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妨让“信用+旅游”的步子再大点

2019-01-27王淼

中国信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景区

上一期的时候,我们讨论了房地产中介,这期我们的是旅游,这两个行业都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迅速兴起的。市场大、发展快,但与之俱来的不规范、不诚信问题也非常突出。无论是景区的乱收费,餐饮的高价格,还是旅行社的强迫购物,只要出去旅游过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受。同样,现在是一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每一个在旅游中的受到“伤害”的游客,在将自己的遭遇在网络曝光后,也都可能让景区、旅行社等陷入舆论的泥淖中。

应该说,这是一个和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因为旅游产业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实在是潜力太大了,魅力太大了。据专家测算,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2019年,仅国庆七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就达到7.82亿人次,对于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予以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

在人们提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养老+旅游”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同时,其实面对存在的问题,“信用+旅游”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首先,建立行业性的企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成为一种客观需要。有了数据平台,就有了开展信用监管的基础,也就有了治理的抓手。前些年,海南旅游中的宰客事件曾让海南旅游形象大受影响。接受教训,海南省旅游委在“阳光海南网”建立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将旅游企业的基本信息、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布,动态向社会公布“黑名单”,对海南旅游形象的重新树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广泛开展信用承诺完全可能成为扭转行业风气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信用承诺在各地方、各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对诚信氛围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云南,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旅游商品销售集中区、景区景点、宾馆客栈等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目前共创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承诺企业1691家。在旅游行业开展规范的信用承诺,让从业者在承诺中“自律”起来,成本小效果大,值得一试。

再次,加大失信成本,要让严重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建立“旅游红黑榜”,对严重失信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惩戒,性质特别严重的要终身驱出旅游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心存敬畏,守住底线。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对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5A级景区由于问题多多,同样会被摘牌,这样的“严罚”之风还需要来的更猛烈些。

对于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开展信用监管的同时,对于游客,发挥信用的作用同样重要。近一两年,一些地方和企业都开展了“信易游”项目,让信用评价更高的游客能够得到更多的便利,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2018年底开始,深圳机场率先实施“旅客差异化安检模式”。对于安全信用较好的常旅客,可分流到“快捷通道”接受安检。有体会过的乘客告诉笔者,在“快捷通道”,可以不再需要把包里大大小小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掏出来,大大节省了安检时间。

说一千,道一万,“信用”完全可以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人们高品质出行的重要帮手,为旅游行业全面树立新形象加分助力。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某景区留念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