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化实践活动探究

2019-01-21江苏省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马永青

天津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七巧板周长动手

江苏省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 马永青

一、利用“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强调要充分解放孩子们的双手,使其动起来。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缺陷,重在以活动激发学生动手兴趣,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寻找规律,构建新知,并掌握实践技能。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倍”的概念及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利用学具为学生进行了示范,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我先在课桌上第一行摆放2 个雪花片,然后在第二行摆放8 个,如果将第一行的2个看作一组,那么第二行的雪花片可以看作是几组2呢?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从数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倍”的概念。简单的操作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轻松地理解了“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然、高效。

二、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传统的建立在学生被动性、依赖性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方发生了颠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质疑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规律性认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刚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探究情境:校园里有一个正方形和圆形花坛,其中,正方形边长为4 米,圆形直径为4米,假设分别绕两个花坛行走一圈,哪个花坛行走的路程多?在情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萌生了计算圆的周长的想法,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在知道圆的直径情况下,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直尺、细绳、圆形学具等材料,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验证。有的小组利用细绳和直尺测量出三个不同大小圆的周长,然后将圆的周长与直径比较发现,周长都是直径的3 倍多一些。考虑小学生无法确定准确比值,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视频,启迪学生思考。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就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圆周率×直径。

三、利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竞赛活动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将课堂教学活动与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中,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发展个人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趣味数学、玩转课堂”的竞赛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两块,第一版块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命题图形,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七巧板分解和组合的能力;第二版块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美画板,自行设计图案,最后根据作品的新颖性、创意性和难度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在整个竞赛活动中,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试图寻找设计的灵感,他们手中的七巧板千变万化,各种生动形象、耳目一新的图案诞生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将数学书本中的内容变成“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体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是对传统“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突破,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七巧板周长动手
我也来动手
奇的七巧板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有趣的七巧板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巧算周长
动手演示找错因
炫彩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