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噪音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2019-01-20符一恒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噪声污染临沂市噪音

符一恒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 山东临沂 276007)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但是日益繁忙的交通,永无停歇的建筑工程带来的噪音却时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1]。实际上,噪声是影响面最广的一种环境污染。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噪声看成是除“三废”之外的第四类污染,城市噪音问题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1 噪音的定义

从物理学的观点讲,噪音是声波的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人们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人们正在安静地思考问题或者安详地睡觉,这时动听的音乐声,也可能变成使人讨厌的噪声,所以噪声有时是一种主观感受。据此,国家在制定噪声标准时,按睡眠、交谈、思考等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规定。

噪音污染是指环境噪音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噪音排放标准,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的现象。目前大部分居民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并不充分,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

2 噪音污染的来源

城市噪声主要有四个来源,分别为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社会生活。

2.1 交通运输噪音

交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交通建设也为城市化建设带来环境恶化、噪音污染等新问题。所谓交通运输噪音,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环境的声音。近几年,随着马路的增宽、高架桥的修建,大型汽车、机动车、摩托车的数量迅速增加,使得交通运输噪音成为城市的主要噪音源,约占75%。交通产生的噪音对学校、工厂、医院都会产生很大的干扰,其影响范围较大,具有很大的活动性。

2.2 建筑施工噪音

建筑施工主要包括房屋建设、道路建设。以房屋建设为例,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大型机械,如推土机、搅拌机、凿机等产生的噪声分贝高且传播范围广,加之施工不分昼夜,会严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作息。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其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明显影响和干扰周围居住人群。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中的某些噪音,由于施工机械的不断移动和没有屏障的阻隔,处于露天状态下的作业,使得这些噪音具有不连续性,波动性,而这种忽高忽低,断断续续,毫无阻隔措施的噪音,对人们的听力和神经都是一种伤害和刺激,易引起人们的烦躁。

2.3 工业生产噪音

工业生产噪声是指工厂大型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机器的振动、摩擦、撞击以及空气扰动等产生的声音。工业生产噪声来自于机械厂、化工厂等工厂,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声音,是持续而不间断的。常年累月,对长期工作的工人的听力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另一方,对于周边生活人员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产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才会将其设定在城郊之外。

2.4 社会生活噪音

随着社会生活的城市化,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吵闹的广场舞伴奏、人潮不断的不夜城、娱乐场所的噪声、早市的喧闹声、店铺叫卖的高音喇叭声、房屋装修的嘈杂声,都是噪音的组成部分。这些无处不在的噪音,始终围绕着我们,如影随形。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噪音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破坏社会生活的和谐。

2.5 其它来源

除上述噪音主要组成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噪音。李颖[1]等人发现音高不准的94分贝左右的钢琴噪音会对人体带来极大地伤害,是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3 噪音带来的危害

噪音污染虽不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但是它们会长期降低人们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以及对人的心脑血管、消化等身体系统产生持久性的,积累性的慢性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人的死亡。

3.1 影响心情

噪音对人的精神系统有着严重危害,长期处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心情,导致烦躁、焦虑,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跳车自杀的例子。

3.2 影响休息

睡眠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睡眠会增强人的免疫力,改变大脑和肝的血流量,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身体健康。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2]。

3.3 损害听力

噪音除了是“睡眠杀手”外,更是“听力杀手”。损伤听力是人们认识最早的一种噪声危害。人们正常听力范围是40dB-80dB,一旦超过这一范围就会致使人耳细胞受到损害,研究表明,噪音会造成噪音性耳聋,在85dB(A)时,会有10%的人产生噪音性耳聋症,当达到135dB(A)时,听觉破坏将无法恢复,甚至会击穿耳膜造成耳内出血。目前噪声性耳聋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以防护为主。

3.4 引发多种疾病

健康问题关系到人生存的根本,而噪音对人体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其他污染。除听力损伤外,噪音会引发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的多种疾病。

噪声是在无形中损伤人体的毒药,它会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引发人的某些疾病。一项工业噪音调差显示,在持续不断的噪音条件下工作的工作人员比正常安静条件下的人体循环系统发病率更高,因此,有人称之为“声老虎”,可见噪声对人体危害之大。

综上所述,噪音对人体的损害是方方面面的。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心情,休息等正常生活,还会对人的听力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应加强噪音污染的治理工作,减轻它对人们带来的损害。

4 噪音污染的防治

噪音污染的治理可以从“三个方面”,针对“四种类型”进行有目的性的治理。三个方面指的是:噪声的源头,噪声的传播途径以及噪声的接收者。四种类型即上述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社会生活四种主要城市噪音。

4.1 交通运输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交通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合理的规划布局,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地方,没有设计出可以相对隔离防范噪音的距离,使噪声敏感建筑物在真正开始使用后,才发现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是地面本身交通设施的施工建设运行中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以下措施:

(1)合理规划、布局。在临街嘈杂的环境中,建造一些对声音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建筑,比如超市、停车场等,可以将其作为噪音的隔离带。对于临近街道的住宅区,可以通过加大街道与住宅的距离,使噪声传播到住宅的时候,已经比较微弱。另一方面,对于最需要安静环境的卧室而言,在最初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应该使得卧室尽量远离噪声污染的产生方向和产生点。

(2)控制交通噪声源头。一方面可以选用低噪声路面,如沥青混凝土路面。

另一方面控制机动车辆。具体可有:机动车辆主要噪声源的控制;设计生产各种低噪声的零部件;机动车辆的综合控制措施。

(3)设立声屏障。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控制噪声源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而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噪声。而在城市道路的受声点之间设置屏障,是一种效果非常明显的降噪方法。声屏障是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

4.2 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噪音污染主要都来源于大型的机械设备自身运行以及与砂石、钢材等物料之间的摩擦,最高声级可达130dB(A),在此一并提出防治措施。

(1)噪音源控制措施有: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优化现场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步骤,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使用高噪声的施工设备。无法避免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安装消声器、增加减震垫、或者包裹隔音材料等。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施工工序完成后要求施工人员要按时及时清理机械设备,定期进行保养润滑维修。发现有产生噪音的问题后,及时解决,保证建筑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噪音传播途径控制措施有:

控制噪声设备。充分利用吸声材料、消声设备和隔声材料各种各样可以减轻噪声的材料,将生产噪声的设备控制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避免设备噪声传播到外界,对外界造成噪声污染。

防护施工人员。在机械设备太大,或作业范围太大时,如果不能将设备隔离起来,就将施工人员自己隔离起来,同样是采用吸声、隔声或消声的材料作为隔板,降低外界噪声污染对隔离区域的影响。

(3)噪音接收者控制措施有:

加强个体防护。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佩戴噪声污染防护用品,如耳塞,防噪声帽等,减小建筑施工现场噪声对人体身心健康的损害。

控制工作时间。设定合理的轮岗施工或者倒班工作制度,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在强噪声作用下的时间。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听力,定期对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听力检查,为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提供噪声污染较少的工体区域。

4.3 社会生活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社会生活噪音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其进行治理最重要的是完善噪音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强人们对噪音污染的意识和责任感。

国内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等法律,对噪音的治理有着明确的规定[3]。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现在也有许多法律未覆盖着的遗漏点,如未区分声环境和环境噪声的概念,重微观治理轻宏观防治,各职能部门责权不明确,《噪声法》中涉及的管理范围不全面。所以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现存的各种问题被法律全覆盖,为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基本依据。

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但我国公民对噪音污染的防治并未有明确的认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公民知法懂法,将防治噪音污染当做自身义务,这会对噪音产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是阻碍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这要求政府部门必须的严厉监管,面对各种超出法律规定的行为,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

5 对于临沂市治理噪音的建议

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城市,临沂市有其独特性,在山东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经济跨越式发展等成了临沂的代名词。临沂依靠沂水、蒙山以及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将自己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的水上临沂以及全国领先的物流城。

在城市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对环境的检测和保护。任何一个城市想要长远地发展,就必须把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临沂市人口众多,发展迅速,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隐患,临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为此努力。

关于噪声控制,临沂市目前实施的是宁静工程,主要措施有:全面治理工业、生活、社会、建筑、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噪声,已经建设达标的有73平方公里,覆盖率达62%。通过限制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划定了机动车禁鸣、禁止行驶的区域,市区主要路段安装了自动噪声监测仪,在一些主要干道禁止大型货车通行,以保证城区11条主要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保持在68分贝。

在现有防治基础上,针对临沂市目前噪声污染仍然存在的问题,现结合一些最新技术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供参考:

5.1 加大车辆噪音防治力度

交通运输所产生的噪音是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在防治噪音污染的过程中,对交通噪音进行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物流之都”的临沂,交通事业的发展迅猛,故对于交通噪音的治理更是刻不容缓。

车辆噪音主要包括发动机和喇叭产生的声音。所以,车辆噪音的治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可以在发动机原来的基础上加一层坚固的真空外壳,使声音无法传出外界;其次,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将喇叭声替换成前方车辆内的自我提醒,防止噪音的外传。此外,日常生活中许多司机候车时随意鸣笛,产生许多噪音,因此从司机自身角度出发,应保持平和心态,减少“路怒”的产生。

5.2 增设隔音绿化带

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房屋建造不断增多,导致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使得噪音不能很好的被阻隔。而且绿化面积的不足,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应在道路两边建筑物附近增加绿化数量,一方面,可以减少噪音传播,另一方面,对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3 打造“低噪音道路”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已经问世,例如巴斯夫推出的利用三聚氰胺泡沫的新型材料,它的质量轻、密度小、安全性高并且对噪音的削减有着极强的作用。以降噪材料打造低的噪音道路的行驶噪音比一般的水泥路或沥青路的行驶噪音低6~9dB(A),在国外各大城市中已很普遍的推广应用。但由于道路造价和施工技术上的原因,此技术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并未大规模推广。因此面对已知的新型材料,临沂政府应当对新型材料出台优惠政策,率先打造出“低噪音道路”,起到表率作用。

5.4 建筑物采用隔音材料

为了使得建筑物更加坚固,目前的建筑几乎都由钢筋水泥构成,而这些材质的隔音效果通常较差。目前在临沂市,少数新建的楼房外侧使用了隔音材料,大多数的楼房则改用加厚玻璃、隔音玻璃等来减轻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居民在房屋装修中利用用壁纸、窗帘、地毯都对噪音有着一定的削弱作用。将来,建筑企业可以寻找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材料逐渐替代现有材料。

5.5 建立临沂市“三维城市模型”

三维城市模型[4]的方法建立在城市所在地形、城市建筑规模以及建筑物的排列上,它能更好地将这些信息进行表达和分析应用,让政府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时科学地决策,让城市居民在生活和居住时充分地了解这些信息,分析噪音污染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结语

噪音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隐形杀手”,从政府到个人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噪音污染,我们要重在防治,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省市地区的不同噪音环境现状,不断寻找新方法新思路,对噪音污染进行监测、管控和治理。

猜你喜欢

噪声污染临沂市噪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噪音,总是有噪音!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无法逃避的噪音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