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编辑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2019-01-18梁军霞

科技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质量能力

梁军霞

摘 要 国家对图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只有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才能抓好图书质量,保证图书符合国家的出版规范。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来论述优秀编辑如何练好基本功。

关键词 编辑;质量;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6-0033-02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国家对图书的质量越来越重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作的品质革命。”

作为编辑,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潜心做好编辑出版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技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始终不渝抓好出版质量。

要想提高图书的质量,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那么,编辑必须练好哪些必备的基本功呢?

1 强烈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编辑思想上的基本功。没有责任意识,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条件下,编辑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绝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迎合部分读者而策划一些质量低下、内容低俗的“不良食品”。这是一种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只有把读者放在首位,把责任放在心上,才能策划、编辑出真正的好书。

编辑工作是一项道德感极强的工作,充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编辑必须要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唯有热爱,才能负责;唯有责任,才能尽职。编辑要树立、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尽职尽责,精益求精。

2 优秀的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是编辑在编辑流程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组织选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具备选题策划能力,是对一名图书编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编辑的核心能力。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热点纷呈,尤其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渗透、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做一本有意义、有价值,且能让读者喜爱的图书越来越难,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练好自己的选题策划能力呢?

1)不仅要对选题策划的基本流程和步骤都了然于心,还需要具备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1)敏锐的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2)抽象逻辑思维能力;(3)内容研究能力;(4)快速阅读能力;(5)社会活动能力;(6)敏锐的判断力;(7)创新能力和想象力;(8)累计作者资源和处理好作者关系的能力等。编辑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多留心,时刻有准备,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2)编辑要敏锐把握市场热点,策划新选题。

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要能够从众多信息中敏锐筛选有用的信息进行图书策划,这需要编辑具备敏锐的出版嗅觉,能够抓住社会热点和舆论导向,这样才能占领出版先机。

比如,国家刚刚放开二胎政策时,在全社会引起了激烈反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少儿室编辑迅速反应,契合社会热点,策划出版了二孩主题图书《二孩来了》《家有二孩成长故事》,迅速占据市场先机,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3)编辑要善于发现市场空白点。

如何发现市场空白点呢?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或“学者型”的编辑。比如,你在做某个选题之前,应该对这个领域里的学术前沿、专家学者以及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了解。通常,学术空白点与本领域的知名学者是紧密关联的。所以,应该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敏锐地发现新问题和新的突破点。看其是否具备出版的可能性和出版的价值。这就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市场意识。有敏锐嗅觉的编辑要积极主动,按照出版的要求提前策划、深度策划,而不是坐等专家自己找上门。

此外,编辑还要深入图书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锻炼自己对有用信息的采集能力和分析能力,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

3 扎实的编辑加工能力

一位优秀的编辑,需要对作者的作品有全面、准确、细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编辑加工中要做到求真务实、细致周到,到位而不越位,添彩而不添足,得体而不炫耀,能弥补作者创作过程的瑕疵和遗憾,填充作者创作过程的遗漏和缺陷。这对编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要求,需要编辑不断的学习,训练自己以下能力。

3.1 文字规范能力和加工能力

编辑要熟练掌握与出版产品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其中《作者编辑常用标准与规范》(第三版)(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年10月)是编辑工作的最高指导用书。第四版即将修订出版。编辑还要熟悉《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语言文字规范的文件,能熟练运用文字、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常见的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成语误用等,要经常总结,敏锐识别,避免犯同类错误。

如笔者在编辑加工《科普学术随笔选》一书时,其中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科学家如此醉心于科学研究,就是因为他们不大擅长与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众沟通并非他们的主要兴趣,(沟通)效果当然难免差强人意。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些科學家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与大众的沟通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此处想要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而“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没有否定的意思。因此,此处应改为“不尽如人意”比较合适。此类错误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忽略,有很多成语大家平时认为的意思其实是错的。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学习,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多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要对原稿字斟句酌地认真审读,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修改时要注意保持作者的创作风格,不要随心所欲地修改,可改可不改的一定要尊重作者书稿原本的风格。

3.2 良好的写作能力

编辑要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编辑加工中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妙笔生花,弥补作品中的瑕疵,改正作者的错误,使作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其实也是一种再创作能力。比如,少儿的图书需要语言充满童趣,通俗有趣而不深奥。而有一些科学作者的稿件,语言可能会比较生硬,这就需要编 辑发挥自己的长处,对作品加以润色,使其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有一些作者专业性可能很强,但是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这也需要编辑在稿件加工过程中,对作者的文字进行修改,使其符合出版规范。

3.3 终生学习的能力

编辑要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编辑作为从事知识产业的从业者,更需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而不能满足于旧有的知识储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编辑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书、了解最新的出版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编校水平,提升图书的质量,推动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自觉地去接触、熟识各学科的前沿动态,增强思维的活跃度,加强对所关心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编辑工作的主动性谋划,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 精准的营销推广能力

有了好的选题,进行了精细的编辑加工,饱含了编辑心血的图书出版之后,一本书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只有它到了读者的手上,被读者阅读、吸收,才能真正实现这本书的价值。这就需要编辑对图书进行全方位的营销。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一本书如果不进行营销推广,任凭它自生自灭,那么极大程度上它会湮灭在茫茫书海中,激不起一点涟漪。编辑作为最了解自己图书的人,要尽可能地提炼图书的卖点,撰写宣传文案,拟定详细的营销方案,最大限度地扩大图书的影响。不仅要注重与实体书店的合作,更要开拓网络渠道,根据图书的独特性,抓住其特点和读者需求,策划多种营销方案,不断总结、实践,再总结,最大限度地占领图书市场。

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编辑,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具备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严谨执着、追求完美的品格。编辑工作永远没有最好,需要编辑永远虚心,永远谨慎,永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基本功。唯有如此,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参考文献

[1]苏青.好编辑应做务实与创新典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

[2]伍恒山.网络时代图书编辑能做什么[C]//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2000.

[3]谭立群.浅议图书编辑活动中编辑的作用[C]//中国编辑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2007.

[4]謝清风.论图书编辑细分的种类、意义和态势[C]//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5]谭立群.浅议图书编辑活动中编辑的作用[C]//图书编辑规程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猜你喜欢

质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质量”知识巩固
幽默是一种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质量投诉超六成