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马兰,在北美院线淡季放了一把火

2019-01-22李婷刘宇凡

环球时报 2019-01-22
关键词:马兰玻璃宇宙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婷 刘宇凡

若论传统的北美院线淡季,非圣诞大战后的1月莫属。然而2019年的1月北美院线却话题不断,票房一路看涨。上周末,好莱坞印度裔导演M·奈特·沙马兰(右下图)的新作《玻璃先生》登陆院线,首周在北美就收获4000万美元票房,全球票房接近9000万。考虑到该片的成本只有区区2000万美元,称得上小投入大回报的又一典范。然而,高票房之外,该片的影评却显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在“烂番茄”上,专业影评人给该片打出36分的不及格分数,但是影迷给出79分,43分的巨大鸿沟和出人意料的高票房,该片究竟有何玄机?

“惊悚宇宙”终章向“超英流”靠拢?

“惊悚片主角也能成为超级英雄。”《玻璃先生》是沙马兰筹划20年的“惊悚宇宙”最终章,承接的是前作《分裂》结局后,《不死劫》中的玻璃先生(塞缪尔·杰克逊饰)在一连串的事件中,发现大卫(布鲁斯·威利斯饰)正在追捕拥有非人类能力的“野兽”(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掌握着众多秘密的他暗自准备搞点“大动作”的故事。在美国《截止日》网站看来,与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大多为“精神正常”且作风正派不同,片中的三位主人公都被关在精神病院。“《玻璃先生》的首周热映证明,‘非正常人的故事大家也想看。”

从《不死劫》《分裂》再到18日上映的《玻璃先生》,这三部“惊悚宇宙”的跨度之长、构成之诡异另类,在好莱坞甚至电影史上都是绝无仅有。作为一部用另类角度阐述超级英雄的电影,《不死劫》在2000年上映后遭遇票房惨败,但在随后几年随着漫改超级英雄电影成为院线的主旋律,该片才逐渐被观众理解和认可,对续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2017年,沙马兰导演的《分裂》表面上看,是一部紧张刺激的惊悚恐怖片,但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观众才知道这部惊悚片其实就是《不死劫》的续集,结尾也暗示《分裂》主角野兽将与《不死劫》主角大卫正面对决。

“20年的时间在改变‘惊悚宇宙”。在美国《综艺》杂志看来,这部电影中的恐怖元素远不及前作《分裂》,杰克逊、威利斯和麦卡沃伊三位“非正常”人士的交锋与互动形成影片剧情的主干,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沙马兰最终只是打造出另一个超英系列。不过在粉丝眼中,《玻璃先生》延续一贯的“沙马兰式反转”,十分过瘾。“至于未来的方向,相信没人能跟上沙马兰的思路。”

不愿受束缚的导演

导演沙马兰的电影剧情一向以结尾惊天大逆转为特色,而他本人的导演生涯也颇有几分逆转人生的味道。他不到30岁就凭借恐怖经典《灵异第六感》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后的《征兆》《神秘村》票房也屡创佳绩,一连串的成功让他放飞自我,此后的作品一部比一部惨,《重返地球》《最后的风之子》等投资过亿的大片都乏人问津。而沙马兰本人的很多“怪癖”也令投资方难以接受。比如,他坚持执导电影都得有自己的客串。此外,他对自己的创作理念非常固执,拒不接受来自制片人的建议。

尽管不受投资人和影评人的待见,但沙马兰对自己的导演能力充满自信。他用自己在费城的房产作为抵押,筹集到500万美元,拍摄小成本恐怖片《探访惊魂》,反响不错。接着利用该片票房收入盈余900万美元拍摄《分裂》,该片全球票房将近3亿美元,彻底扭转窘境。沙马兰本人更是尝到自筹资金拍摄的甜头:创意上完全不用受到任何人的掣肘,自己客串时间也更长,甚至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请来当群众演员。

以小博大能否成为新潮流?

据美国《好莱坞报道者》透露,《玻璃先生》所投入的2000万美元,几乎全部是沙马兰自己筹集的资金,尽管这不到好莱坞平均电影成本的1/3。但沙马兰扬名立万的必杀技就是影片的结尾,从《灵异第六感》的神转折到《分裂》结尾彩蛋的神来之笔,沙马兰可以说就是为电影最后5分钟而拍片的导演。《玻璃先生》自然延续这种风格,尽管不少专业影评对此并不喜欢。《大西洋月刊》坦言,“影片结尾反转反转再反转,让人觉得眩晕”。然而在观众眼里,这个结尾恰到好处,把整个影片的意境都升华。

在当今漫画英雄电影都在追求更加大牌的明星和炫酷的特效之际,沙马兰却证明2000万美元也能以小博大。正是因为资金全部自掏腰包,沙马兰不用像其他导演那样在市场和自我表达之间纠结,而是直抒胸臆。《玻璃先生》的争议,其实同10多年前的《不死劫》差不多,然而与10多年前不同的是,经历无数漫画英雄大片洗礼的观众,鉴别能力更强,更能和沙马兰导演的“本意”产生共鸣。现在来看《玻璃先生》又将是一部票房大作,那这部影片赚的钱,沙马兰准备用来拍什么呢?▲

猜你喜欢

马兰玻璃宇宙
宇宙第一群
迟到的贺卡
我帮爷爷放绵羊
这宇宙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