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

2019-01-27姚鑫隆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体制中心

文/姚鑫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多做谋民利、解民忧、得民心之事。总书记强调,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背后都同管理体制机制相关。要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找准切入点,加大重点领域体制机制研究和改革力度,助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目的,也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动力,还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方法,更是机构编制工作成效的检验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立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查找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的弱项和短板,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加大体制机制研究和改革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改革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以人民为中心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编制工作始终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进入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价值取向依然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人民的生活更殷实、更幸福。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制度程序、方法手段,提高为民尽责的能力水平,提升为民服务的效率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发挥好改革的先导性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依托。人民群众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参与者,机构编制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持续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力度上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激发改革管理动力,激发机构编制工作的创造力。机构编制工作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人民群众中集中意见、汲取智慧,通过制度设计吸纳公众的参与和评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求最大限度地回应公众的利益诉求,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体制机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是机构编制工作的评判标准。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进入新时代,从简政放权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到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再到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重点领域倾斜,我们自始至终都在践行公众需求导向,尽最大努力争取人民群众的满意。可以说,不论行政体制怎么改、政府职能怎么转,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和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改革是否有“含金量”交给人民来评判,让人民来打分。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体制中心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