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句大师”们打造“跨年夜”

2019-01-24石原里

博客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吴晓波白岩松罗振宇

石原里

2018年12月31日晚8点30分,罗振宇一身笔挺西装如约现身,站在深圳春茧体育馆的舞台中央,和掌声、欢呼、到场的7884人一起,在他4小时的演讲中跨年走向2019。

“他们说,看把你能的,还跨年演讲,看你今年怎么讲。”有人笑他,他调侃,2018年还不好讲吗?可絮叨的太多了。中美贸易战,中兴事件,经济寒冬……每一桩都给2018年贴上了独特的标签。时代洪流下的个体该往里走?迷茫、焦虑将持续到2019年吗?如何感知未来的机遇?

从来没有一个比年关更适合的时间去总结、展望这些。2018年,我们习惯了流量小生退潮,也习惯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文化名人借由跨年演讲给出答案,安抚毛躁、脆弱的神经,给已经到来的2019年带来一针安慰和启迪。

“跨年夜”的新收视王

也是在年关,2018年12月30日,财经作家吴晓波集结了许知远、管清友等人,在珠海大摆思想宴席。南方刚刚降了温,依然黑西装、白衬衫上台的许知远有些不习惯,“其实我没想到我会来这里,关键是,这么寒冷的天气,还要假装非常有热情”。

台下,满满当当的人挤在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里,这是超出许知远意料的。“这是我人生最接近成功学的一次。”许知远戏谑。

作为发起人的吴晓波可能更“成功学”,新年的当口他连开两席,次日,作为总导演,他又出现在喜马拉雅与浙江卫视联合打造的思想跨年晚会上。在这场主题为“十年之约”的晚会上,“知识F4”马东、高晓松、吴晓波、张召忠观点碰撞4小时,陪伴观众跨年,四个人都围绕机会和趋势在聊。

周鸿祎很困惑,发了一条朋友圈,“为什么现在过新年气氛那么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充当上帝或者先知,言之凿凿预知未来,给我们这些迷途羔羊指出方向,似乎这样才会降低面临不可预知的未来时候产生的巨大焦虑和惶惑。”

罗振宇适时扮演了红衣教主口中的角色,在这次的跨年演讲上,他郑重推出了“小趋势”概念,“决定我们这一代人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

根据他的解释,这个贯穿演讲全程的词语是指: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2018年,一个时代结束了,过去赶风口随大流分享时代红利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人们必须学会用新方法找到机会窗口,这些机会就藏在“小趋势”里。

这是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4场,也是倒数第17场,2015年,罗振宇宣布要举办20年的跨年演讲,随后,部分粉丝选择了提前买单——99张4万元的20年门票套餐上线售罄,36000元的18年套餐,以及680元、1280元、2080元、3280元的单场票也都热销。

大流量的收视人群、蓬勃求知的情绪、急于总结、期待展望的心情,都在这一刻被放大

在从来都是明星歌舞跨年的舞台上,罗振宇曾亲自造就一个“小趋势”。2016年,得到与深圳卫视合作,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上星,在深圳卫视同步直播,最终,在元旦这个激烈竞争的档期创造了一个收视率神话。2016年12月31日当晚11点,深圳卫视以1.69%的收视率居全国同时段第一,这是这家电视台自198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拿到全网收视率第一。

事后,得到CEO脱不花在微信群里解释“只是11点这个时间段的收视率第一,之前的时段收视率老大,依然是娱乐类节目。”但这并不影响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到来。几年以来,知识付费、内容付费、内容服务商、内容电商……诸如此类的概念满天飞。估值上百亿的喜马拉雅、独角兽知乎、新世相、网易、三联等新旧媒体皆踏浪而来。

最终是乘兴远去,还是败兴而归,那都是后话。眼下,他们没有放过“跨年夜”这个放假与仪式感兼具的时刻。大流量的收视人群、蓬勃求知的情绪、急于总结、期待展望的心情,都在这一刻被放大,被提亮。

在这次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讲述了一段秘事:前一年的央视春晚招商上,得到被拒绝了。同时,那次成功中标的天猫也没有抵御住春晚超双十一15倍的流量,服务器直接崩塌。“我们真的对春晚的力量一无所知。”罗振宇说。

知识商人们也许握不住春晚,但他们的嗅觉不会错过元旦跨年夜。

喜马拉雅副总裁张永昶说,“每年思想类的节目将成为跨年的仪式感”。2018年,吴晓波、马东担任喜马拉雅“十年之约”跨年演讲的总导演、总策划,两人把控、策划整场晚会的内容,重度参与内容的编排与嘉宾的邀请。

晚会策划是从8月就开始启动的,比上一届还提早两个月,但张永昶觉得还是晚了,“有些嘉宾也很遗憾,已经签约了其他家卫视的晚会,因为合同的排他性,而无法接受邀请”。头部嘉宾如马东则需要更早敲定,长时间锁定。

兼具学识与表达的人才成了思想晚会争抢的稀缺品。四个月以来,张永昶前前后后沟通了三四百人,最后只锁定了十来人。

招商也远超张永昶的预期,“思想跨年晚会在跨年档还是稀少的,很多品牌非常看重平台的影响力,很早提出赞助,甚至有些品牌想要加钱进来。”

在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商务合作品牌中,东风日产天籁为独家冠名商,vivo是“唯一20年合作伙伴”。此外,电视、牛奶、白酒、厨具、奢侈表等品牌全面覆蓋了一个家庭老中青几代的所需。

小趋势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2018年年底,罗振宇问了这个问题,前不久,白岩松在面对一群95后Z世代时,也问了这个问题。100多年前,国学大师梁漱溟的父亲也向25岁的他提出同样的问题。

同样曾是央视名嘴,十多年电视新闻的历练给了他们出口成章的胆识,但白岩松要比罗振宇更会讲故事。迈进知天命之年,白岩松有了衰老之态,苍老、自杀、抑郁症在一夜之间跟他捆绑在了一起。习惯了生活在大众审视的目光中后,白岩松选择一种真实、放松的姿态老去。

饥饿的记忆、青春的机会、社会的变迁……白岩松将自己人生的50岁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交汇,他不愁没有故事。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只有生活费40元的他花费5块5买了一盘英国威猛乐队的磁带。如今,到处都是免费、随手可得的信息、资讯。

白岩松的青春与中国电视新闻的蓬勃兴起相连,他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同时,他认为那时的幸运是不正常的,“在沙漠里,即使你是仙人掌,也会被当作绿色植物一样受到款待和礼遇。”娓娓道来之中没有宏大的主旨,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舞台上的白岩松营造了一种酒吧氛围,“这次演讲可能并不会改变你的一生,但是希望能让你舒服一点”。

罗振宇则延续着他充满野心的叙述。“小趋势”“多米诺骨牌模型”“抽象与还原”“非共识”“信用飞轮”……罗振宇擅长用一整套互联网话语将大道理、心灵鸡汤陌生化,试图让听众浸入,享受与庸常、琐碎的生活隔离,毕竟,没有什么比“深度思考”这件事在朋友圈内显得更高级了。

当寒冬来临,市场的泡沫被戳破,2017年罗振宇口中的“中国式机会”已经成为过去,眼下,这些机会只有金字塔顶尖的人才能摘得。2018年,罗振宇又为听众打造了一趟不会错过的班车——小趋势,一波一波而来,班次密集,没有末班车。简单翻译一下,就是那些在巨头平台上衍生出的机会,开淘宝店、做快手带货网红……不再有大波风口,密集的小机会被均分到每个人头上。

2017年12月31日,深圳,罗振宇2017跨年演讲

在这种美好畅想下,个体的成功仿佛是必然事件。实际上,面向大众,成功依然具有偶发性,对此,罗振宇给出的破题秘籍是长期主义,经历了泡沫和梦想破碎的一年,罗振宇在演讲中引导人们回归到个人的能动性,毕竟,“努力”二字是每个人踮踮脚尖就可以伸手够得到的。

“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如果奇迹没有发生怎么办,罗振宇引用了约翰·列侬的名言指引大众,“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就还没到最后”。

身为财经作家的吴晓波更不错过2018年这个时间点,“有很多过去40年维持我们走到今天的优势都已经丧失掉了,中国今天有很多企业都是排名全球第一的,我们前面已经没有什么对标物了。”吴晓波认为,一方面,中国人要看清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人口红利消失,城市化进入到了后半进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些都是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和产业危机的客观因素。

与罗振宇落脚类似的是,吴晓波也在强调个人努力的价值,“从来没有夕阳西下的产业,只有夕阳西下的人”。

以焦虑佐餐的“思想午餐”

各方套路和说教之下,观众很快会有厌倦感。张永昶表示,每个人轮番上台,各自二三十分钟的演讲形式不够刺激,时间较长,容易带来疲惫感,很多人希望能与主播面对面交流。为此,喜马拉雅请到吴晓波、马东、秦朔、李银河、黄执中等文化名人一起,举行“开放式午餐”,每人选拔一些普通读者和观众来一起午餐,纵谈观点,分享见闻。

他们将这场午餐起名为“思想午餐”。张永昶认为,这场“思想午餐”不仅是跨年演讲的餐前点,未来还将从一晚上延长到一年,邀请更多的嘉宾,跨时间、空间、国际的交流,让思想分享变成趋势和潮流。

焦虑的岂止是个人,2018年,知识经济本身也站到了焦虑的路口。喜马拉雅牵头弱化了“知识付费”中的“知识”的概念。张永昶认为,过去两年半,知识经济经历大量的迭代和用户涌入,付费内容从稀缺品变成了红海,“知识”已不足以承担这样的体量,包括“知识”在内的海纳百川的内容才能承载市场,拓宽边界。

蜻蜓FM也将2019年的定位确定为“内容电商”。“知识付费作为撬动整个内容电商的排头兵,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蜻蜓FMCOO肖轶向AI财经社表示。

2018年5月6日,福州,吴晓波携新书《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举办签售活动

什么样的内容和平台能够俘获人心,收取金钱?口碑和信用成为个中关键。罗振宇深谙此道,从罗辑思维开始,他依赖视频自媒体,用每日准时发布的60秒音频一点点逐步赢得了信用,后来用电商社群的实验成功证明信用是可变现的。此后,他推出跨年演讲,将此后20年都打造为信用资产变现的过程。

他提到信用飞轮:240万用户将得到的内容转发了3500万次,用户的判断为得到的内容背书,用户用信用推动了罗振宇的信用、得到的信用。

不知道许知远听了这些演讲会作何感想?

在吴晓波年终秀上,许知远聊起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包装在科技外表、经济外表之下的庸俗知识,它们是一种新型鸡汤。这种知识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的认知、情感没有得到真正的拓展,它们反而变得高度情绪化、不可控化,变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

也许,罗振宇可以再次引用一句话对许知远做一个反击。媒体人沈帅波曾说:“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在商人眼中,个体的经验、观察,尤其来自名人、成功人士、学者的,具备高浓度的价值

巨大的认知落差是知识经济得以在两年半内腾飞的土壤。收割焦虑、智商税的说法,其实是站在高处不腰疼的视角。

近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关于城市治理的讲座上,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提出了“悬浮”的概念: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与此同时,当下被悬空了,除了作为指向未来的工具,没有其他意义。

知识付费也好,内容服务也罢,不论概念如何变幻,背后都是商业模式。在商人眼中,个体的经验、观察、认知,尤其是来自名人、成功人士、学者的,具备高浓度的价值。这些东西经过市场的包裝后,成为一种能被兜售的精神产品,可以抚平个体的焦虑,让普通人展望与时代最热火的那一点接轨。

当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面临更迭,那是最后的夜晚。在这样的时刻,如果能在朋友圈晒出一张菲茨杰拉德在90多年前所说的,“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他就成功接轨了。这也是金句大师们的成功。

猜你喜欢

吴晓波白岩松罗振宇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1分钟决定一生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
罗振宇“得到”了,知识付费焦虑了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你喜欢干什么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