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营商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2019-01-19闻双肖扬阳丁平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2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武汉市问题对策

闻双 肖扬阳 丁平

摘 要:营商环境作为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营商环境显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最大城市,武汉正大力优化其营商环境,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阶段武汉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好城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营商环境;优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营商环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武政规〔2018〕23号文件《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把我市打造成营商环境最好城市”。2018年3月,武汉市成立营商环境巡查工作组,分赴全市各地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查,营商环境治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立足武汉自身情况,明确当前武汉市在营商环境改革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二、武汉地区的定位与区位优势

1.武汉地区的定位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地带,不仅是中部地区最大的都市,也是中国内陆最繁华的城市,拥有快捷便利的交通设施和浓厚的商业文化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有了较大的发展。当今武汉已被列为中国超大城市之一。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武汉一直积极响应并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建设,推动企业发展,成功吸引了全球华侨华人投资中心来武汉落户。

2.武汉地区的区位优势

武汉拥有全国零售百强企业武商、中百、中商三大集团,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逐年稳步上升(见下图)。在今年3月的政府常务会议上,武汉拟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消费规模,加快消费升级,优化品牌组合,合理利用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利用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此外,武汉自贸区位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一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各方推进创新、服务、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建设,打造多位一体、综合联动的自贸片区。在城市建设方面,武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批批具有城建温度、城建速度、城建精度和城建高度的惠民工程纷纷落地和完善,这也毫无疑问地带动了周围的营商环境。

由此说来,武汉地区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武汉地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法治建设不够完善

“营商环境”是近几年来武汉的高频热词,“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也被多次提及,在推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各地落实良好,但仍然不够完善,有以下情况:

一是法治教育不够普及,法治宣传不够到位,一些企业和民众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知识维权。其次,宣传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唤起人们的法治意识。

二是行政执法培训不够到位,执法人员缺少实践,缺乏经验,用法治思维执法能力较弱,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不公平竞争现象较多,一些中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2.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武汉市属于内陆地区,但是随着开放格局从沿海向沿江内伸,使得武汉在建设内地国际化大都市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与其他大城市相比,武汉的城市辐射力、影响力、競争力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开放创新力度不够深入,许多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不能惠及到大部分企业和行业。此外,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机场货站服务费和跨境电商成本较高,许多外企望而止步。这些已成为影响武汉对外开放的不利因素。

3.政务服务效能不高

自“放管服”改革推行以来,武汉的政务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没有全面落实,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方面仍需加强管理,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开放较少,办事流程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市民“跑腿”的次数。

4.税收环境有待改善

税收环境是营商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来看,税收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税收征管方面,迁移难、注销难、退税难、享受税收优惠难。还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企业税负重、一些微小企业难以盈利,纳税服务渠道窄,找不到服务机构, 缺少精英人才,政府政策未落实到位等。

四、其他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借鉴

综合武汉地区的基本情况及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改善武汉营商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再结合武汉市自身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水平等特点,提出符合优化武汉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1.营商环境领先国家的建设经验:以新加坡为例

新加坡位于亚洲心脏地带,凭借其优良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说新加坡具备非常强的“硬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排名了解到,新加坡长期位居全球前十。新加坡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通过制定合适的税率和税法,吸引到更多的企业,这使得新加坡的投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很强的竞争性。新加坡允许贸易商与供应商聚集在一起,并为其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与金融市场环境,这为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此外,新加坡拥有较强的高等院校,不仅重视人才的培育,还大量引进国际精英人才。新加坡人整体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在工作上效率和准确率都较高。新加坡是一个刑法严峻的国家,公民的法治意识较强,新加坡政府还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与完善,采取了一些措施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2.我国东部地区建设经验:以上海为例

上海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城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环境,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从经济角度来看,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上海一直在不断改进,目前已为中国营商环境的改革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政策方面,上海重点依托“互联网+政府”服务,以建设“智慧政府”为目标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性政府。上海对政府的运作程序进行了优化,让政府简政放权,推出了“一网通办”,大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的创办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条件,同时提升了上海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上海拥有许多高校,是众多大学生的聚集地,具有较多的人才储备。在今年上海营商环境的改革中,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五、关于改善武汉地区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1.改善法治环境,健全营商法规

建设法治营商环境对构建营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立足改善法治环境,为了能够保证执法有效,政府就要加强行政执法培训,将法治实践落到实处,提高执法能力,在处理事务时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为了能够保证市场公平竞争,要坚持平等保护思想,营造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重视小微企业服务,扩大金融管理机构,健全营商法规,保护小微企业及其他弱势行业。与此同时,武汉是高校聚集地,要充分发挥其人才储备优势,吸引更多青年力量投身法治环境建设。同时还要加大法治宣传,创新宣传方式,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建设法治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出力,企业也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法治知识,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两者积极配合。

2.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建设营商环境国际化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必然所趋,对外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优化武汉口岸规划,明确建设主体,增开国际航线,对机场货站服务费实行减免抵扣政策,降低跨境电商的成本,同时要努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 即在外商落户、办理手续等方面提高服务意识,落实投资便利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还要提高公共物品的供应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积极的开放政策和高质量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留住外企,同时也要营造一个公平和有竞争力的内外资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武汉的地缘优势,紧扣“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济、文化等交流,加强国际友好合作,进一步提升贸易水平,扩大双向投资;优化长江经济带资源配置,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

政务环境是政府展现给民众的形象,也是营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要继续深化“三办”改革,做到全面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问题分类处理,集中解决,同一项事务集中办理。对于网上办理通道,要加大开通力度,调整人员配置,让更专业的人负责网上办理审核,丰富和优化网上应用,适当取消一些审批流程,加强容缺受理,减少民众“跑腿”次数。政府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既要有担当地解决一些问题,也要让市场发挥自我调节功能,企业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除此之外,政府还要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严厉批评懒作为、不作为现象,做到用心用情为民众服务。

4.优化税收环境,实行“放管”结合

税收环境的质量与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优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税收营商环境,这将会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因此要围绕企业的关注和诉求,优化办税环境。在税收方面,进一步减税降费,对一些初创企业、薄利企业实行免税措施,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专门服务机构,最大程度地保护其发展。在办事效率方面,推行多元化缴税方式,积极推广“互联网+”服务形式,开拓网上办理功能,扩大用户量。在制度建设方面,税务局出台政策要及时公布并对纳税人开展定期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政策的透明度,营造公平、公开的税收环境。在加快建设税收营商环境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偷税漏税行为,明确“放管”界限,既要简政放权,也要提升风险管控体系, 防止企业重大违规风险的发生,明确征税纳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六、结语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对未来,武汉市的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立足当下,切实解决建设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聚焦“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稳扎稳打,早日实现营商环境目标。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张国勇.基于市场主体主观感知的营商环境评估框架构建——兼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06):60-68.

[2]路倩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武汉市税务营商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7):113-116.

[3]赵莎.当前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01):236-237.

[4]霍建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J].中国发展观察,2019(06):45-47.

作者简介:闻双(1998- ),女,湖北省襄阳市人,经济与金融专业17级,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肖揚阳(1999- ),女,湖北省襄阳市人,经济与金融专业17级,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武汉市问题对策
穿盔甲,慢慢爬
细雨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太阳“跟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