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2019-01-20赵雨云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污染源环境污染应急

赵雨云

(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山西晋城 048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生产步伐的加大,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突发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重、特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环境监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环境应急监测的内容及意义

1.1 环境应急监测的内容及要求

1.1.1 环境应急监测内容

第一,查找环境污染来源与污染物,检测浓度。第二,依据污染物的扩散速度、气象、水文特点,分析环境污染范围,确定危害程度。第三,分析污染源变动趋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1.2 环境应急监测的要求

第一,监测快。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工作人员立即响应、迅速监测,这也是应急监测的根本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污染现场,进行定点监测与动态监测,查清现场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物范围、种类、程度等,为救援实施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二,监测准。在事故监测的初级阶段,所得定性结论要能够满足救援要求,当应急措施落实下去,事故发展态势得到有效控制后,还要对污染情况造成的影响及处理效果得出较为详细的数据,根据准确可信的数据作出人员疏散、停水、停电等措施。第三,监测清。对于突发事故的现场污染源情况、环境质量及发展态势、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污染物浓度等都能说清楚。

1.2 环境应急监测的意义

第一,通过快速监测污染源现场,能够及时确定污染源及污染类型,为现场救援及疏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通过快速定量监测,掌握突发事故的传播速度及事故现场的气象、水文等特点,确定污染源扩散范围;对污染范围、变化趋势、事故范围、污染源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精准认定,为环境保护及应急处理提供技术保障。第三,对短期不能降解、消除的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就监测结果综合分析污染变化态势,与相关专家讨论解决措施。第四,负责环境事故的污染监测,为事故分析及处理提供数据支持。第五,依据环境应急监测结果,及时发布信息,避免人为夸大危害后果,维护社会稳定,使公众对事故原因及结果有一定的客观了解。

2 新形势下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方法

2.1 优化应急监测体系

为确保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及时、有序开展,明确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改进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责任,规范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必须优化应急监测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及管理办法。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应设置专门的应急监测部门或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本单位应急监测工作的日常管理,牵头统筹辖区的应急监测工作,专职人员的数量应与工作实际相匹配。工作人员要对应急作业流程了然于心,明确应急监测程序及人员职责,确保应急监测工作井然有序进行。根据风险源识别结果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如针对工厂有毒气体泄漏,制定附近地区水源、土壤污染应急监测预案等,确保在遇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根据不同的风险源启动相应预案,为准确处置环境污染事故提供有效决策依据,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2 搞好应急监测软硬件设备的配备

配备先进的应急监测软硬件设备是建设现代应急监测体系的必备条件。应急监测装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配件、耗材的供应以及后续的换代升级,并优先考虑设备的便携性、集成度、智能化、准确度等,鼓励将无人机、无人船、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应用于应急监测领域。为高效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必须从环境类别和确保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配备便携式大气监测仪、土壤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生态监测仪等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以及通讯设备、交通设备、安全防护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辅助设备等。应急监测装备应尽量满足平战结合的要求,以提高利用率和性价比。对于有条件和有需要的地区,可在重点工业园区下游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监测模块,对重点特征污染物进行日常监控。

2.3 确保应急监测数据质量

为便于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所需设备多数是便携式的,只在突发事故中使用,属非常规监测设备,分析方法属于非标准范畴。为了在突发事故中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有必要把常规监测中按常规方法开展的经过计量认证的标准监测数据与便携式设备监测到的数据做对比实验。首先,通过平时使用的便携式设备进行演练,掌握设备操作要点,便于在突发事故中能够快速启用。其次,采取对比实验,分析常规方法与便携式设备分别取得的监测数据之间的校正系数,确保应急监测质量,为应对突发事故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2.4 加强风险源管理与标识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为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达到有的放矢的应急监测效果,应当对监测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进行风险因素调查与识别,确定风险等级高低,明确风险源,并对重点风险源进行标记。其次,根据调查掌握的资料,对不同风险源建档立案,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在预防环境污染发生的同时,提高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再次,对于区域内的人口集聚地、饮用水源、国家重点资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全面摸底,并在地图上以敏感环境点位的形式标注出来,准确测算敏感环境区域与危险源以及救援机构之间的距离,提前进行应急抢险及监测路线规划,为应急监测做好准备。

2.5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我国的环境监测建设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以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为基础,由技术标准、技术装备、技术方法组成的应急监测体系,建成了一支能够对环境污染事故快速做出反应的高效应急监测队伍。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监测队伍建设,除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地学习相关应急监测理论知识,掌握应急监测操作程序外,还要定期针对固定源、流动源、非点源等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开展应急监测演练,重点进行辖区易发或已发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的应急监测演练活动。通过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演练,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监测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监测素养与工作能力。

结语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健康,为积极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环保部门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监测机制,还要提供准确、及时的应急监测数据,为突发事故救援及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总之,环境应急监测意义重大,需要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下去,不断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猜你喜欢

污染源环境污染应急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