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宋金交聘礼仪中的礼物问题

2019-01-24王大鹏

黑龙江史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永春文史长春

王大鹏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一、宋国之礼物

(一)宋国赠送金国的礼物

“绍兴和议”以前,宋金虽未正式确立交聘制度,但依据宋辽之间的礼节,逢金朝皇帝生辰、正旦时,宋使会携带礼物赴金祝贺。

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逢金主生辰、正旦时,宋朝赠送的礼物为:“金茶器千两,银酒器万两,锦绮千匹”,(1)可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所赠的物品上,宋朝赠送的礼物都可谓贵重。

宣和七年(1125),宋朝派遣许亢宗与童绪、钟邦直赴金。携带礼物有:“御马三,涂金银作鞍辔副之;象牙、玳瑁鞭各一,涂金半 八角饮酒斛二只,盖杓全;涂金半 八角银瓶十只,盖全;涂金大浑银香狮三只,座全;著色绣衣三袭;果子十笼、蜜煎十瓮;芽茶三斤。”(2)

在宣和七年(1125)时,宋金关系仍处于相对友好期,金世宗刚即位,仍然执行前朝与宋友好的路线,遵守“海上之盟”,宋朝也希望维持宋金友好关系,所以向金朝赠送的礼物如象牙、玳瑁鞭等贵重物品,此外,还有御马、银瓶、绣衣等,均为精致礼品,以此表示友好的诚意。

绍兴和议后,宋金正式确立交聘制度,逢金朝皇帝或皇太后生辰、正旦时,宋使携带礼物赴金祝贺。南宋程卓在《使金录》中对正旦礼物有少量记载,嘉定四年(1211)时,西夏使金贺正旦之时,“陈礼物,马数十疋,珠布之属。”(5)而对宋使之礼物,只载“二十八日丙午,交礼物,赐酒果。”(6)

此外,宋朝皇帝或太后去世后,将生前所用衣饰什物等馈赠邻邦,这便是遗留物。宋辽之间遵循这种遗留物相赠的制度,而宋金之间仅是皇帝致遗留物,但也有例外,高宗生母,显仁皇太后去世后,南宋遣使赴金馈赠遗留物,使节主要携带的礼物有:“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银丝合十面,各实以玻璃、玉器、香药,青红捻金锦二百匹,玉笛二管,玉 篥二管,玉箫一攒,象牙拍板一串,象牙笙一攒,缕金琵琶一副,缕金龟筒嵇琴一副,象牙二十株。”(7)

从上述礼物中可以看出,这些礼物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逊于贺金主正旦、生辰的礼物。南宋赠送金朝礼物之所以如此丰厚,应归结于南宋在宋金关系中处于割地、称臣的弱势地位,所以进献礼物自然要丰厚。此外,宋高宗有很强的“恐金症”,为了维持宋金和平友好的关系,实行了取悦金朝的外交策略,所以对待金朝一定是厚礼相赠。(8)

(二)私觌

觌,有相见之意,《荀子·大略》中记载:“私觌,私见也。”(9)可知,私觌本为私下见面之意。聂崇岐在《辽宋交聘考》中提及宋辽交聘时,双方“国信使副与接伴等使副及地方大吏每皆互相馈遗,曰私觌物,下至三节人亦从然。”(10)在这里,私觌可以认为是两国使节在交聘过程中互相馈赠的礼物。王德朋在《金代商业经济研究》一书中也认为:“私觌可以理解为外交活动中聘使之间互赠礼物的行为,有时也指礼物本身。”(11)而赵永春在《宋金交聘制度述论》中认为:“私觌是使节之间的货物互易,是一种贸易形式。”(12)

笔者认为,宋金之间的私觌礼物,主要是一种外交使节的礼物互赠行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记载:“复遣执政就驿赐燕,晚赴解换夜筵,伴使始与亲劝酬,且以衣物为侑,谓之私觌。”(13)由此可知:宋金双方各以衣物互换作为彼此礼物。

在宋金交聘中,当一方使者进入另一国后,后者就会派接、送伴使、馆伴使、押伴使等进行迎接和陪同,因为在两国交聘的过程中,使者在完成国家使命的前提下,就会以个人名义互赠对方礼物,以便联络感情,积累人脉。绍兴和议后,宋金往来频繁,互赠私觌也成为交聘礼仪的一部分。宋金双方对互赠私觌也是比较重视的,甚至有专门负责私觌的官员,史载:“每岁奉使金国,上、中节内除都辖引接,并国信所遣使定例外,更留二员听候御前降下,自今使副许辟差亲属二人,书状官一员,掌管私觌职员一名。”(14)

关于私觌的数量和种类,正史中并未见有明确的记载,一般情况下,国家之间的礼物互赠的数量和质量都要高于使者互赠的私觌,但也有例外。《建炎通问录》中记载:建炎元年(1127),南宋遣使傅 赴金通问徽钦二帝,当到达云中府时,国相完颜宗翰遣中书舍人相迎,馆伴李侗与傅 相见,傅 “托馆伴关借抬棹共三十,以两棹载朝廷礼物,二十八棹载使人私觌礼物。”而“使人私觌礼物,于东京旋行收买,打造花缬,共作五百疋段,并生姜、腊茶、锡器、纸笔等,连朝廷礼物并作三十抬棹。”(15)无怪乎馆伴李侗见到之后,大为惊讶,称:“乍经残破之后,不意措置礼物等如此。”(16)

可见,这次傅 赴金通问之行,私觌礼物远多于朝廷礼物,可能因高宗即位后,对金采取妥协投降的外交路线,所以遣使以探访二帝为名实而行求和之事,在这之中或许有贿赂金朝官员的行为,以换取金朝官员的支持,以此来缓和宋金关系。

关于私觌行贿的行为,《绍兴甲寅通和录》中即有详细的记载,绍兴四年(1134),宋金正是互相交战时期,长期交战给南宋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于是,南宋遣魏良臣与王绘充通问使,赴金请求议和。

在赴金之前,宋朝大臣商议议和事宜,王绘认为:“今所携礼物六分,粘罕以下皆有之,独不及虏酋,万一亲到虏庭相见,何以藉手?岂有与其臣而不及其君者?更有萧庆、高庆裔。先令王伦作手书送信物去,及章、孙二公住,二人亦馆中议事,会私觌已尽,无以赠之。斯二人者,乃用事人,虏人好贿,万一来馆中,须薄赂之,欲乞更增。此私觌两分,来即与,不来即已。”(17)

通过王绘所言,可以看出私觌却有行贿金朝官员的用处,粘罕即完颜宗翰,为女真名将,可见通过行贿,从而取悦于金朝主要官员,最后达到议和的目的。

在金朝使节来宋贺生辰或正旦时,宋朝馆伴使也会赠与金使私觌。绍熙二年(1191)七月时,金朝遣使完颜兖和路伯达贺光宗生辰,宋朝遣倪思为馆伴使,负责接待和陪同,倪思在陪同的过程中曾赠与完颜兖私觌,对此,《重明节馆伴语录》中有详细记载:“初六日,思等循例送兖等第一次私觌,各紫罗、缬罗、木棉、虔布各一十匹,龙团、凤团茶各一斤。”(18)“初七日,枢密使送兖等私觌。”(19)“初八日,思等循例送兖等第一次私觌,各沉香一斤、笺香一斤、建茶盏一十只、黑漆四星茶合一副、茶托子一十只、走马碗钵一副、香垒子一副、椰子香垒子一副、犀皮四星茶合一副、减妆一副、茶筅子一十个、分茶五十夸、建茶一百夸。”(20)“十二日,思等循例送兖等第三次私觌,各缬罗、缬绢、木绵、虔布各一十匹,龙团、凤团茶各一斤,建茶五十夸。兖等令北引接传语思等致谢受讫。”(21)“十三日,思等泛送兖各端砚一只、沉香一块、蔷薇露一瓶、素馨油一合、异样茶二夸、出格茶一十夸、上品龙涎香一十五饼、龙凤茶一斤。兖等令北引接出位传语思等致谢受讫。”(22)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完颜兖获赠私觌的次数比较频繁,在宋朝京城的十五天内,先后被赠与了五次私觌。从私觌的种类来说,比较庞杂,既有布帛,如虔布,又有小物品,如碗钵、茶筅、茶托等,还有食物,如龙凤茶等等,从价值来看,并没有太过珍贵的物品。这也证明了在正常情况下,使者互赠的私觌从规格上一般都要低于国家之间的互赠礼物。

二、金国之礼物

(一)金国赠宋国的礼物

金使赴宋贺宋主生辰或正旦时,按交聘礼仪的规定,会携带礼物赠与宋朝。当金使赴宋贺正旦时,赠给宋朝的礼物包括:“金酒器六事(法碗一,盏四,盘一),色绫罗纱 三百段,马六匹”。(23)金使赴宋贺生辰时,赠给宋朝的礼物有:“珠一袋,金带一条,衣七箱,箱一,各色绫罗五百段,马十匹”。(24)而前文所涉及的宋使赠与金朝的礼物为:“金茶器千两,银酒器万两,锦绮千匹”。(25)从双方互赠的礼物价值来看,都算是比较贵重的礼物,相比而言,金使赠与宋国的礼物要逊色一些。

金使节不仅在宋主生辰或正旦时赴宋,赠宋国礼物,承载其他任务的聘使也会携带礼物赴宋,天德二年(1150)时,金海陵王派遣完颜思恭和翟永固为报谕宋国使,携带礼物有:“金注碗二,绫罗三百,良马六”,(26)这份礼单上虽然也有金注碗、绫罗和良马等比较贵重的礼物,但是数量都不算大,远不及金使贺宋主正旦或生辰的礼物数量,所以可以推测,金使在赴宋时,逢正旦或生辰时的礼物要多于其他节日的礼物。

(二)私觌与土物

金使赴宋时,必然携带礼物,其中不仅有赠与宋朝的礼物,还有赠给宋朝馆伴使等私人的礼物,即私觌和土物。私觌在前文已有介绍,不再赘述。土物一般比私觌价值高,且在双方往来中数量较大,多由使节个人支配,无论正使、副使乃至三节人,均有机会泛送土物。绍熙二年(1191),金使完颜兖赴宋贺重明节,倪思为馆伴,多次赠与金人礼物,完颜兖为了还礼,也多次回赠宋使。

关于完颜兖赠与宋人私觌和土物之事,《重明节馆伴语录》中有详细记载: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金使赠与宋人私觌和土物非常庞杂,如猞吕皮、鹿顶合、苁蓉、红干肉、 丝、五味子、紫纱药袋等等,几乎涵盖了宋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金使赠与的私觌和土物价值较低,甚至赠送如:松子、枣、白粮米、西瓜这些日常就可以见到的物品。

总之,宋金交聘的礼物互赠,作为双方交聘礼仪的内容之一,对宋金关系关系的友好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注释: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Z].甲集卷三,典礼,北戎礼物,北京:中华书局,2000:96

(2)(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147-148

(3)(宋)傅 .建炎通问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18

本世纪初,共和县蚕豆只是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很小。近几年,随着蚕豆产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省级科研部门育成适于高海拔种植的蚕豆在我县的大力推广,蚕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现有的种植模式下,共和主要的种植作物青稞、油菜病虫草害严重,产量低,根据该现状,我县农技人员改革以前的种植模式。本文通过“青稞—蚕豆”轮作的种植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宋)傅 .建炎通问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18

(5)(宋)程卓.使金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36

(6)(宋)程卓.使金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37

(7)(宋)周 .清波杂志校注[Z].卷六,遗留物,北京:中华书局,1994:269

(8)参见王德朋.金代商业经济研究[M].第四章,金代的商业贸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4

(9)梁启雄.荀子简释[M].第二十七篇,大略,北京:中华书局,1983:370

(10)聂崇岐.宋辽交聘考[A](宋史丛考[C]).北京:中华书局,1980:330

(11)王德朋.金代商业经济研究[M].第四章,金代的商业贸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7

(12)赵永春.宋金交聘制度述论[A](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C]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57

(13)(宋)周密.武林旧事[Z].卷八,人使到阙,北京:中华书局,1981:128

(1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Z].职官,三六之五六、三六之六 ,北京:中华书局,1957:3101

(15)(宋)傅 .建炎通问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18

(16)(宋)傅 .建炎通问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18

(17)(宋)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25

(18)(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1

(19)(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2

(20)(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2

(21)(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6-327

(22)(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8

(2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Z].甲集卷三,典礼,北戎礼物,北京:中华书局,2000:96

(2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Z].甲集卷三,典礼,北戎礼物,北京:中华书局,2000:96

(2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Z].甲集卷三,典礼,北戎礼物,北京:中华书局,2000:96

(2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Z].卷一百六十一,绍兴二十年三月庚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2607

(27)(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1

(28)(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1—322

(29)(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2—323

(30)(宋)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A](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25

猜你喜欢

永春文史长春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富翁借伞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学校永春文化特色创建的策略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