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合唱基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1-21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声部音乐过程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龚 磊

一、浅析低段歌唱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现如今新课改不断深化,我国小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也都取得了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有特别提出需重点关注合唱教学,进一步增强合唱基础训练工作,切实使学生在多声部练习中感受到音乐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积累合作经验,全面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充分结合小学低段学习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等来开展合唱基本能力教学,那么就可以很好地为往后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浅析小学低段合唱基本能力教学培养方法

(一)养成良好咬字吐字习惯

对正处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讲,他们正是开始学会使用拼音阶段,在这个时候若盲目地进行合唱训练,则极易出现音准不到位、咬字不清楚等问题,从而对合唱水平造成极大影响。在这一阶段如能对这些低段学生展开咬字吐字方面强化训练,就可以为往后中高段合唱训练打下坚实基础。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开展歌词诵读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低段学生发音得到进一步锻炼,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咬字吐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及时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进而使学生诵读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这同时也是为后续合唱训练做好准备工作。

(二)强化音准训练

在歌唱中音准主要是指人们所发出的音无论高低都要保持统一,在合唱前音准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确保音高一致性,从而避免出现有个别音过高或过低现象。小学低段合唱音准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上,比如说可以利用课堂开始几分钟开展一些简单发音练习以及简单单音结合开口音练习,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口腔,并找准发生位置,对气息更好地把控。

(三)强化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一种训练过程。在小学低段练习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声势动作进行有机结合而展开一些简单节奏训练,换句话说就是对学生手、脚以及嘴等协调能力训练。比如说在开火车游戏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火车小车厢,同时告诉学生在每个小车厢都需要踏一次脚,这也是一拍,随后再在各个车厢中填入一些简单音符,进而让学生按照教师所给速度进行踏脚,同时要跟着念,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并巩固好节奏。

(四)强化综合训练

当上述训练都完成后,教师可以展开综合性训练,也就是简单二声部合唱训练。在开展二声部训练前期其实也不可以进行盲目的演唱,应当先让学生习惯在唱过程中还会有另一种不同声音伴随着,同时还要使学生自己声部不会影响到他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逐渐进入简单二声部训练,在这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单音,也可以不加音高直接进行轻声诵读歌词。

三、强化小学低段教学合唱基础能力培养措施

(一)结合学生特点来设置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其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技能以及认知能力均在逐步提升,在该阶段其发声系统较为稳定,所以较为适合开展童声延长。而且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音乐呈现出较大兴趣,且具有较强个性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应当要结合学生该类特征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和展示机会给学生,逐步将其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在对小学低段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将对学生习惯和兴趣培养作为重点,并且引导学生欣赏更多合唱歌曲,让学生能够形成合唱意识,进而让其可以运用自然声音与正确节奏来开展合唱。

(二)切实将合唱教学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来

在新课改中有作出新要求,教师应当更加注重音乐欣赏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强化小学低段合唱教学可以将合唱教学融入音乐欣赏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合唱兴趣,使学生对合唱与和声有进一步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掌握一些合唱基本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著名、经典合唱演奏视频,不断增加学生音乐体验。如教师在对《快乐啰嗦》这样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视频,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所涉及乐器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随后再展开模拟练习,并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三个不同声部的演唱。

(三)对合唱教学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学生学习离不开教材这一载体。如若教师只是单纯根据课本进行教学则难以将教材作用发挥出来,并且实际教学和学生具体情况会产生偏差。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基于已有教材来进行内容拓展,如,教师能够采用碰铃、木鱼等乐器来为歌曲伴奏,运用打击乐器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认知歌曲,让其可以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拓展教材内容不仅可以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还能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来感知合唱,让合唱教学选择更多、更为灵活,有效弥补教材空缺。

(四)利用节奏游戏训练学生多声听觉能力

在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学生识谱能力培养,一致认为识谱能力培养是小学低段音乐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不容忽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展开多声部节奏韵律方面的辅助性训练。如在对《洗手绢》这一节课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充分利用声与身体律动来展开二声部节奏练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声音模拟来对学生节奏感进行训练,如雨声和火车鸣叫声等。

(五)加强歌曲学习来使学生合唱实践经验得到提高

在歌曲学习中包含了音高、节奏、发声方法以及位置等各方面,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巩固学生训练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小学低段合唱教学中前期准备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低段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有效地应用歌曲教学来使学生合唱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可以以歌曲中合唱资源来使学生合唱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进而使学生合唱得到实践演练。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学生个体声音特点和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声部进行训练,同时播放与之相关歌曲且以领唱方法将学生带入合唱中。如对《法国号》这一节内容进行学习时,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来进行,让一组学生对歌曲主旋律进行演唱,而另一组学生则可以用“嗡巴巴”替代歌词来唱好配奏,并将这种演唱作为二声部训练,进而强化合唱教学。

(六)对低段歌曲合唱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应当要严格根据教学顺序来进行,结合学生认知以及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同时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发展规律,在教学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科学创新合唱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合唱。例如可以采取趣味合唱教学方式,让不同学生扮演各声部中的演唱角色,体会到该角色演唱特征和方式,更好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有效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段合唱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出音乐学习特性,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审美以及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可以说,处于小学低段合唱教学是合唱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群体性。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合唱教学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全面增强合唱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能力增强,使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此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所带来的魅力,全面保证了小学低段音乐合唱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声部音乐过程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音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圆满的过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