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水利移民美丽乡村建设分析和探讨

2019-01-20

治淮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沂市水利移民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临沂市有大中小型水库901座,其中大型7座,中型30座,小型864座。大中型水库建设期间,共淹占土地34万亩,拆迁房屋15.5万间,搬迁移民5.9万户、21.8万人。2006年临沂市纳入后期扶持范围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达310969人,共涉及兰山、罗庄、河东等14个县区117个乡镇、1534个移民村。主要分布在蒙阴、兰陵、费县、沂水、平邑等山区县,多数属于就地后靠安置,由于立地条件差,加上扶持力度不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脱贫致富难度大。

二、政策实施效果

自2006年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以来,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3亿元,实施水利设施、道路、饮水、环境卫生等后期扶持项目3140个,资金12.18亿元,累计修建道路1900千米,解决13万移民饮水安全问题,移民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移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不足2000元提高到近10935多元,占同期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39%增长到80%,移民收入与当地农村群众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来后期扶持项目实施和临沂市两批次投资9048万元,建设了52个“美丽移民村”,助推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移民村生产生活设施有了很大变化,移民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移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1.前期系统规划滞后

受规划编制人员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规划专业水平不高、深入调研不足等因素影响,临沂市美丽移民村建设工作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移民村建设质量和水平。

2.重外表、轻产业

受库区自然条件、资源匮乏等条件制约,库区产业基础条件差,当前美丽移民村建设主要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重点解决水利设施、道路出行、饮水安全等问题,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比例较低,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帮助有限,农民致富增收存在一定困难,无法完成农村自我“造血”的目标。

3.社会多渠道资金投入少

建设美丽移民村,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单凭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持续推进建设任务,村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到美丽移民村建设十分必要。但实际上,社会资本和广大农民参与美丽移民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没有被调动起来。

4.文化建设流于表面

乡村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但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需要依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当前,移民村的文化建设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丰富的山区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村委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对农民开展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乡风民俗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需要改进的工作方法

1.注重科学规划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对全市移民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 对村庄建设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制定总体和专项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贯彻全域规划理念,明确文化村、特色村,实行分类指导,科学统筹谋划建设精品点、精品线或精品区块。村庄建设要突出差异性,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实际最大限度彰显特色和个性,避免千村一面。

2.注重示范带动

制定美丽移民村建设长期规划,每个县区选定2~3个基础设施条件好、班子团结向心力强、见效快示范作用大的村,按照3~5年的规划建设期,开展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试验示范,突破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打造水利移民精品示范村。突出农民主体性地位,把美丽移民村建设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引导农民利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等平台,达到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美好家园的目的,并实现自我管理。

3.注重生态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坚持“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通过集中资金、加大投入、实现美丽移民村试点村“四通五化”(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按照规划科学、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模式,围绕农村垃圾、污水、绿化等重点环节,不断强化农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新方式,实施村庄绿化时兼顾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注重产业支撑

移民村建设在环境、外表提升的同时,要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着力发掘各村所具备的生态环境、乡土文化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坚持开发与经营并重,把美丽移民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培育结合起来。通过移民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移民村的可持续发展。

5.注重文化元素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移民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移民村文化元素,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弘扬文明、健康向上的水利移民文化,展现美丽移民村建设的良好风貌。同时,加大移民精神宣传力度,把美丽移民村作为宣传水利移民工作、弘扬文明新风的载体,彰显移民文化,展现水利移民工作成绩

猜你喜欢

临沂市水利移民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水利监督
内陆移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