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办法

2019-01-27马荣生王嗣淳

质量与市场 2019年24期
关键词:化验试剂水质

■王 琳 马荣生 王嗣淳

(吉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引 言

近年来,生产生活用水量逐渐增多,供水单位提供所需用水量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水体质量,结合水质化验工作需求实施相应质控方法,尽最大可能减小水质化验分析中质控影响因素的不利影响,全方面保证用水安全性。当前水质化验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工作刻不容缓,这对水质提升、水质化验工作常态化推进有积极影响。由此可见,这一论题具有探究必要性和迫切性。

1 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作用

为减轻水污染程度,应具体落实水质化验工作,对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全面把控,以便真实掌握水体污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当前我国水体种类多样,这要求化验分析员视情况选择水质化验分析方法,以此保证水质检测工作实效性,真正满足水的质量控制需求[1]。实际上,水质化验分析对水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有重要影响,应用质量控制技术完成水质化验分析任务,意味着水质检测数据信息可以动态获取,进而能为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信息,同时,水质化验的质控制度也能相应得到完善。对比于传统的水质控制法,现代化质量控制技术更具实用性,能够及时、全面获知水体化验数据,经数据分析了解水体质量,进而为信息平台构建给予信息支持[2]。水体化验分析期间,选择适合的化验方法,尽最大可能减少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为水质评价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 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方面

水质环境优劣度直接影响化验分析结果,且实际误差易超过规定误差,导致水质保护与利用策略片面制定。实际上,空气环境中存在悬浮颗粒,这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水中一旦出现气溶胶颗粒,则总溶解固体值随之升高,并且颗粒物易在器皿内部粘结,导致化验结果失去参考价值。此外,环境温度、湿度也会对化验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则仪器设备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无法正常运行,且检测误差必然产生,进而水质污染管控效果会大大折扣[3]。

2.2 设备方面

水质化验必定用到仪器设备,如果仪器设备自身存在质量隐患,或者器皿内部存留杂质,那么检测误差将扩大化,这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玻璃器皿在水质化验中较常用,一旦玻璃容器清洁不到位,则水质检测结果会出现偏差,导致水的质控工作低效开展。

2.3 人员方面

水质化验分析的质控效果之所以达不到预期,从人为因素角度考虑,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居低不高,并且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使得检测结果失去准确性。水质化验分析期间,部分工作者过度关注化验分析结果,所应用的理论知识过于陈旧,再加上化验操作行为过于随意,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水质化验分析水平。如果化验分析员专业能力短时间内得不到提高,那么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将停滞不前,这对工作人员个人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

2.4 试剂、样品方面

部分化验分析员往往忽视试剂、样品质检环节,即便分析试剂、水质样品质量,分析活动大多停留于表面,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水质隐患,导致水质化验分析成本大幅提高。此外,试剂、水样抽检工作被动开展,无形当中会为非规范化验分析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并且化验分析记录工作达不到标准化要求,最终不利于提高水质化验分析的质控水平。

2.5 运行管理方面

我国各地区水质情况各异,必须具体制定水质化验流程,且化验分析方法得到针对性运用,以便快速、准确得出检测结果。实际上,水质化验流程不够细化,并且化验技术缺乏创新,这对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和效率会产生影响。此外,复检工作形式化开展,质量控制方法片面选择,导致水质化验分析结果产生偏差。

3 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3.1 控制检测环境

具体来说,控制化验环境温湿度,即通过现代设备及仪器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使其满足水质化验的环境要求,常用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等。如果化验环境较特殊,那么应适当增加水质检测次数,尽可能减小化验误差,得到可靠的化验结果。例如,检测水中微生物时,应在无菌环境中完成检测任务,如果环境质量不达标,那么检测结果必然受到影响。从中能够看出,严控水质化验分析环境十分关键,这是控制水质化验分析质量的基本要求。

3.2 控制水质化验设备

水质化验工作中,化验设备在质量方面应得到保障,这要求工作人员做好设备检修、保养等工作,使各类化验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水质化验结果因设备精确度降低而出现误差。例如,器皿在化验中较常用,器皿清洁程度对化验结果有直接影响,基于此,化验人员应事先做好器皿清洁工作,避免被污染的器皿用于化验分析。由此可见,化验设备使用前进行细致检查,这项操作必不可少,对于化验人员来说,应保持严谨工作态度,并按照相关要求及具体规定来管控仪器设备,尽最大可能减少仪器设备自身质量问题,以此确保化验结果真实性[4]。

3.3 提高化验人员专业技能

在此期间,相关单位应面向化验分析员组织系统化培训,利用培训机会传递水质化验知识、传授化验分析技能,在仪器设备质检、操作等方面规范化进行,使水质化验误差最小化。为让培训对象高度重视培训活动,单位委派专员全过程掌握、具体记录培训对象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环节的表现,将培训机制与考核相结合,真正调动培训对象学习欲望,全方面提升工作人员化验技能。实际上,水质化验分析过程即经验累积、职业能力锻炼过程,这要求化验工作者养成总结与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有利于提高水质化验分析有效性。

3.4 控制试剂及样品

水质分析以试剂采购为前提,试剂质量对水质分析结果有关键性影响,所以工作人员要对试剂质量严格把控,对采购日期、有效期、采购来源、试剂包装完好性细致检查。如果试剂质量不达标,要在化验分析前对试剂进行换新处理,全面提高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水质样品分析时,分析员上岗前接受系统化培训,待培训合格后方可获得样品分析资格。样品质量管控阶段,记录样品收集地点、时间以及收集方式,针对水质信息全面记录,确保水质样品分析工作符合相关规定,最终提供真实数据。因为水质样品质量对化验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工作人员要事先做好应急准备,以便及时应对所出现的问题,真正提高化验结果可信度。

3.5 控制化验过程

水质化验方法选择时,应根据水质化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化验方法,确保所选化验方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这对化验结果精确控制有重要意义[5]。除此之外,高度重视样本复检环节,通过副样复检来控制误差,在这一过程中,经样本标号、对比分析、结果复检等操作得出真实检测结果。需注意的是,复检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易因副样发生质变而扩大检测误差。当化验分析结束后,针对误差原因深入探究,将误差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以便为水质评价提供依据。在对质控方法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在水质化验分析环节视情况使用复验法、平行样本检验法、对比实验法,这三种方法操作步骤存在差异,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应优选可行性质控方法,确保水质化验分析需求被及时满足。

结 论

综上所述,为顺利、高效完成水质化验分析的质控任务,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质量控制策略,通过控制检测环境、控制水质化验设备、提高化验人员专业技能、控制试剂及样品、控制化验过程等措施得到真实化验结果,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优化提供信息支持。日后水质化验分析要求会逐渐提高,对于化验分析员来说,要将水质化验分析质控方法创新工作提上日程。

猜你喜欢

化验试剂水质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浅谈提高油料化验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煤炭化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