国外医养结合现状

国外的医养结合相较于我国的医养结合事业来讲起步较早,现行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欧美国家优秀的医养结合模范案例当数美国,美国的医养结合事业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依托,现行的养老制度具有制度上的保障。并且,美国政府倡导多方筹资的医养结合资金来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美国政府倡导医养结合事业应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福利政策,倡导医养结合事业的福利化。养老形式丰富多样,有日间照顾中心、养老院、老年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多种养老模式。

2.2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医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进行融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二者的优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康复保健、疾病诊治等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养老服务汇集于一个机构内,充分发挥医院与养老机构的优点,便利老年人养老生活。[2]老年人是社会上较为依赖医疗资源的一类人群,各种类型的疾病都急需安全高效的医生团队作为支持,发展医养结合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并且还有助于缓解现代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项双赢的举措。医养结合也是现代中国社会的老年人摒弃以往对于养老机构养老的局限性认识,激励了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庭走进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不仅提升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压力,使社会幸福感整体提升。最后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我国的第三产业,调整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使我国的经济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2.3 如何提培养公民新型养老理念

作为一种新潮先进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秉承着“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理念得到了很多家庭的认可。可是,在我国大部分的乡镇地区大家对于医养结合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于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接受度还不够高。为此,政府在对医养结合政策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应加大政策辐射范围,鼓励乡镇医院以及社区组织加大对医养结合的宣传。并且,适当地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建立医养结合试点机构,使医养结合政策真正落实到全国。

3 共创医养结合新纪元

3.1 提高医疗卫生在医养结合中的地位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老化各种老年疾病相继出现,通常我们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所产生的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例如我们所常说的老年痴呆、老年性失聪以及各器官退化所引起的器官衰竭性疾病;第二种可以称为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病但老年人为高发群体性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第三种可以称为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发病尤其严重的疾病,例如胃肠道类的疾病在青年发作多见于良性息肉,而老年人发病癌变的概率更高,更危险。现代医院分科细化,患者从入院开始流程庞杂。而对于老年人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来说,普通医院的诊疗制度给老年人疾病的诊断带来诸多的不便。并且专业科室的医生往往术业专攻更加擅长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操作,对于医养结合这种要求医生有更加综合性的学术要求往往不能尽善尽美,这时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医养结合领域的专业人才。在我国的医疗分科中,全科医生这个职业更加符合我国对于医养结合建设的需求。全科医生作为一种更倾向于服务的医疗群体,更加符合医养结合的需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要加强全科队伍的建设。在医养结合的先进医疗体系中应逐步加强全科医生进驻养老机构服务,从而提高养老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与此同时,更应该宏观的对养老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提高,完善养老机构的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医疗就诊设备,逐步地使得医疗与养老的集合化程度提高。分步骤地使养老机构逐渐减少对医疗机构的过分依赖,进而提高医养结合水平。[3]

3.2 推进政府医养结合水平提高

政府在养老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养老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更是国家“智囊团”共同努力研究的结果。随着医养结合逐渐为大众所认知,我国的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政府在医养结合领域更可适当地放权,积极地与民间优秀的养老机构合作促进医养结合覆盖水平提高。

3.3 倡导医养结合的社会参与

一项政策的实施与完善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来实施进行,那么这个政策将是毫无生机与活力的。医养结合事业要想更深入地贯彻到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建设。作为政府国家的一方应该根据政策进展实施状况不断地调整医养结合推广建设的具体方案,做医养结合事业大政方针上的领航者。对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仅可以使其获取更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使养老机构不只单纯依靠人才流入来提升护理员的综合素质,为医养结合提供人才资源;[4]作为医护工作人员的一方应该积极投入到我国医养结合工作中去,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素养与养老事业一线人员沟通,不断地优化我国的养老环境。坚定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心中的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积极主动地为我国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身处社会养老一线的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以及经营者理应主动地关注政府对于养老事业建设的方针政策,积极向社会宣传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方式的先进性及优点,并且根据方针引导优化自身缺点引进民间资本的注入,不断地增加自身实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专业、更加安全、服务水平更高的养老环境;最后,作为政策受益者以及消费者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应该开放思想,真正地认识到医养结合这种先进养老方式的优点。

3.4 多维融合共同促进医养结合事业朝着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慈善机构、社会企业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医养结合事业应该朝着政府行政性向社会市场化经营转化,从政府的政策性管理逐渐向市场经营性管理发展。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专业养老医护团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地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将是我国养老体系的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机构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