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环境空气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1-20龙杰权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环境空气肇庆市肇庆

龙杰权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肇庆 526238)

1 概述

近年来,肇庆市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富同兴”主线,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监管,全市大气等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为全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 肇庆市环境空气现状

根据肇庆市环境保护部门2018年6月公布的《2017年肇庆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41天,达标率为93.4%,同比增长了0.8%,全市未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情况。

2.1 全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情况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将 SO2、NO2、PM10、PM2.5、O3、CO 等六项指标作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对象。从《公报》中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肇庆市环境空气中SO2年均浓度为13μg/m3,同比下降13.3%;年均浓度为27μg/m3,同比上升 3.8%;PM10 年均浓度为 56μg/m3,同比下降5.1%;PM2.5年均浓度为37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06倍,同比上升2.8%;O3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143μg/m3,同比上升11.7%;CO24小时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3mg/m3,同比持平。肇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六项主要指标中,PM2.5年均浓度超标,较2016年相比,NO2、PM2.5、O3三项指标均呈现出不同幅度上升,SO2、PM10两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CO年均浓度持平。

2.2 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情况

2017年肇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0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4.7%,较2016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SO2年平均浓度为14μg/m3,较2016年下降了14.28%;NO2年平均浓度为37μg/m3,同比上升了 12.12%;PM10 年平均浓度为 57μg/m3,同比下降了3.64%;PM2.5年平均浓度为41μg/m3,同比上升了10.81%;O3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158μg/m3,同比下降了5.33%;CO24小时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4 mg/m3,同比持平;酸雨频率为21.1%,比2016年下降了34.7个百分点,降水pH值为5.45,比2016年上升了0.23个pH值单位。综上,肇庆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六项主要指标中,PM2.5超标。SO2、O3、PM10年平均浓度较2016年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NO2、PM2.5两项指标年均浓度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CO年均浓度持平。

3 肇庆市环境空气防治对策

近年来,肇庆市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出向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保证。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做好全市环境空气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应着重做好全市环境空气保护顶层规划设计,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3.1 优化环境空气保护顶层设计

继续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大环保”格局。完善《肇庆市环境综合整治与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认真编制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肇庆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积极推进《肇庆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立足全市环境空气现状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并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如,针对全市工业企业,要做好实时监控,掌握全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现状,必要时,采取“限产停产”“削峰降值”等管控措施。并将全市空气污染防治考核细则进一步细化,将空气污染防治任务细化到区、细化到具体部门等,与各地签订大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责任书,强化各地、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3.2 完善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

详细分析全市空气污染成因,加大全市陶瓷、电力、水泥、印染、电镀等高耗能行业监管力度,加强火电、造纸、水泥、印染、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国家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针对能源消费及能源消耗实行“双控制”。加大环保知识宣传,鼓励市民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降低煤炭等使用。继续滚动升级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和农牧源等五大重点领域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全市产业优化布局,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低碳、环保型行业支持力度,鼓励全市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3.3 加大扬尘、机动车污染防治

加大城区在建项目的扬尘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日查周报月讲评”等制度,规范和优化施工企业现场作业工具的清洗,以及施工现场的水扫等作业模式,提升肇庆市城区、郊区以及园区道路机扫率和频率,加大全市渣土车封闭化运输力度。加强全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国V”燃油排放标准。加大老旧,尤其是黄标车等淘汰力度。

结语

环境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民的身心健康,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各地应在分析本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础上,立足市情市貌,因地制宜做好城市环境空气防治,为全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猜你喜欢

环境空气肇庆市肇庆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东北地区典型城市环境空气PM2.5累积速率对比分析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沈阳市典型区域环境空气中VOCs来源解析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2015 款大金龙旅游中巴车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
封闭舱室环境空气中低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