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罪与罚》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与“罚”

2019-01-28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阿廖沙尼科夫索尼娅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210000)

在《罪与罚》中不乏露骨的社会背景介绍:“街上热的可怕,而且气闷,拥挤不堪,到处都是石灰浆、脚手架、砖头、灰尘,还有那种夏天的特殊臭气。每一个无法租一座别墅的彼得堡人都那么熟悉的那种臭气。”“自杀是生活获得保障的人才能得到的权利,才能享受的奢侈。”从这些句子中一眼便能看出满身铜臭的人在“上层生活”中可以为所欲为,“底层生活”中的小人物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中无力反抗,他们的生活窘迫,甚至心灵也被社会扭曲,他们是不幸的。“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人可以跨越法律,可以无视道德,但是他们却不行,他们随时可能被冠以犯罪之名被迫犯罪,他们中的部分人虽然贫穷,但是却良心未泯,仍然很善良,坚守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小说的主人公是拉斯柯尔尼科夫,他因为生活的贫困而不得不放弃学业。在小说的开头就对拉斯柯尔尼科夫做了简单明确的描述:“倒不是说他是那么胆小和怯懦,甚至完全相反;他是那样经常陷入沉思,离群索居,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他让贫穷给压垮了;但最近一时期就连窘迫的处境也不再使他感到苦恼。”拉斯柯尔尼科夫穷困潦倒,只能靠母亲、姐姐们的接济和像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沙伊凡诺夫娜抵押物品来维持短期的生计。他虽然有受过大学教育,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生活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这个残酷黑暗的社会和贫困潦倒的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更别说让他发出自己的声音,追求自己的梦想了。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主要就是指他谋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太阿廖沙伊凡诺夫娜,同时又不得不杀了她的妹妹丽扎维塔。而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什么会杀阿廖沙伊凡诺夫娜?这不仅仅是因为拉斯柯尔尼科夫生活上的贫困,更是因为他思想精神。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善良的,但他也是病态的,就像文中所说的“是疾病产生犯罪呢,还是犯罪本身,由于它的特殊性质,总是伴随着某种类似疾病的现象?”虽然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前否定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犯罪往往都伴随着类似疾病的现象。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决定谋杀阿廖沙伊凡诺夫娜的时候听到了一位大学生和军官的对话,虽是普通的对话,但却是与他的想法完全一致。他认为阿廖沙伊凡诺夫娜是个毫无用处、毫无价值、愚蠢凶恶而且有病的老太婆,她活着对大家毫无用处。牺牲她一个人的性命,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得救。起初,拉斯柯尔尼科夫是打算杀死老太婆,拿走她的钱分给需要的贫困的人。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受到了拿破仑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他想通过杀死老太婆这个“社会无益”的人来解救社会上数之不尽的平凡人的生活。然而他过分相信了个人的力量,在他杀死了老太婆之后就大病了一场,杀死老太婆之后的部分最精彩的莫过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理活动和他的几个梦境。在杀死老太婆之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一直都很纠结,他每天都是胆战心惊的,把从老太婆哪里得到的钱和值钱的物品都扔到了大石头的下面,不敢拿出来。还好,在小说的最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索尼娅的规劝下,去警察局自首。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是法律上的罪,他杀死了老太婆,但是如果他没有杀死老太婆,他是否就不会犯罪了呢?我想不是,他每日看着身边的人的不幸,如果他无动于衷,不采取行动,那么他的善良、正义就足以让他觉得自己在道德上已经犯罪了。总之,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是不可避免的。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罚”,是流放西伯利亚八年,做苦役,而索尼娅也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他逐渐意识到人群的重要性,不再像之前那样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索尼娅所表现出来的对苦难的默默承受,对他人的宽容与博爱,唤醒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心底的善良和信念,最终使他走出了内心的恐惧和矛盾,在思想上接受了基督教的思想,他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诚心悔过。

《罪与罚》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善与恶,罪与罚。让拉斯科尔尼科夫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让他摆脱离群索居的生活的,让他对生活重燃希望的,其实是索尼娅带给他的基督教思想。

猜你喜欢

阿廖沙尼科夫索尼娅
从苦难的孩子到无产阶级新人—《我的大学》中促进阿廖沙成长进步的因素分析
我与阿廖沙的童年
下次还要用
父亲的群星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