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统筹政策 规范管理

2019-01-27赵立杰

中国民政 2019年17期
关键词:助残假肢残疾人

赵立杰

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在民政部正确指导下,根据《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按照民政部关于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政策,规范管理,主动作为,积极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

一、强化政策创制,在统筹上下功夫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2018年,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目前,全省共有13.6万名重度残疾人纳入了低保、2.2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特困人员待遇。

二是实行养老服务资源倾斜。在20个省定重点贫困县开展农村老年人集中居住试点工作,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6亿元,统筹农村养老周转房和幸福院建设,建成后优先安排贫困重度残疾人,把重度残疾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济宁市对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重度残疾人,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实行政府集中供养。

三是创新服务项目。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残疾人扶贫特惠保险实施办法》,将贫困重度残疾人纳入特惠保险保障范围;积极开展“慈善扶贫精准助残”行动,为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

二、规范项目管理,在助残上下功夫

一是规范管理。依据《山东省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了进一步做好齐鲁福彩助残行动的具体措施,按照政府采购办法和招投标程序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承办单位,实行项目化闭环式管理。10年来累计投入省级福彩公益金9000多万元,为1.3万多个低保家庭和贫困户残疾人免费安装和配置假肢矫形器2万余件。

二是精准筛查。相关市、县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承办单位按照项目中标要求开展摸底排查,对初审符合助残条件的由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确保筛查工作宣传到位、精准到人。

三是服务保障。承办单位到现场开展技术鉴定、假肢取型、试样适配、调节安装等工作,并通过定期跟踪回访,对康复辅助器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售后服务和技术保障。

四是验收评估。省民政厅根据承办单位自评报告和相关市县完成情况报告,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项目规范阳光运作。

三、探索实践路径,在试点上下功夫

一是试点先行。省厅在聊城市开展了残疾人“邻里互助护理”工作试点,由基层党委政府负责,整合敬老院、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源,以村级为单位,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照料护理,在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把原来照顾他们的家庭成员解放出来,去务工增收、脱贫。

二是队伍保障。在有照料能力、有责任心的贫困人员或贫困轻残人员、残疾人家属中优先选择照护人员,以政府公益岗形式,每人每月发放300元—500元补贴,护理本村或邻村老弱病残人员,所需资金通过“阳光家园计划”、社会公益性岗位补贴、慈心一日捐、扶贫捐赠基金等渠道筹措,不足部分由财政兜底解决。

三是成效明显。聊城市共建设邻里互助点683处,服务残疾人1561名,由原来家庭中“1对1”护理,变为现在“N对1”照护,平均两户解放出1个劳动力。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帮扶,让残疾人在患病时能够及时救治,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邻里互助工作的开展,不仅使残疾人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也教育感染了广大群众,扶残助残、互帮互助的风气得到弘扬,探索出一条残疾人脱贫解困的路子。

猜你喜欢

助残假肢残疾人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贾茹 爱心助残 彰显民企风采
装上假肢的动物们
福建助残福利事业拓新局
弘扬志愿精神,书写新时代志愿助残服务故事
一个给动物做假肢的专家
我骄傲
假肢适配重心对线技术的研究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真情助残:记阿荣旗那吉镇道西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