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解读

2019-01-20旦增桑姆单增尼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原气象

旦增桑姆 单增尼玛

(西藏自治区申扎县气象局 西藏申扎 853100)

引言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对我国甚至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重大,是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的基础,为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提供重要屏障。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高原气象变化急剧加强,逐渐暴露出神态系统稳定性低而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使得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解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带动自然地带的变化

对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进行遥感调查和监测,发现近30年内,青藏高原年均气温上升0.2-0.4℃,其冰川每年锐减147.96平方公里,其中冰雪线也以2-6m/年的速度进行退减,对江河水流量与农林牧业生产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江河流径量明显减少

高原气象变化,整体气候温度普遍升高,使得雅鲁藏布江、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间各河流径量减少15%,而相比于80年代而言,如今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和13%。

1.3 湖泊面积缩小

通过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调查发现,受高原气象变化的影响,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在90年代以前,青海境内252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077个大小湖泊,总面积为1673.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土地的6.6%。现阶段,已有2800个湖泊消失,而剩余的1000多个湖泊日益萎缩。

1.4 草原面积锐减

除了自然地带和水资源的影响之外,高原气象变化引发草原面积急剧锐减,植被日渐减少,以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为例,现有牲畜1273.59万,严重超出该地区的草地面积承载范围,草地面积大多为中、低覆盖度草地,退化草场面积已达到26%-46%,退化总面积562.74万公顷。

1.5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

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高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逐渐减少,一些珍稀野生动物频临灭绝,这主要是引导气象变化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改变了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其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严重威胁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加快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速度。

2 基于环保视角下的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 加大环境保护,确定工作方向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提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与发展方向,对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工作提出重要的知道意义,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的各项要求,结合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着重加强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设高原地区山地生态保护工作;二是建设畜牧养殖、天然草场保护、草业科学建设与发展以及山地高寒濒危动植物保护工作;三是建设好高山与河谷流域的濒危藏药材、、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鸡猪羊等畜牧资源建设开发保护好林业资源、原始生态环境与高原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四是建设天然保护林业工程、水土沙漠化防治、高山森林原始保护等环境治理工作。

2.2 加强物质建设,走资源节约道路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方向,在高原地区经济建设中,融入环境保护理论和各项环保措施,在保证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进而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符合生产生活需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要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对原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行创新,将工作重点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 依托环境经济,建设循环经济

依托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着力建设循环经济,避免社会发生中的资源浪费或是过度消耗的情况,对消耗的资源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对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基于这一视角,保护资源必须建立在企业生产中的绿色设施与生态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污染物排放与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掌握气候变化情况,国家加大了对高原气象变化的重视程度,相关负责人员组建专项调查小组,以加强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深入分析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高原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高原地区应用氧调有望实现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