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019-01-27张瑜黄晓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加工农产品

张瑜,黄晓梅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1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型和升级,在智能、环保与协同等相关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专业产学研模式日益朝着规模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加工专业的产学研模式更是呈现出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特点,将互联网的思维导入农产品的加工专业产学研创新中,为后期农产品市场资源的科学配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传统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模式弊端

2.1 导向不明确,市场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教学模式市场导向性并不明确,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将市场目标和农产品的营销政策相整合,忽略了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品的市场规律和一些市场营销的因素影响。互联网背景下,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的不断变化,市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顾客。但因为当前教学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对称,导致市场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人才短缺,不利于农产品加工市场的发展[1]。

2.2 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

现代的市场竞争是时间与效率的竞争。传统观念认为,任何行业的发展和持续赢利能力受市场开发和生产效率的约束。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制约,即确认顾客的需求、市场的机遇,并把它们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时间和速度。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中,往往都是引导学生先开发概念产品,然后制造样品,再试制产品,最后才是产品营销,这种从计划、生产到投入市场盈利模式时间长、效果差,容易失去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因此,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长、速度慢。

3 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路径

3.1 制定产学研教学计划,建立完善教学体系

学校要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的研究工作室,让学生立足实践开展产学研的学习。学校可以借鉴同类别院校的做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教学计划,重新修正传统的教学模式,设立并筹建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满足专业研究发展需求[2]。

3.2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只是注重理论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的教育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有面临市场竞争的意识和勇气,让他们积极深入企业的发展中,根据实际的问题而不断思考和实践,树立起农业科技人才的担当责任,成为技术型和专家型的农业技术人才。

3.3 与时代需求结合,推广新型产业链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抱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来深化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探索。教师要将当前农产品的生产、学习、加工与研发等与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创新性、广泛性和先进性,来给学生植入新型的农产品产业发展理念,为今后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全流程产业链培养有用的专业人才。

3.4 沟通与企业的渠道,建立产学研关系

学校在进行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的教学探索中,要积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企业的设备安装以及产品安装等过程中形成合作,建立学校农产品加工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利用到生产一线,解决农产品加工专业实践困难的问题。

4 结语

在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与当下互联网发展背景相结合,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出发,对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进行深入的探索。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农产品营销的认识,增强产业研一体化的重视,充分依托当前农业发展信息化的特点,打造农产品加工专业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这些学生在今后农业领域工作中能够引领农产品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研加工农产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